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杜拉拉》的熱潮剛剛席卷過北京,鬼才導演何念又將在今年3月春暖花開之際帶著自己的新作——明星版《我愛桃花》再次登陸北京保利劇院。剛剛打造了都市白領題材話劇的他這次來了個180度大轉彎,要捉刀執導充滿唐風的后現代話劇。除了金牌編劇鄒靜之的鼎力相助之外,影視紅星梅婷及上話優秀演員、因主演《商鞅》被京城觀眾熟知并喜愛的尹鑄勝的傾力加盟,也使這部明星版《我愛桃花》充滿了看點。
金牌編劇鄒靜之經典名作全新演繹
《我愛桃花》是一部探討情感問題的后現代劇。故事的由頭源自古代小說《醒世恒言》第五回前的一個小故事,用戲中戲的方法巧妙地將古今如一、永遠也無法說清的人類情感困惑展現在舞臺上。鄒靜之用“三維”概念來詮釋扮演與被扮演,人與人的不可知性,以及戲與生活的分界,從而全景化地展現出人自身的生存狀態。
該劇是擔任過《鐵齒銅牙紀曉嵐》、《傾城之戀》等熱播電視劇編劇之一的鄒靜之先生的首部舞臺劇作品,曾作為北京人藝小劇場的開幕大戲首演于2003年,當年就引起了轟動,經常出現一票難求的境況。全國各地也紛紛排演此劇本,鄒靜之語言的魅力也借此劇被全國觀眾所驚嘆不已。
由于本次演出的舞臺是為大劇場版量身定做,所以主創在舞美方面特別動了腦筋、下了功夫,整個舞美設計將充滿唐代奢華風格,突出大氣、唯美的視覺特點。在故事的一開始,觀眾就將完全進入唐朝視野,從服裝到一本書等細節之處都完全讓觀眾看不到現代的影子,這也是為了配合“多線程”故事線索的概念,與后面的現實生活形成巨大的反差。從這點上來說,這部明星版《我愛桃花》從歷史的角度來講更嚴謹,更尊重唐朝的歷史風。
鬼才導演何念挑戰自我、“多核”解構
對于有“票房蜜糖”之稱的鬼才導演何念來說,執導明星版《我愛桃花》可謂一次對自我的挑戰和華麗的轉型。
京城觀眾對何念的作品已經不陌生,看過《武林外傳》、《鹿鼎記》、《杜拉拉》等都知道,何念擅長講故事,能將一個有著完整劇情的故事,加上自己天才以及鬼馬精靈的導演能力進行完美的演繹。而鄒靜之的原始劇本,卻出現了“雙核”架構:故事開始于唐朝的一個小故事,在小故事快結束的時候其實才是真正的開始。而何念此次更是提出了“多線程”概念,就如當今電腦里的“多核”概念,就是要將觀眾帶入舞臺上的戲中,從頭到尾,最后才真正揭開各演員的真實身份。何念說,“多核”的概念也顯示了人自身的生存狀態,扮演與被扮演,人與人的不可知性以及戲與生活的分界,“多核”能夠在舞臺上還原生活,顛覆戲劇概念。他表示,這部作品里有幾核在同時“運行”,但其中觀眾的互動,肯定是最重要的“一核”。
影視紅星梅婷傾力加盟 從“身段”練起
去年10月,“龍馬社”版《我愛桃花》在國家大劇院小劇場首演,梅婷前來觀摩,剎那間就被劇情吸引。所以去年年底,當話劇藝術中心發出邀請,她毫不猶豫就推掉了其他工作,專心投入到話劇的排練中去。男主角的人選讓何念和梅婷頗費周章,與人物形象的匹配程度、角色對演員演技的要求等等,能達到何念與梅婷心中“最佳人選”的演員是少之又少。而因扮演“商鞅”一角而獲遍全國大大小小所有戲劇獎項的著名演員尹鑄勝,近年來已經少有話劇作品,偶爾會作為導演參與舞臺劇的制作,自己已是四五年沒演新戲了。何念抱著嘗試的心情給他發了劇本,看完劇本尹鑄勝當即決定參演此劇,給了所有人一個驚喜。
《我愛桃花》戲中戲的部分講的是唐朝時的故事,需要演員的表演中帶有戲曲的韻味。為此梅婷提前兩個月就來到上海,請了專業的形體老師教授戲曲身段,從最基本的臺步練起,“唱、念、做、打”和“手眼神法步”都是必修課。科班出身的梅婷知道舞臺劇的演出對演員的體力也有比較高的要求,她就開始每天堅持跑步健身。每天的基本功練習加健身體力消耗很大,可是梅婷為了保持身材還特意減少了食量。經紀人告訴記者說,梅婷為了排演《我愛桃花》已經推掉了幾個電視劇的邀請,她要保證自己?無旁騖地在上海“備戰”,以最佳狀態出現在舞臺上。
明星版《我愛桃花》已經出票敬請訂購
TAGS: 明星版 我愛桃花 票務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