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
“永恒的門德爾松”中央歌劇院專場音樂會節目介紹
作為浪漫主義的代表人物,門德爾松被譽為繼莫扎特之后最完美的曲式大師。他的作品集合了古典主義的傳統與浪漫主義的志趣,并被賦予一種富有詩意的雅致。有人評價說他“不僅是一位熱情歌頌自然的詩人,還是一位善于用虛無縹緲畫筆的風景畫家”,他的音樂也因此被稱為“描繪性浪漫主義”的作品。在門德爾松誕辰 200周年之際,中央歌劇院交響樂團與青年小提琴家陳怡聯袂演出,遙念一代音樂大師的輝煌與傳奇。
門德爾松(1809.2.3 - 1847.11.4)
德國作曲家、指揮家
1809年,費利克斯門德爾松出生于漢堡一個猶太家庭。他的祖父是哲學家摩西?門德爾松,父親是成功的銀行家,母親是出色的鋼琴演奏家。在優越與充滿文化氛圍的家庭環境中,他9歲開始公開演奏,10歲開始譜曲,12歲寫出自己的第一首鋼琴四重奏,14歲組織自己的私人樂隊,16歲發表第一首杰作《弦樂八重奏》,17歲時完成了傳世之作《仲夏夜之夢》序曲。20歲時,他指揮了《馬太受難曲》的首次公開演出引起世人對巴赫的重視,并一躍成為聞名遐邇的指揮家。
在之后的歲月中,費利克斯門德爾松的音樂之路成績斐然。1846年的伯明翰音樂節上,他指揮了自己的清唱劇《以利亞》并取得輝煌成功。但此時他的健康已是每況愈下,次年姐姐病故給他沉重的打擊,六個月后,年僅39歲的音樂大師費利克斯?門德爾松去世。
中央歌劇院交響樂團簡介:
中央歌劇院是隸屬于文化部的國家級劇院,始建于1952年,目前是中國及亞太具有規模優勢和實力的歌劇院。
中央歌劇院交響樂團是中國著名的交響樂團之一,先后演出中外歌劇幾十部。除歌劇之外,樂團還經常演奏貝多芬、柴可夫斯基、馬勒、德彪西及斯特拉文斯基、格什溫、肖斯塔科維奇等近現代作曲家和中國作曲家的交響樂作品,并曾與世界著名小提琴家大衛?奧伊斯特拉赫、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羅蒂、卡雷拉斯及女高音歌唱家卡芭耶等合作演出,并曾赴前蘇聯、日本、芬蘭、新加坡及香港、澳門、臺灣等國家和地區訪問,獲得各國藝術家及媒體極高的評價和贊譽。
指揮:俞峰
我國著名指揮家,中央歌劇院藝術總監兼副院長,中央音樂學院教授、指揮系主任,中國指揮學會會長。
1991年,俞峰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獲得碩士學位。1994-1996年贏得德國DAAD獎學金,進入柏林音樂學院深造并獲得最高指揮藝術家博士文憑。1991年獲全國指揮選拔賽第一名,同年由文化部派往葡萄牙參加國際青年指揮家比賽榮獲第一名,當地輿論稱之為:“中國的大師”、“東方的勝利”、 “天才的指揮家”。
俞峰長期應邀與國內外著名交響樂團合作,并在世界各地舉辦指揮大師課。他曾指揮過的樂團有:中國愛樂樂團、中國國家交響樂團、澳門交響樂團、德國柏林交響樂團、柏林樂團、德國國際交響樂團、意大利拿波里樂團、葡萄牙古本江交響樂團、新愛樂樂團等。
小提琴:陳怡
我國青年小提琴演奏家。四歲隨父親陳永剛學習小提琴,后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師從我國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林耀基教授及美國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 Mr.Charles Avsharian?,F任美國梅多蒙特(加拉米安)夏季音樂學校最年輕的小提琴助教。
陳怡曾多次在中國內地、日本、意大利、芬蘭、美國、瑞士、摩納哥等地演出,并曾與日本仙臺愛樂樂團、深圳交響樂團、中國青年交響樂團、中國少年交響樂團等國內外交響樂團合作,獲得世界一流大師的一致好評。
中央歌劇院專場音樂會演出曲目(以當日演出為準):
門德爾松 仲夏夜之夢選曲
門德爾松 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
——中場休息——
門德爾松 第四交響曲“意大利”
國家大劇院規定:1.2米以下的兒童(兒童項目除外)不允許進場,1.2米以上的兒童照章購票。
注:“永恒的門德爾松”中央歌劇院專場音樂會已出票,敬請訂購。
TAGS: “永恒的門德爾松”中央歌劇院專場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