004年深秋,恰逢太平盛事、國安民樂。京城有喜好傳統老北京民俗民間藝術者數人,以什剎海旅游資源為經營依托,以宏揚老北京傳統民間文化為目的,自籌資金經社會各界幫助,于什剎海北,鼓樓西大街61號院內興建京味茶館取名:“廣茗閣”。
茶館正門門樓及院內二門(垂花門)全部使用木制結構,油漆彩畫,施工全部按照傳統方式,手工榫鉚、一麻五灰,全部工匠來自河北省薊縣西陵。
茶館內面積五百余平方米,分上下兩層,共計茶座180余位,一層大廳及兩側包廂用于日常茶客消費場所,桌椅全部由安徽承啟堂仿古家具廠制造,茶館內木窗閣及木雕制品,全部出自浙江省東陽。二層為民間工藝大師作品展覽室及制做室,茶館自設曲藝票房,京劇票房等民間文化藝術項目。
茶館于2005年元月正式迎客。
2006年新年剛過,3月3日晚,坐落于北京什剎還海北側鼓樓西大街61號的“廣茗閣”茶樓將燈火通明,笑聲不斷。北京青年相聲劇團正式與廣茗閣茶樓聯手,在“廣茗閣”茶樓固定每周舉辦曲藝相聲晚會。每人花上20元,喝著茶吃著瓜子,看著足足兩個半小時的演出,加上傳統老北京本地風格的茶館氣氛,使當前日益擴大的喜好老北京傳統曲藝一族又有了個好去處。
據“廣茗閣”茶樓負責人介紹:清末民初時期是老北京民間曲藝發展的最鼎盛時期。北京城內包括清茶館、書茶館、棋茶館、大茶館等遍布在北城的鼓樓和什剎海地區,大量的民間藝人也在茶館中賣藝求生。在近百年的時光變遷中,南城的南四旗會館文化與北城的內城大眾市井文化也逐漸的形成了。現今中,一提起有傳統曲藝表演的老北京茶館,南城有“老舍”、“天橋樂”、“廣德樓”,北城卻沒有。我們開設曲藝相聲晚會項目,也是為北城茶館文化填補一個空白。
該劇團年輕的負責人高曉攀說:相聲回歸劇場、茶館,是我們這個行業的最佳選擇,同時現在的年輕曲藝和相聲演員最需要的就是有一個現場的表演舞臺,在現場的與觀眾的交流中鍛煉自己,提高自己。
相聲晚會票價:每人20元
演出時間:每周五、六晚七點三十開場
演出地址:西城區鼓樓西大街61號鼓樓向西300米路北廣茗閣茶樓
乘車路線:公交車5路鑄鐘廠下,635路鼓樓下,地鐵二號線鼓樓站
演出名稱 | 票價 | ||
廣茗閣聚樂部相聲大會 [熱賣] | 常年 | 廣茗閣茶樓 | 30/50/60/80/100/120 |
廣茗閣相聲大會 [熱賣] | 常年 | 廣茗閣茶樓 | 30/50/60/80/100/120 |
賈旭明 張康 《樂活卉》相聲專場—演說相聲新時代 [熱賣] | 常年 | 廣茗閣茶樓 | 30/50/60/80/100/120 |
天津相聲俱樂部專場 [熱賣] | 廣茗閣茶樓 | 30/50/60/80/10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