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法門寺》的藝術與欣賞
全本《法門寺》是一出大戲。由《拾玉鐲》、《朱砂井》(郿塢縣)、《法門寺》等幾個片段連綴而成。劇中角色眾多、行當齊全,且喜各具特色。
這出戲有許多的看點和熱點:
第一,《拾玉鐲》是全劇的頭一折,主要由花旦、小生和丑旦應工。孫寡婦去寺廟燒香,囑咐女兒孫玉姣在家看守門戶。孫玉姣正值豆蔻年華,情竇初開。悶在家中做了些家務,百無聊賴。后遇付朋來孫家莊買雞,兩人巧遇,互生愛慕之情。付朋丟下玉鐲一只,作為定情之物。孫玉姣拾了玉鐲,嬌羞滿面。此情被劉媒婆窺見,誘其說出實情。劇中一系列的家務勞動:搓線、納鞋、放雞出籠、給雞喂食等,再加上丟玉鐲、拾玉鐲等場面,表演細膩,生活氣息濃郁,是這出大戲的第一個看點和熱點。《拾玉鐲》這戲因場面與前后情節的關聯較少,常演變成舞臺上的折子戲,且常演不衰,為觀眾所喜愛。
第二,《法門寺》全劇雖然生旦凈丑,角色繁多。但值得注意的是劇中的主角——太監劉瑾——由架子花臉擔綱。他的扮相就很特別,一般的太監是不勾臉的,而劉瑾卻勾紅臉。請教行家,問為什么劉瑾勾紅臉?有人告訴我,因劉瑾在法門寺審清了這場官司,故“賞”了他一個紅臉。又因他是太監身份,不能掛髯口,而在紅臉上又勾了個火盆嘴,以示其性格粗獷,權勢赫然。劉瑾在劇中雖然唱詞不多,卻自始至終操著一口京白,這在眾多的京劇劇目里也是不多見的。常言道“千斤道白四兩唱”,所以表演起來是很吃功夫的。另一個重要角色——小太監賈桂——由丑角扮演,戲份也很吃重。兩人一唱一和。太監劉瑾在審案過程中,要把其復雜的個性和心態表顯出來,確實需要一定的功力。太監劉瑾身為九千歲,可謂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權勢之大,可以遮天。他的無知、專橫、媚上、壓下、勢利是其可恨的一面:但是他也有善良、詼諧、通情、達理的另一面。正反交錯,妙趣橫生。以上便是這出戲的第二個看點和熱點。
第三,細看這出本以伸張正義,平反冤獄為宗旨的京劇,其情節實在不敢恭維。我給他的評語是:“壞人不壞,好人不好。胡審亂判,歪打正著。”——看了這出戲,叫人哭笑不得。這是這出戲的第三個看點和熱點。
注:京劇《法門寺》已出票,敬請訂購!
TAGS: 京劇 法門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