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場次表
日期 演出場次信息
12-26日 14:00 上本
12-26日 19:30 下本
12-27日 14:00 上本
12-27日 19:30 下本
12-28日 14:00 上本
12-28日 19:30 下本
解析#如夢之夢#之8小時時長篇:
上下本為獨立演出,也就是說如果要看完全本,需要買2場票,看上下半本的時間可以任意組合。
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是八○年代蜚譽國際劇場界、在巴黎紅透半邊天的劇場導演,曾把印度史詩《 摩訶婆羅達》 搬上舞臺,從清晨演到日暮,長達九小時,成為國際藝文界的一大盛事。
如今在地球另一邊,中國語文世界最精彩的戲劇家賴聲川與《如夢之夢》猶如東方的彼得布魯克與《摩柯婆羅達》,可以一千零一夜那樣不眠不休地說故事…
在一個故事里,有人做了一個夢,
在那個夢里,有人說了一個故事……
《如夢之夢》緣起
故事發生于《西藏生死書》第269頁
一位醫學院剛畢業的學生第一天到醫院上班,結果病房中五位病人死了四位。這位醫生驚慌地發現,她多年來在學校里所學的訓練和技能,完全沒有教她如何面對這一刻,她只能當一個無助的旁觀者,看著他們在恐懼和驚恐之中死去。
醫生的表妹告訴她西藏密宗有一種「自他交換」的方法,可以幫助瀕臨死亡的病人,但如果「自他交換」太困難,做不成,那么傾聽病人敘述他們自己的故事,也會對病人有很大的幫助。事實上瀕死病人的故事,蘊藏著驚人的智慧,同時也富有治療的價值。
于是醫生決定傾聽剩下「五號病人」訴說自己生命的旅程。故事也從這里展開……
賴聲川劇場史詩中國圣誕·《如夢之夢》 (上本)
演員名單(以演出現場為準):
盧燕(飾演老年顧香蘭)、許晴,胡歌,譚卓,孫強。
賴聲川劇場史詩中國圣誕·《如夢之夢》 (上本)
《如夢之夢》整出戲就像一次龐大的旅行,從主角的生命末端開始,從二十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從亞洲到歐洲,從生到死,從痛苦到解脫的可能性,一層一層的故事,醫生的故事包著五號病人的故事,五號病人的故事包著顧香蘭的故事,從臺北的醫院,跳出來到臺北市、到巴黎、到上海、到二○年代的上海,到三○年代的巴黎、一直到五〇年代的法國,最后再回到臺北病房。八個小時的旅程,卻經歷了兩輩子的故事。
賴聲川劇場史詩中國圣誕·《如夢之夢》 (上本)
整個劇情有二分之一以上都發生在法國,透過劇中主角的異國之戀與生活鋪陳,觀眾彷佛進到時光隧道,一起經驗了神秘東方與浪漫西方的文化之美。
全球僅3000VIP入圍觀賞過的史詩級話劇,
你能否像其它全球頂級精英一樣成為下一位入選者?
獨一無二的顛覆觀賞體驗!
震撼華人劇場的先鋒巨作!
360度環繞式劇場,觀眾席置于中央;
舞臺環繞觀眾戲在劇場四面八方輪番展開;
劇如夢,坐如夢,觀亦如夢。
長達近 8小時的史詩式戲劇旅程!
挑戰話劇觀看時間的新極限。
一次精神上的終極體驗。
觀夢,做夢,人生過客,皆為夢旅人。
32個演員飾演逾100個角色
多時空穿越,探討生命真諦,
如夢如幻令人深省!
時間:民國到現代,百年時間穿越,世紀人情變換。
空間:臺北、巴黎、上海、北京、諾曼底。
2013年的亞太劇場界因為《如夢之夢》而顯得光輝奪目!
透過《如夢之夢》魔幻般的劇情,有穿越千年的隱喻,有跨度百年的三城故事,觀眾看到的豈止是一百多個人物的悲歡離合與數個奇情相襲的夢境?!這是一部用中國古文化中「釋道儒一體」的目光,來審閱百年滄桑的哲學思想,也是一部融化了游子尋根之情與探問生存意義的劇場史詩……
《如夢之夢》獎項一覽
《如夢之夢》獲頒中國時報2000年十大表演藝術獎
《如夢之夢》獲第十二屆香港舞臺劇獎“最佳服裝獎”
《如夢之夢》獲第十二屆香港舞臺劇獎“最佳配角獎”
《如夢之夢》獲第十二屆香港舞臺劇獎“最佳整體演出獎”
媒體評價
“長達八個小時的演出中,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如開展盒中之盒的一一鋪展在觀眾眼前,賴聲川高超的說故事方法,讓人一路走進了他所編織的生命命題之中。2000年的臺灣劇場界,因為《如夢之夢》而顯得光輝奪目。”
——中國時報
“《如夢之夢》香港最長的夢,破香港劇場紀錄,它說故事的技巧,在與觀眾耐力的拔河賽中取得勝利。臺灣戲劇家賴聲川在印度的菩提樹下領悟生死循環道理……在觀眾心里完成了一個生生不息的生死輪回。“
——亞洲周刊
劇評人評價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 —— 張秉權
戲中講夢的部分很感人。
賴聲川將他的哲理思考和對人文的關懷結合圓熟。近幾年,我也去過西藏和尼泊爾。在尼泊爾的河邊,看到人在那里經歷了生老病死的生命流程……整個就是一個圓轉的關系。一般旅客可能到此一游,拍個照就走了;和你在那里坐上兩、三個小時,看完整個過程是不一樣的。
從這里面我得到人生如夢、兜轉的感覺,和講劇場美學時提到的繞場、兜轉一樣,也是人生精簡的概括 。
北京劇評家 —— 陶慶梅
“這是一個大膽的突破,一個深遠的旅程,不是新手的探索,而是成熟藝術家自信的自我超越,在題材上,賴聲川勇于大量引用修習多年的佛法,在形式上,是他過去所有嘗試的總合,并且超越這一切……他又創造了一種新型態的劇場,在中國語文世界中”
臺灣大學教授 —— 林鶴宜
“以‘環形’為表演舞臺,‘圓心’為觀眾席的如夢之夢,無論對賴聲川個人或華人戲劇而言,在題材、思想、時空概念、劇場美學等各方面都大有開創,因而備受矚目”
《如夢之夢》演出回顧—— 一再上演的傳奇經典
2000年《如夢之夢》臺灣關渡首演
在關渡首演時,一口氣看整天戲的人是從下午一直看到深夜,分兩天看的人,連續兩天的傍晚,第一天看上半場,第二天看下半場。看到旁邊坐的都是同樣的人,參加同樣的一件事情……劇終時,劇場整個唯一的照明就是蠟燭。散場時,觀眾帶走的是一個復雜的故事,也是跟自己息息相關的一個故事,帶到山下,帶到生活中……
2002年《如夢之夢》在香港演出
「香港話劇團」 2002年5月二十五周年慶的開幕劇。「香港話劇團」是香港劇壇歷史最久、舉足輕重的專業劇團,該團藝術總監毛俊輝在臺灣關渡看完八小時的《如夢之夢》后,立即力邀賴聲川導演赴港執導該劇。不但邀請到香港無線電視臺當家花旦汪明荃,與話劇團藝術總監毛俊輝擔綱演出,演出現場更是眾星云集,包括林青霞、徐克、杜可風、梁詠琪、楊帆等電影界人士都到場觀賞,在極快速及物化的香港中造成難得的轟動。
《如夢之夢》曾在關渡和香港兩個地方演出,盡管臺灣看過的總人數僅有2000人;香港演了十三場,總共才1000人看過,但兩天之內就售出所有門票,連加演一場也在一天內售空,網絡上求票聲不斷,一票難求所造成的一種轟動,使得該劇已經成為亞洲破紀錄的現代劇場傳奇。
此時值中國文化產業大發展之際,臺灣表演工作坊、北京央華文化特在北京、上海(大陸其它城市亦可洽談)首次上演《如夢之夢》,屆時將會是全球頂級精英再次云集、共同觀賞的超級盛會。
2014《如夢之夢》
史詩大戲即將開幕
你準備好了嗎?
TAGS: 賴聲川劇場史詩中國圣誕如夢之夢 如夢之夢 如夢之夢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