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團介紹
中國國家交響樂團
中國國家交響樂團(CHINA NATIONAL SYMPHONY ORCHESTRA)是1996年經文化部批準在原中央樂團基礎上成立的國家樂團,直屬于文化部。下設交響樂團、合唱團、北京音樂廳三個藝術生產單位。
自1956年,中國的國家樂團--中央樂團成立至今,這支中國交響樂藝術的"旗艦"樂團已經挺立潮頭、揚帆遠航半個多世紀,在音樂史上鐫刻下自己的座座豐碑。歷屆國家領導人及海內外各界人士對樂團給予了熱情的關注和支持。
樂團始終堅持通過嚴苛的業務考核選拔最杰出的華人演奏家,其中不乏國際、國內大賽的獲獎者,這些音樂家的云集為樂團注入了無窮的能量。
上世紀,著名的中國指揮家李德倫、韓中杰、嚴良堃為樂團業務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進入新時期,在國際音樂界贏得聲譽的華人指揮家陳佐湟、湯沐海、邵恩承前啟后,為樂團發展作出了貢獻。
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具有良好的演奏技術與藝術修養,涉獵的曲目廣泛。樂團除了對西方經典作品擁有大量保留曲目外,對當代作曲家新近創作的現代音樂也有著令人信服的詮釋能力。樂團還推出過柴科夫斯基、貝多芬、瓦格納、普契尼以及理查·施特勞斯的音樂會歌劇。
樂團同時注重中國作品的創作與推廣。鋼琴協奏曲《黃河》就是由樂團創作并首演,指揮大師嚴良堃執棒的冼星海《黃河大合唱》則早已成為該作品的權威范本。近年來,樂團堅持推出《龍聲華韻》系列音樂會,為推廣和弘揚杰出的華人作曲家及優秀作品做出了積極貢獻。關峽、葉小剛、周龍、陳怡、陳曉勇、譚盾等創作的作品均成為當代中國交響樂作品的優秀代表,深受中外觀眾的喜愛與歡迎。
樂團與世界頂級音樂家保持著良好的合作傳統。指揮家卡拉揚、奧曼迪、小澤征爾、羅日杰斯特文斯基、迪圖瓦、普拉松、丹尼爾-哈丁等,演奏家大衛-奧伊斯特拉赫、梅紐因、斯特恩、穆特、沙漢姆、約夏-貝爾、呂思清、寧峰、馬友友、王健、殷承宗、阿格里奇、郎朗、王羽佳、林德曼、梅耶等,歌唱家朱塞佩-佳克米尼、何塞-卡雷拉斯、凱瑟琳-巴特爾等。奧斯卡獲獎紀錄片《From Mao to Morzat》中則有一部分很好的記錄了樂團與藝術大師的良好合作與深情厚誼。
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室內樂藝術技藝精湛,在音樂舞臺獨樹一幟,每年保持十余場高水準室內樂音樂會。同時在諸如"金磚國家會議"、"博鰲亞洲論壇"等重要外交活動中出色完成演出任務,受到各國政要的一致贊譽,為國家贏得了榮譽。
樂團為《周恩來》、《無極》、《激情燃燒的歲月》、《士兵突擊》等眾多電影、電視劇以及2008年北京奧運會、全國兩會等大型活動錄制音樂。世界著名的EMI(百代)、PHILIPS(飛利浦)唱片公司為樂團錄制了多張CD并向全球發行。
中國國家交響樂團每年保持近80場音樂會的藝術生產,巡演足跡遍及全國。樂團自上世紀起,就率先開展了送音樂到基層的藝術實踐,將交響樂藝術送到學校、部隊、工廠等。時至今日,這一優良傳統由一代代音樂家薪火相傳,發揚光大。
除了為廣大國內聽眾奉獻精彩演出,樂團已經成功出訪了歐洲、亞洲、澳洲、北美洲的各主要國家和地區。西方聽眾驚嘆道"在交響樂王國的世襲領地中,毫無疑問的發現了一位強有力的新成員",韓國媒體評論"亞洲最杰出的交響樂團"、"十三億中國人民的驕傲"。【2010世界交響樂團音樂節】音樂會、【2013亞洲管弦樂團藝術節】音樂會均由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奏響。
中國國家交響樂團現任團長為著名作曲家關峽,榮譽藝術指導譚盾、首席指揮米歇爾-普拉松、首席常任指揮李心草、榮譽指揮湯沐海、首席客座指揮邵恩、特邀指揮陳燮陽,樂隊首席劉云志、樂隊副首席趙坤宇。
樂團全體藝術家誠邀您【共同分享音樂的華美瞬間、共同聆聽世界的中國之聲】并以自己的成功與進步使海內外中華兒女為之自豪。
指揮:張國勇
中國著名指揮家,1983年畢業于上海音樂學院指揮系,1997年被莫斯科國立柴科夫斯基音樂學院授予音樂博士學位。先后師從著名指揮家、音樂教育家黃曉同教授和俄羅斯著名指揮大師羅日杰斯特文斯基。現任上海音樂學院教授、指揮系主任。
在多年的藝術生涯中,先后與國內外著名歌劇院、交響樂團合作指揮演出了一系列歌劇、芭蕾舞劇、交響合唱等經典作品,尤其擅長指揮俄羅斯作品,是目前國內公認的肖斯塔科維奇交響曲的最佳詮釋者。他的指揮風格簡明自然富有靈性,如火的激情與深刻的理性渾然天成,極具藝術張力。近年來多次受邀代表中國參加重大國際文化交流活動,如中美、中法、中德、中俄文化年慶典音樂會等。
2006年應邀擔任第八屆西班牙卡達喀斯國際指揮大賽評委。
男中音:拜科夫·謝爾蓋 ( Baikov Sergei)
俄羅斯著名歌唱家,俄羅斯人民演員。生于薩馬爾市,在莫斯科格涅辛音樂學院畢業。1994年榮獲"俄羅斯人民演員"稱號。同眾多的俄羅斯和國外的藝術團體合作:東京交響樂團、東京室內樂團、柏林室內樂團、立陶宛交響樂團、立陶宛室內樂團、斯皮瓦科夫領導的莫斯科室內樂團、巴什梅特領導的莫斯科室內樂團、新西伯利亞交響樂團、普列特涅夫領導的俄羅斯國家交響樂團、圣彼得堡愛樂樂團、圣彼得堡室內樂團等。演唱的曲目有:莫扎特《安魂曲》、威爾第《安魂曲》、勃朗姆斯《德國安魂曲》、巴赫《b小調彌撒》、肖斯塔科維奇《第13、14交響曲》、羅西尼《莊嚴彌撒》、拉赫曼尼諾夫《鐘》等。演唱的歌劇有:威爾第的《法爾斯塔法》、莫扎特的《費加羅的婚禮》、羅西尼的《塞爾維亞理發師》等。
除了俄羅斯各大城市外,曾去下列國家演出: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希臘、葡萄牙、德國、瑞典、荷蘭、瑞士、英國、朝鮮、韓國、日本、中國、南非、美國等國家。
現在是莫斯科愛樂協會,莫斯科室內歌劇院獨唱演員。
鋼琴演奏:袁芳
著名青年鋼琴家袁芳,她的音樂會遍及中國、美國、英國、德國、奧地利、瑞士、荷蘭、西班牙、葡萄牙、希臘等地,與國際著名指揮家祖賓-梅塔、勞倫斯-福斯特等合作,與國內外著名交響樂團合作,如以色列愛樂樂團、馬賽愛樂樂團、上海交響樂團、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等;她與倫敦BBC交響樂團錄制的鋼琴協奏曲在英國BBC廣播電臺播出。袁芳是留德雙專業博士,29歲時便被評為中央音樂學院副教授。德國權威媒體《南德意志報》稱她為"極富感染力的中國鋼琴家","她以其獨特的細膩音樂和充滿生命力的德奧作品的純正詮釋, 在國際舞臺上展現著中國新生代鋼琴家的出色天賦與實力。"她是貝森朵夫鋼琴全球簽約藝術家。
袁芳在國際鋼琴賽事上奪冠,是"慕尼黑國際青年鋼琴家舞臺"頭獎獲得者。她在其演奏生涯初期受邀加盟"慕尼黑鋼琴家俱樂部"并被評為其最受歡迎鋼琴家;她在德國期間創建了"MHM鋼琴五重奏"Spianato鋼琴三重奏";她受邀在歐洲的著名音樂節上演出,如Max Reger音樂節、葡萄牙Sintra音樂節等,在2011世界大運會藝術節上舉辦袁芳多媒體專場音樂會,并在2015鳳凰衛視"全球華人新春音樂盛典"中領銜演奏。與她合作過的指揮家有Zubin Mehta、Lawrence Foster、Walter Weller、Christian Ehwald、Christoph Adt、Shinik Hahm、Marek Sedivy、Orhan Salliel、Ilmar Lapinsch、鄭小瑛、陳燮陽、呂嘉、胡詠言、張藝、林大葉、蔡金冬、戴中暉、姜金一、陳琳、焦陽、袁丁等;她與倫敦BBC交響樂團、以色列愛樂樂團、馬賽愛樂樂團、安道爾國家管弦樂團、上海交響樂團、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北京交響樂團、中央芭蕾舞團交響樂團、中國廣播電影交響樂團、深圳交響樂團、廈門愛樂樂團、天津交響樂團、哈爾濱交響樂團、南京愛樂樂團、中央音樂學院樂隊學院、蘭州交響樂團等多次合作;與她合作過的音樂家還有王健、呂思清、秦立巍、黃蒙拉、梁大南、陳曦、鄭聞曉、韓小明、Ye-Eun Choi、Noah Bendix-Balgley等;并與歌唱家Brian Montgomery舉行"冬之旅"藝術歌曲巡演音樂會;與法國著名Diotima弦樂四重奏進行中國巡演;并于 09-11年在北京現代音樂節上領銜多部新作品的世界首演袁芳為"211室內樂精品"系列錄制專輯;為《中國百首經典中國作品》錄制專輯;2011年由中國唱片總公司出版其個人音、視頻專輯《穿越阿爾卑斯》,并為"巴伐利亞廣播"錄制唱片。她的貝多芬鋼琴協奏曲專輯由Sony Classical出版發行。
袁芳曾就讀中央音樂學院附小、附中,后赴德國留學,先后師從吳元教授、Michael Schaefer教授,并成為鋼琴大師Gerhard Oppitz(杰哈德·歐匹茲)的第一位中國弟子,也曾多次得到Andras Schiff的指點。2008年,袁芳以鋼琴和室內樂雙專業的出色成績畢業于慕尼黑音樂與戲劇學院,并分別獲得德國所能授予的鋼琴演奏、室內樂的最高學位,被中國教育部認證為雙專業博士。
袁芳29歲成為中央音樂學院副教授,近年所教學生在國內外獲獎達30多人次,如"金鐘獎"、"文華杯"、"星海杯"、及"舒曼青少年國際鋼琴比賽"等國內外大賽第一、二名;袁芳參與編寫并出版《快樂學琴系列教程》;在《鋼琴藝術》雜志上多次發表文章;擔任國內重要鋼琴賽事評委并在多個城市舉辦大師班;她于2011年起在國家大劇院舉行的《經典鋼琴系列講座》得到很高關注度并被選為網絡直播節目。
她被鋼琴泰斗保羅·巴杜拉·斯柯達贊譽為"能彈出作曲家靈魂的少數年輕鋼琴家",德國多家權威媒體都曾對袁芳的鋼琴演奏給予高度評價。《慕尼黑水星報》稱她的獨奏會是"對城市文化生活的貢獻"。新華社、中新社、《光明日報》、中央電視臺等多家國家級媒體對其進行過專訪。2010年袁芳被中國殘聯授予"中國陽光愛心大使"榮譽稱號;2013年安道爾公國為其頒發了"具有突出貢獻的文化使者"證書。
曲目單
肖斯塔科維奇 《節日序曲》
殷承宗、儲望華、盛禮洪、劉莊 鋼琴協奏曲《黃河》
肖斯塔科維奇 第十三交響曲 作品1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