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場:《The Color of Love》--情感切片
《The Color of Love》2006年首演于丹麥哥本哈根皇家劇院,是王媛媛女士應(yīng)丹麥皇家芭蕾舞團之邀創(chuàng)作的作品,同時這也是中國編舞第一次受邀至世界頂級舞團進行創(chuàng)作。本次在講堂的演出,是該劇首次與北大觀眾見面。
《The Color of Love》以20、30、40這三個年齡段為結(jié)構(gòu),截取成三幅舞蹈世界的情感切片。舞蹈動作力求臨摹點點滴滴的情感細節(jié),將記憶與經(jīng)驗外化為肢體語匯,在舞者的相互沖突與緩和、隔絕與憧憬中,探求生命平衡所存在的可能方式。
最開端的情感,總是布滿著熱烈的憧憬與渴望,充溢著蓬勃擴張的多彩情思。舞蹈節(jié)奏流暢而迅速,仿佛葉面舒張綻放的脈絡(luò),生命的能量在其中洶涌澎湃。在誘惑與抗拒的進程中,情與色時而密集融和,時而分裂隔絕。肢體造型時而被擰緊為同一的激流,時而又分崩離析成靜默的碎片。在狂亂中自我催眠,卻又在內(nèi)在理性中,開始漫長的自省……退潮,懸置,失焦,沉淀……生命與情感如同一曲沉郁之歌,嵌在時間偉力切割下來的切片里。在狂熱與寥寂、堅毅與塌陷的兩端之間,肢體所竭力舞蹈的種種,正應(yīng)和了生命長流中,情感沉浮的瞬間,以及在每個宿命驛站之間,那令人唏噓的平衡。
《The Color of Love》
《夜之虹》
下半場:《拾穗者》
下半場是王媛媛女士的短作品集錦,匯集了王女士近年來具有代表性的短篇作品,體現(xiàn)出其在舞蹈編創(chuàng)上的不斷探索。下半場的演出包含以下四個作品:
《牽引》:首演于1997年,獲得第八屆莫斯科國際芭蕾舞比賽最佳編舞獎;
《夜之虹》:首演于2001年,獲得第二屆上海國際芭蕾舞比賽編舞獎,以及2002年第七屆美國杰克遜國際芭蕾舞比賽最佳編舞獎;
《緣》:首演于2001年,獲得第二屆上海國際芭蕾舞比賽演員金獎;
《那年初夏》:首演于2004年,是王媛媛女士為北京舞蹈學(xué)院50周年校慶創(chuàng)作的作品,在慶典活動中進行了公開演出。
四個短作品,凸顯出一條跨越近十年的情感曲線與創(chuàng)作歷程。藝術(shù)家對于生命的點滴感悟,都以飽含情感張力與形式力度的舞蹈動作呈現(xiàn)出來,定格于舞臺上一個又一個精彩的瞬間。
注:《The Color of Love》《拾穗者》已出票,敬請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