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越云北京演唱會--詳細介紹
系于呼與吸頻率之間的生命
蘊藏三十年善感與多愁的聲音藝術品
潘越云--近三十年華語樂壇的圖騰性指標人物,她是華語樂壇首位國語流行歌手跨足臺語市場的領導者,也是華語樂壇首位前往美國錄制專輯的歌手,并引領華語唱片市場首創(chuàng)男女對唱專輯的企劃先知。
在深邃拮滿智慧的眸子背后,以及極盡個性的緊閉雙唇里,這就是潘越云永遠走在流行之外,卻永遠不褪流行的個人哲學。這場潘越云北京演唱會不單驗證了潘越云在歌壇音樂本質的成績斐然,也感受到潘越云等同敏銳勇于突破的實驗精神。
潘越云獲得華語樂壇同行的殊榮肯定不勝眉舉,亦如日前才于中華音樂人交流協(xié)會編纂的《臺灣流行音樂200最佳專輯》里囊括最多殊榮,其中羅大佑與潘越云以各占七張的絕對優(yōu)勢雙列男女歌手的榜首,是尊崇榮耀最多的臺灣女歌手。
從三十年前的第一張專輯開始,潘越云便擔負起后民歌時期的披荊斬棘的行列,然而潘越云也是其中走得最穩(wěn)的,掌聲最多的一位,開拓了八十年的流行歌壇的風光,也正是因為潘越云在音樂原創(chuàng)、文學藝術與通俗流行的領域里找到了平衡點,特別是她的音樂還跨越了文學、電影與美術的領域,所以每一首作品都有相當高的傳承度,也恰如其分的掌握了聽者與市場的動向。這三十年重要的華語音樂創(chuàng)作人如羅大佑、吳楚楚、李宗盛、姚謙、小蟲都參予了他的音樂,時至今日再回頭聽她的舊作也是勵久勵新。
正因潘越云的無壓淡漠卻戒慎執(zhí)著,如此的自我要求,得以倘見潘越云張張暢銷的音樂作品,首張個人專輯《再見離別》便由張小燕、蔡琴、張艾嘉聯(lián)袂錄制電臺廣告,張小燕更在《綜藝一百》節(jié)目中特別推薦她的歌聲,影響甚遠。
歷年作品首首經(jīng)典,聽聞這樣的歌聲,總是讓我們感到世間已微涼,但仍有人相伴的溫暖。此次的潘越云北京演唱會,將會首度全面的一次展現(xiàn)給大家,我們的阿潘也會將這些歌曲悉數(shù)的再次演繹,讓聽眾于現(xiàn)場重溫這些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
潘越云的經(jīng)典榮耀一覽
1980年以首支單曲《我的思念》初啼歌壇。
1982年即以專輯《天天天藍》榮獲金鼎獎"最佳演唱"、"最佳制作"、"最佳編曲"以及金嗓獎"最佳唱片封面設計"四項大獎。
1983年并以專輯《胭脂北投》榮獲金嗓獎"最佳造型設計"大獎,及專輯單曲《心情》榮獲金鼎獎"最佳作詞"大獎。同年再以專輯《無言的歌》榮獲流行歌曲暢銷排行榜"首季金榜第一名"大獎。
1985年與齊豫、三毛合作專輯《三毛作品第十五號-回聲》堪稱文學音樂的獨樹異幟最佳極品。
1986年首創(chuàng)國內(nèi)唱片市場紀錄,首位前往美國錄音專輯《舊愛新歡》發(fā)行,專輯單曲《謝謝你曾經(jīng)愛我》并榮獲金嗓獎"優(yōu)良演唱"大獎。
1988年滾石唱片的首張臺語專輯《情字這條路》發(fā)行。專輯單曲《桂花巷》并榮獲金馬獎"最佳電影插曲"、"最佳原著音樂",金鼎獎"優(yōu)良唱片"、"最佳作曲"計四項大獎。同年并發(fā)行華語流行市場首張的男女情歌對唱專輯《男歡女愛》。
1989年專輯《我是不是你最疼愛的人》發(fā)行。該專輯入圍金曲獎"最佳女演唱人獎"、"最佳專輯制作人獎",并榮獲"最佳演唱專輯"大獎。1993年自組越石音樂制作專輯《癡情》發(fā)行。該專輯單曲《癡情不是一種罪過》入圍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演唱人"、"最佳編曲"兩項大獎。
近兩年阿潘卓越于發(fā)燒音樂市場,包括2003年專輯《舊情人》,2004年專輯《情歌》以及2007年專輯《同名專輯》,三張爵士專輯在盛起與勢微的唱片市場里,依舊豐姿綽約、成績斐然。
2009年加入大國唱片首支單曲《面朝海子》正式發(fā)行。
2010潘越云北京演唱會值得一看!
TAGS: 演唱會 潘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