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項
注:1.2米以下兒童謝絕入場(兒童項目除外),1.2米以上兒童需持票入場。
首部長征音樂劇《王二的長征》首演 激發觀眾共鳴
長征中小人物的故事,同樣激勵著現代人
劇目簡介
在別人的故事中,王二成了一個真正的“人”
一九三四年一個秋風蕭瑟的晚上,長工王二在老家得罪了財主老爺,逃跑途中鬼使神差地闖進了蘇區,遇到了一名快要犧牲的紅軍戰士,戰士給了王二一口救命的干糧,感激涕零的王二要報答同志,同志拜托王二幫自己捎一封信。于是,帶著一份承諾,王二踏上了征程。
在長征的途中,王二認識了“文工團”、“紅米飯”、“漢陽造”、“大鼻子”、“自由頌”、“老革命”、“反動派”……原本大字不識的他把每一個人都當作先生,學會了讀那封家信上的每一個字,知曉了同志飽含深情的動人家信,是寫給他未出生的孩子……王二,從這封信的字里行間,從所有人的故事里,找到了長征的意義,變成了一個大寫的“人”。
簡潔而有力的表達,是《王二的長征》的舞臺語言。該劇很有特色的一個地方,就是整部劇的21位演員一直都處于不下場的狀態,他們要么扮演角色,要么擔當各隊,要么充當布景。三寶說,他不喜歡太華麗的東西,而是崇尚簡約的、有視覺沖擊力的舞美。這一點,在《王二的長征》中表露無遺。
主創解析
用小人物表現大時代大情懷,展示人性氣質
作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的劇目,借助長征大背景講述小人物的成長故事,是 《王二的長征》的主旨。而選這樣接地氣的小人物的成長史,是三寶擅長又喜歡的風格。三寶表示,長征是一個世界性的大事件,而所有的大時代,都是由一個個小人物組成的,長工王二就是一個大字不識卻無意中闖入大事件中的小人物。“長征這個題材太宏大了,我們用小人物表現大時代的大情懷,更容易讓觀眾找到共鳴。”
就像王二,最開始他為了生存,幾乎成了一個麻木的人,誰給他飯吃他就叫誰老爺。他答應給快要犧牲的紅軍戰士送信,還給這位戰士磕了頭,就因為對方給了他一口吃的。但經過長征的洗禮,王二被一個個對革命有著執著信念的人感染,從而慢慢轉變。“我們每一個人都會受到大環境的影響,當我們有了靈魂和信仰,才能站起來成一個人。”三寶說。
和三寶合作過《三毛流浪記》、《鋼的琴》的關山,是 《王二的長征》的編劇、作曲作詞,他說:“我寫的是一個不一樣的長征,和過去所有長征題材是不同的。”他想借助長征這個時代來表現一個人的成長,通過小人物去展示人性的氣質。
TAGS: 音樂劇王二的長征北京站 音樂劇王二的長征 音樂劇王二的長征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