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軟》:柔軟的是現實,犀利的是情感
在今天這樣一個萬事皆有可能,人人有自己的道理和隱痛,壓力無處不在,反抗卻無從反抗的糾結的世界上.男人都想變成女人, 女人又該怎樣看待自己的身份,怎樣看待,那些自己受過的傷,那些付出卻毫無回報的情感? 當愛情退場變成一種理想, 婚姻不再是枷鎖,而是古典儀式的時代里, 再來講述兩性的故事,我們還能講述什么?
作為孟京輝、廖一梅“悲觀主義三部曲”的完結篇,《柔軟》的劇情出奇地簡單:一個想要把自己變成一個女人的男人,遇到了一個緋聞纏身的女醫生。之后…….他在她的手下,變成了一個女人。
宣傳稿里說,“如果說《戀愛的犀牛》談論了愛的力量和性的困惑,《柔軟》卻直接撕開你的身體,直達你的靈魂。”
直達靈魂的,是直接的,無所顧忌的臺詞,還有直接的,無所顧忌的郝蕾(在線看影視作品)。
上演之前,借助微博的力量,很多臺詞就已經在文藝青年中傳播,成為這出戲最好的宣傳。
這里面,我最喜歡是那句“沒有什么比偽善更壞的東西,它阻礙人們了解自己。”
偽善何止阻礙人們了解自己,它阻礙真正的善,把我們變成一攤粘粘糊糊,不敢表達自己真正的意愿的稀泥,把我們這個社會變成一個大泥潭,把所有的犀利和張揚,鮮明和燦爛都粘在其中無法自拔,無以自繼。偽善不是真正的寬容,不動聲色的淡定表面下埋藏著無數暗算,它毀滅的是人對彼此的信任,甚至是對自己力量的信任——沒有什么比無能和無力更能侵蝕一顆健康明亮的心靈了。它窒息我們改造社會,創造世界的熱情,迅速窒息,迅速管用。它讓我們將力氣消耗在內部的彼此角力上,卻對真正的敵人喪失警覺和斗爭性。
沒有誰比郝蕾(在線看影視作品)更適合出演這個角色了。她的激情,她的偏執,和她的脆弱,不僅僅是詮釋,而是成就了這個角色。如果你不把她罵“河南人”淺層次地理解成炒作的話。這次風波倒是生動地表現了她的敢愛敢恨,她的直接勇敢,以及她豐沛的情感能量儲備和肆無忌憚的表達。
正如劇中所說,她是一個真正的女人。溫柔委婉,善解人意,大方得體,甘于犧牲的被馴化的女人只是男人的夢想,他們過份放大了女人的一個方面,卻忘記了,沒有女人不是神經質的,情緒化的,善于捕獵的。男人將女人比喻成“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我有一個洞,一個還不錯的洞,可是,那又怎樣呢?”孟京輝說,郝蕾(在線看影視作品)是真純潔,只有她,才能把這段臺詞念得如此激情,動人,回歸我們本身,卻毫不令人產生邪念。
她是真正的投入,她把自己的血肉填進了這個原本抽象和縹緲,除了大段臺詞外一無所有的角色中去,讓她立體了,活生生了,打動我們了。有那么一瞬,我擔心,她會真的,從那個高臺上跳下去。
生活中,你可以不喜歡她,可是,戲劇舞臺上,需要這樣的她。我們在生活中偽裝高興和穩重還不夠,還要到劇場里去偽裝么?
廖一梅說,沒有什么比裝高興更累的。她說的,真是太對了。
這個世界上,認真的,偏執的,直接的人總是無處容身的,因為TA像一把的鋒利的刀,撕開了美麗的包裝紙,讓我們看到了自己的殘缺,自己的傷痕。可是,在劇場里,就讓我們放下這樣的偽裝吧,這正是劇場的作用,正是藝術的作用。
整出戲中,最戲劇和情節化的,是結尾。穿著男裝的女醫生和披著婚紗的男病人舉行別開生面的婚禮。可是,當我們期待他們能像所有的童話故事一樣互相親吻,成就一個圓滿的HAPPY ENDING 時,他們卻都退縮了。高懸上方的投影幫我完成了這個ENDING
我們的理想,和現實總是如此地擰巴;正如她好不容易遇到了喜歡的,合適的在一起的男人,卻要親手把他變成女人。
看戲的時候,很多女孩子都哭了。我們有多久,沒有這樣,借著一出戲,大哭一場了?我們有多少人,已經忘記了自己曾同樣具有的充沛的,犀利的情感,在柔軟的,舒適,虛偽的,精心包裝和被包裝的現實里,迷失了。
廖一梅說,這個時代,遇到愛,遇到性,都不稀罕。難得是,了解。
《柔軟》的好處,在于了解。(轉自搜狐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