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別姬劇情: 《霸王別姬》的故事取材于《西漢演義》。西楚霸王項羽有勇無謀,剛愎自用,聽信漢軍韓信派來詐降的李左車之言,不顧眾將與愛妃虞姬的勸阻,起兵伐漢,率大軍直入九里山,中韓信誘兵之計,被困垓下。 項羽知大勢已去,撫騅長嘆,虞姬拔劍作舞。時漢軍攻急,虞姬恐誤其行,持劍自刎,以絕項羽戀念。項羽遂領兵出陣,戰敗,自刎烏江。楚終為漢所滅。
劇中人 扮演者
項 羽……劉魁魁
虞 姬……王 芳
馬 童……王好強
四女兵……呂耀瑤 李文穎 朱文文 畢璐娜
四大鎧……陳旭之 張加揚 劉 壘 石善棟
子弟兵……陳國森 王 玨 徐 騰 危佳慶
司鼓:趙琪 操琴:魏巍
二胡:沈紅喜 月琴:崔玉坤 三弦:高俠 中阮:李果 大阮:馬文
大鑼:葉鐵森 鐃鈸:赫巖巖 小鑼:王力川
樂務:裴捷
舞臺監督:脫志國
劇務:劉搏 姜建光
《春興鏡獅子》劇情介紹:
江戶城的大奧在每年新年都會舉行一項叫“鏡曳”的儀式,儀式完畢后要由一名年輕女子在將軍面前獻上獅子舞的表演。然而大奧內的侍女大都上了年紀,便命令一位叫做彌生的年輕侍女表演獅子舞。彌生原本是個嬌弱柔美的女孩,哪會表演這種勇猛的獅子舞?無奈之下,她拿起了將軍家的一個獅子面具,不料面具里的獅子精突然現身,獅子精附在彌生的身上,開始了一段壯美的獅子舞。
劇中彌生與獅子精皆為同一演員演出,呈現出兩者之間一靜一動的不同面貌,這也是此劇最叫座的看點所在。《鏡獅子》由兩段構成,前段為女性舞蹈,后段為獅子精游戲于牡丹、蝴蝶間,舞蹈還表現獅子的眠臥、洗毛等嬉戲動作。作品兼具典雅與雄渾,可稱是格調清新、膾炙人口的日本歌舞伎保留曲目。
1979年,以尾上梅幸(尾上菊之助的祖父)為首的日本歌舞伎代表團訪華,在北京、杭州、上海三地演出九場,這是中日兩國恢復邦交后來華的第一個歌舞伎演出,當年演出的劇目中就有《鏡獅子》。
今年來華的尾上菊之助將在《春興鏡獅子》中飾演這一角色,跨越三十六年,他將如何演繹當年祖父的這同一劇目同一角色呢?
歌舞伎《春興鏡獅子》主演介紹:
尾上菊之助(第五代) 屋號:音羽屋
1977年出生于東京的歌舞伎世家,是第七代尾上菊五郎的長子。出生后兩個月,即與其母日本著名影星富司純子參與了電影攝制。1984年,年僅六歲即在東京歌舞伎座出演《繪本牛若丸》而襲名為第六代尾上丑之助。1996年,19歲時舉行了襲名公演,以一出《便天娘女男白浪》技驚四座,正式繼承第五代尾上菊之助的藝名。
他扮相俊美清純,飾演的歌舞伎旦角(女形)和美男角色深受觀眾歡迎。2000年,他成功地飾演了《源氏物語》中的紫上這一角色,由此人氣大升。與第七代市川新之助、第二代尾上辰之助一起被媒體譽為“平成三之助”,在日本引發了新的歌舞伎熱潮。他完美地繼承了祖父尾上梅幸、父親菊五郎的家族藝術造詣,而在與著名歌舞伎表演藝術家坂東玉三郎搭檔出演的《京鹿子娘二人道成寺》中,又讓觀眾看到了其巨大的可塑性。
作為肩負著歌舞伎藝術未來的新秀和中堅力量,菊之助不斷研習、傳承傳統藝能的表現技巧,同時又致力于創新,并探索與其他表演活動的融合。他與日本著名導演蜷川幸雄共同創作了莎士比亞作品《第十二夜》的歌舞伎版,并在劇中擔綱主演,歌舞伎版的《第十二夜》在日本國內和英國均受到極高好評。
自九十年代開始,菊之助亦活躍于影視舞臺,其代表作有《一寸法師》、《犬神家族》,還在NHK大型歷史劇《坂上之云》中飾演明治天皇。
1985年和1987年獲國立劇場特別獎,1992年獲歌舞伎座獎,1996年獲淺草藝能大獎新人獎,1999年和2000年獲松竹會長獎,2003年獲松尾藝能新人獎,2006年獲讀賣(新聞)演劇大獎杉村春子獎等多項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