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點推薦:
中央芭蕾舞團經典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首演五十周年紀念演出。
(根據梁信同名電影文學劇本改編)《紅色娘子軍》是中國芭蕾史上一座傲人的里程碑,它破天荒地塑造了英姿颯爽的“穿足尖鞋”的中國娘子軍形象,將西方芭蕾的技巧與中國民族舞蹈的表現手法相結合,創造出了民族芭蕾的世紀精品,并成就了中西文化在芭蕾藝術領域完美融合的世界奇跡。在音樂創作上,《娘子軍連歌》《萬泉河水清又清》等音樂幾十年來經久不衰,深入人心。
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根據同名電影改編而成,1963年由周恩來總理提議創作,1964年由中央芭蕾舞團首演成功。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作為一個特定時代政治話語的文藝表達,在周恩來總理等中央最高層領導的直接關注下誕生。
近50年來,《紅色娘子軍》也曾經歷了風風雨雨,但無論如何都沒有絲毫減弱觀眾對它的喜愛。隨著中國的開放,《紅色娘子軍》還走出了國門,在古典芭蕾的故鄉“當驚世界殊”。西方藝術學者評價說:“《紅色娘子軍》的價值和內涵,已經超出了時代和意識形態的局限,可以說是人類文化遺產的一部分。”
劇情簡介:
故事發生在十年內戰時期的海南島。
序幕 夜——惡霸地主南霸天的土牢
貧農女兒瓊花被綁吊在柱子上,狗腿子老四奉命將她賣掉。瓊花仇恨滿腔,踢倒老四,奪命而逃。
第一場 深夜——漆黑的椰林
瓊花逃出匪巢不久,即被追來的惡奴捉捕,被打得遍體鱗傷,昏死過去。剎時暴雨傾盆,南霸天料瓊花已死,遂與奴仆倉皇而去。紅軍干部洪常青與通信員小龐化裝偵察,途經椰林,救起瓊花,問明身世后,指引瓊花投奔紅區。
第二場 幾天后的上午—紅色根據地廣場
晴空萬里,彩旗飄揚,軍民共同慶祝紅色娘子軍連的成立。
瓊花歷盡艱辛趕到會場,受到熱烈的歡迎和親切的關懷。她憤怒地控訴了南霸天的滔天罪行,激起軍民怒火萬丈。娘子軍黨代表洪常青以瓊花的世代怨仇教育廣大軍民。瓊花隨即加入娘子軍,并由連長授槍。
第三場 黃昏——南霸天的庭院
趁南霸天慶壽,洪常青喬裝為歸國華僑巨商,深入虎穴,約定午夜鳴槍為號,與娘子軍里應外合,殲滅南賊。入夜,瓊花悄悄進入匪巢與小龐聯絡。一見南霸天, 瓊花抑制不住滿腔怒火,擅自開槍,過早地暴露了戰斗信號。南霸天得以從地洞潛逃,洪常青堅定果斷,沉著指揮,與戰友齊攻匪巢,紅軍開倉分糧,貧苦的眾鄉親 慶祝解放,一片歡騰景象。瓊花違反紀律,打亂了作戰部署,洪常青對她進行語重心長的勸導。
第四場 清晨——紅軍宿營地
洪常青給娘子軍上政治課,教育戰士們加強組織紀律性。經過洪常青的教誨,瓊花豁然開朗,決心為解放全國人民而戰斗。鄉親們采荔枝,編斗笠慰問紅軍,軍民團結一家親。
突接命令,傳來炮聲,南匪已進犯解放區。戰士、擔架隊告別親人,滿懷勝利信心踏上征程。
第五場 黎明前——山口陣地
為殲滅敵人后援,紅軍主力部隊迅速轉移,插入敵軍后方。洪常青率阻擊排戰士,臨守山口,英勇奮戰,阻擊敵人。任務完成后,常青掩護戰友撤離陣地,不幸身負重傷,昏迷被俘。洪常青蘇醒后,毅然挺立,怒視群匪。
過場 紅軍主力以排山倒海之勢,奮勇前進,追殲匪軍。
第六場 黃昏——南霸天的后院
紅軍主力節節勝利,步步逼進南賊老巢。南霸天驚恐萬狀,垂死掙扎,妄想威逼洪常青投降。洪常青怒斥南賊,斷然拒絕,大義凜然,英勇就義,盡顯其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幾經艱苦,紅軍解放了椰林寨,殲滅了南霸天。瓊花接任了黨代表職務,廣大群眾紛紛參加紅軍,戰斗的歌聲響徹云霄。
向前進,向前進,勝利向前進!
編導:李承祥、蔣祖慧、王希賢
作曲:吳祖強、杜鳴心、戴宏威、施萬春、王燕樵
主題歌《娘子軍連歌》作曲:黃準
舞美設計:馬運洪
燈光設計:梁紅洲
首演:中央芭蕾舞團,1964年9月26日,北京天橋劇場
演出:中央芭蕾舞團
演奏:中央芭蕾舞團交響樂團
藝術總監:馮英
指揮:張藝、劉炬
溫馨提示
1.2米以下兒童謝絕入場(兒童項目除外),1.2米以上兒童需持票入場。
TAGS: 中央芭蕾舞團經典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 紅色娘子軍 紅色娘子軍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