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
瓦萊里?捷杰耶夫
瓦萊里?捷杰耶夫是馬林斯基劇院的藝術總監和總指揮,兼任倫敦愛樂的首席指揮、圣彼得堡國立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國際柴科夫斯基大賽組委會主席。他創立并管理著捷杰耶夫藝術節(荷蘭)、白夜藝術節和莫斯科復活節藝術節。在馬林斯基劇院,捷杰耶夫見證了無數世界級歌唱家的成長。在他的指導下,劇院的歌劇和芭蕾預備劇目得到了很大的擴展,現已涵蓋了從18世紀到21世紀的作品。
他職業生涯上的亮點有:在馬林斯基表演普羅科菲耶夫和肖斯塔科維奇的所有歌劇,以及在圣彼得堡的舞臺上再次上演瓦格納的歌劇。在俄羅斯的劇院歷史上,捷杰耶夫第一次把瓦格納的《尼伯龍根的指環》四部曲搬上舞臺(2003),并且用德語原文進行演繹。這個創作在西歐地區巴登巴登首演的時候,受到了德語媒體的瘋狂追捧,被奉為世界音樂界的一次重要歷史事件。《尼伯龍根的指環》在莫斯科、韓國、日本、美國、英國和西班牙的表演都大受贊譽。
在捷杰耶夫的努力下,劇院的音樂廳在2006年得以竣工,很大擴展了劇院和樂團可選的預備曲目。劇院和音樂廳大樓混音效果異常出色。在馬林斯基音樂廳,不但有歌劇和愛樂節目的表演,還有馬林斯基自主品牌的唱片錄制工作,馬林斯基品牌是瓦萊里?捷杰耶夫于2009年創立的。在2010年,該品牌的第一個歌劇作品《鼻子》贏得了國際音樂博覽會(MIDEM)古典音樂獎。馬林斯基品牌到現在已經錄制了9張唱片,受到大眾和樂評人的廣泛好評。
捷杰耶夫與大都會歌劇院、維也納管弦樂團、鹿特丹愛樂樂團以及斯卡拉愛樂樂團均有合作。在保護人文主義理想上他也非常積極,發起了《別斯蘭:生命音樂》系列音樂會和為日本地震受災者而舉辦的系列音樂會。
捷杰耶夫對音樂和社會所做出的貢獻為他贏得了許多獎項,包括:俄羅斯人民藝術家獎(1996年)、俄羅斯國家獎(1994年和1999年)、德國聯邦十字勛章、意大利高級官員榮譽勛章、法國文藝勛章、荷蘭獅騎士勛章、日本日出勛章、波蘭榮譽藝術家金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藝術家榮譽稱號、以及瑞典皇家音樂學院極地音樂獎等等。2008年,捷杰耶夫領導的馬林斯基劇院入選《留聲機》雜志評選的世界頂級管弦樂團20強。2009年,大不列顛皇家愛樂協會評選瓦萊里?捷杰耶夫為2009年的年度指揮家。捷杰耶夫大師最近獲得的一個獎項是歐洲的格拉蘇蒂原創音樂節獎,獎勵他在支持年輕音樂人才方面做出的貢獻。
【演出團體】
馬林斯基交響樂團
馬林斯基交響樂團是俄羅斯歷史最為悠久的樂團之一,其歷史可追朔至18世紀初葉,起源于宮廷管弦樂團。到了19世紀,樂團在愛德華?納普拉夫尼克的領導下走向輝煌,在長達50多年的時間里,納普拉夫尼克都是樂團的精神支柱。樂團的卓而不群得到了許多與之合作過的世界級指揮家的認可,其中有柏遼茲、瓦格納、漢斯?馮?布洛、馬勒以及阿爾圖?尼基什。在蘇聯時代,歷經弗拉基米爾?德拉尼斯基、阿里伊?帕佐夫斯基、葉夫根尼?穆拉文斯基、康斯坦丁?希米歐諾夫、和尤里?騰米爾諾夫等指揮家,樂團的光輝傳統得到了繼承和發揚。樂團有幸參與過許多作品的首演,包括:柴科夫斯基和普羅科菲耶夫的歌劇和芭蕾舞作品;格林卡、穆索爾斯基、和里姆斯基-科薩科夫的歌劇;以及阿薩菲耶夫、肖斯塔科維奇、和哈恰圖良亞蘭的芭蕾舞作品。
從1988年起,樂團開始由瓦萊里?捷杰耶夫指揮。捷杰耶夫是一位水平極高的音樂大師,在世界音樂界享有極高聲譽。捷杰耶夫的到來為馬林斯基交響樂團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樂團的預備曲目迅速擴大,現在已經包括了柴科夫斯基、普羅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維奇、馬勒和貝多芬的所有交響曲;莫扎特、威爾第、和季先科的《安魂曲》;以及斯特文斯基、謝德林、古拜杜麗娜以及許多俄羅斯青年作曲家和外國作曲家的作品。樂團經常在歐洲、美國、日本和澳洲等地演出交響樂曲目。2008年,捷杰耶夫大師領導的馬林斯基劇院入選《留聲機》雜志評選的世界頂級樂團20強名單。
節目單
【曲目】
D小調第一交響曲,作品13號 拉赫瑪尼諾夫 曲
升F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作品1號 拉赫瑪尼諾夫 曲
——中場休息——
C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作品18號 拉赫瑪尼諾夫 曲
交響舞曲,作品45號
——中場休息——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拉赫瑪尼諾夫 曲
*曲目以現場演出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