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 舞:金星、陳凱
我的現代舞不是強迫你欣賞,而是著意讓你不由自主的融合進去,進入一種難以名狀的藝術氛圍。否則,你刻意要截斷這樣的藝術欣賞源的話,我寧可放棄所有的機會。
——金星
正當我們的現代舞不知該如何發展的時候,一個來自東方的舞蹈藝術家給我們指明了方向。
——歐洲評論界著名人士
舞蹈家金星雖然采用來自西方的現代舞作為表達方式,但舞蹈內容卻融合了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金星將西方智慧與東方哲思通過肢體語言進行巧妙嫁接,所呈現出的現代舞不再是一個純粹的舞蹈形式,它濃縮了人生靈魂的詩韻,是一個在叩擊你心扉的精靈。金星的表達形式干凈、明亮,內容飽滿、深情,是詩化濃縮的藝術,是一個迷人的故事,在向你娓娓敘述靈魂喋血的過程……
金星舞蹈團創立至今已經十年之久,這是中國首家私人舞蹈團。其鮮明獨特的舞蹈風格和嶄新的現代舞創意,已逐步受到中國乃至世界的廣泛關注。舞團以著名現代舞蹈藝術家金星的名字命名。“金星”是在天體中與其他行星逆向旋轉的星球,舞團也正如她的名字所屬的星辰一樣,與常規背道而馳,逆向旋轉。但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卻是最為明亮耀眼的,它的思維定格在點燃靈感一霎那間的明亮!
此次在國家大劇院的演出,是金星舞蹈團建團十周年系列慶典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舞團精心選擇了金星本人創作并表演的獨舞作品《在皮膚下面——最近和最遠的》以及群舞作品《圓》共同匯集成這場現代舞蹈精品晚會,以展示舞團十年來所形成的清新、典雅、瑰麗壯觀的獨特舞蹈風格。
劇目簡介:
金星創作并表演的獨舞《在皮膚下面——最近和最遠的》首演于2006年威尼斯藝術雙年展——第四屆國際現代舞蹈節。一位古琴樂師端坐,三柱輕香熏然,金星緩步走上舞臺獨自起舞,向觀眾娓娓道來具有兩千年歷史的古琴,以及古琴在中華文化、歷史和哲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時間的長河中,琴音淹沒于躁動的時代,我們該如何呼喚?
另一部群舞作品《圓》是為此次金星舞蹈團十周年團慶特別創作,在國家大劇院的演出將是這部作品的首次登臺。該作品是編舞陳凱赴美國紐約學習深造半年之后收獲與感想的一次總結和展示。《圓》以簡單的“旋轉”作為創作理念的出發點,以“詩文”短句的結構方式安排了不同“旋轉”的交錯位置、發生時段和重復力量,以此力求一種簡單的詩意。
藝術總監及編舞:金星
金星九歲起在沈陽軍區歌舞團接受舞蹈訓練,十七歲獲全國舞蹈比賽“最佳優秀演員獎”,二十歲成為國家公派赴美國紐約留學的第一位中國舞蹈演員。1991年,她的作品《半夢》榮獲美國舞蹈節“最佳編舞獎”。
在美國和歐洲留學六年后,金星回到中國。1996年,她與北京市文化局合作創建了北京第一個現代舞蹈團體——北京現代舞蹈團。幾年之后又成立了金星舞蹈團,并將其由北京遷至上海。2006年,她成功地創辦了“舞在上海”國際舞蹈節,這是一個由民間組織舉辦的現代舞蹈節。
金星在舞蹈藝術上的成就被國內外藝術界和普通大眾所公認。2006年11月,她被授予英國普利茅斯大學達廷敦藝術學院榮譽藝術博士稱號。
注:圓——金星舞蹈團建團十周年慶典演出 已出票,敬請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