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金鐵霖:作為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音樂學院院長、音樂教育家的金鐵霖在音樂圈內聲名顯赫。而普通聽眾和讀者知道并熟悉他的名字是因為他是“造星”高手。放眼中國歌壇,許多熠熠生輝的名字都是出自金鐵霖的門下——彭麗媛、董文華、宋祖英、張也、李丹陽、閻維文、劉斌、呂繼宏、戴玉強、張燕、祖海、王麗達……還有香港歌星黎明、李嘉欣等也曾拜他為師。在他所教過的400多名學生中,就有近百人在全國性聲樂比賽中獲獎。有的還被評為國家一級演員。從為我國培養出第一位民族聲樂碩士研究生彭麗媛算起,金鐵霖教授已經培養出碩士研究生和青年優秀演員研究生班學員40余名。
金鐵霖于1940年出生在哈爾濱的一個醫生世家,滿族,父親是一位醫院的院長,然而他從小卻對音樂情有獨鐘。1960年8月,金鐵霖以優異的成績從200多名考生中脫穎而出,考入了當時全國的最高音樂學府——中央音樂學院。他也是整個長春考區惟一被錄取的考生。在經過了4年孜孜不倦的勤學苦練后,成績優異的他被分配到了中央樂團,成為了一名職業歌唱演員。從1981年開始民族聲樂教學的探索,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他逐漸摸索出了一條適合民族唱法的教學道路。他就像一位音樂魔法師,一經他的精心指點,一個個音樂新人迅速成長,并能在不太長的時間內成為家喻戶曉、享譽全國的明星。
金鐵霖熱愛民族聲樂,也熱愛大眾藝術。他說:“但凡美的事物都有它存在的道理,這就像面對百花競放的花圃,賞花者各有所好。”他還說:“我的知識是哪來的?前輩人那里學來的,還有是從學生那里學來的。比如彭麗媛,剛來的時候,她唱的山東民歌都是沒有經過改編的,我在教她的過程中了解了山東民歌;我還有個學生叫董華,陜北民歌唱得非常好,我在教她的過程中,自己也得到了提高。我原來不了解陜北民歌怎么唱,后來就逐漸知道了。還有的時候到下面去采風,或者聽聽別人的演唱,這對我來說都是積累的過程。我們學校最大特點就是重視民族音樂,尤其是原生態音樂,但我們不一定走那條路。我們現在是為了總結、發展、提高、創新,走中國自己的聲樂道路。”
金鐵霖雖然身為中國音樂學院院長,又擔任了眾多的社會職務,但他并沒有離開過教學第一線,一直擔負著繁重的教學任務。遇到有時因開會和其他活動耽誤了教學,他都要設法抽空補回來。金鐵霖桃李滿天下,隨著他名望的不斷提高,前來向他求教的學生越來越多,對此他總是耐心輔導,誨人不倦。
金鐵霖: 聲樂教育家,滿族。1965年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聲樂系,曾任中央樂團獨唱演員。現任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音樂學院院長、中國音樂學院教授,中國民族聲樂學會副會長。
在教學中培養出許多優秀的歌唱家和聲樂演員。其學生在全國性的聲樂比賽中獲獎70余人次,獲省市級比賽獎者若干。
發表《民族聲樂的學習和訓練》《淺談我的聲樂訓練方法》《科學性、民族性、藝術性、時代性》《繼承民族聲樂藝術傳統,振興民族聲樂事業》等多篇民族聲樂方面的論文。
注:名師出高徒《金鐵霖學生音樂會》已出票,敬請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