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介紹
當代著名劇作家彼得·魏斯扛鼎之作,意大利藝術與健康協會出品
一個是法國大革命中推崇集權的平民政治家馬拉,一個是推崇極端自由主義的浪蕩不羈的貴族文人薩德,二人在劇作家彼得·魏斯的安排下,展開了一場關于自由與革命的對話。這個被譽為二戰后最有深意之一的劇作。1967年,彼得·布魯克執導的《馬拉-薩德》震驚了西方世界,而納尼·蓋瑞拉導演的這一版不僅延續了前人的社會批判特色,還創造性地邀來“藝術與健康”劇團的精神病人作為劇中主要演員。
究竟誰是“正常人”?誰是“精神病人”?或許應該重新思考這個問題……
導演介紹
納尼·蓋瑞拉畢業于博洛尼亞的安東尼娜戲劇藝術學院,于1974年成為都靈斯塔比爾劇院的一名演員,并與阿爾多·特里翁福共事,開啟了他的戲劇活動生涯。他曾于1977年到1981年間擔任維吉尼奧·波埃凱和馬西莫·卡斯特里的導演助理,隨后從1982年到1988年在布雷西亞諾中央大劇院任演員及導演,同時精進其研究,即結合著名當代作家的文本,如斯韋沃、斯特林堡、約翰·奧斯本等,對經典悲劇進行再解讀。1992至1995年間,他則與的里雅斯特的斯塔比爾劇院合作。也是從1992年起,他開始在博洛尼亞進行戲劇活動,且自1995年起成為太陽競技場劇院的常駐導演,并陸續將哥爾多尼、皮蘭德婁、畢希納、布萊希特、莎士比亞、契訶夫、品特、帕索里尼等人的著作搬上舞臺。2015年,他出任由大仲馬和威爾第的作品改編的音樂劇《茶花女》的導演。他曾贏得包括意大利戲劇界最高榮譽烏布獎、伊斯特里奧獎、評論家獎等在內的許多獎項。
“藝術與健康”協會
成立于2000年。發起成員尤其關注的是——心理康復不應僅在醫療機構中發展,尋找替代性康復手段變得越來越有必要。不管應對何種疾病,都應不僅考慮到病人面臨的困難和限制,更為重要的是考慮他們的潛能、能力和才華。在各大戲劇節中,協會開展的活動包括“為青年而生的話劇和戲劇”以及木偶劇場。另外,劇團還在運營一個名為“瘋狂電臺”的心理電臺。在導演納尼·蓋瑞拉的帶領下,“藝術與健康”協會多年來已創作并搬演了多部基于經典和當代文本的劇作,并在意大利各地進行了演出。協會的演員們獲得了包括意大利戲劇界最高榮譽“烏布獎”、伊斯特里奧獎、評論家獎在內的諸多獎項。
主創團隊
原著:彼得·魏斯
改編 / 導演:納尼·蓋瑞拉
主演:勞拉·馬里諾尼 / 納尼·蓋瑞拉 / 尼克拉·貝爾提 / 喬治亞·博洛尼尼 / 盧卡·佛爾米迦 / 帕梅拉·加納西 / 瑪麗亞·羅莎·拉托妮 / 伊奧萊·瑪采蒂 / 法畢歐·莫利納里 / 米爾克·納尼 / 魯西歐·博拉西 / 德伯拉·昆塔瓦列 / 莫烈諾·里默恩迪 / 羅伯托·里希
原聲音樂:薩維里歐·維塔
服裝:伊蓮娜·達爾·波佐
導演助理:加比耶列·特撒烏里
協助:尼克拉·貝爾提
燈光:保羅·馬茲
艾米利亞·羅馬尼亞戲劇基金會與 “藝術與健康”非盈利協會合作制作
TAGS: 戲劇《馬拉-薩德》門票 戲劇《馬拉-薩德》 戲劇《馬拉-薩德》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