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波蘭,人們自然會想到肖邦。2010年是肖邦誕辰200周年,波蘭前文化部長、肖邦200周年慶典委員會主席瓦爾德馬爾·東布羅夫斯基在北京透露,自2010年3月1號開始將在世界各地陸續舉行2400場隆重的紀念肖邦活動,在中國也有系列慶祝活動,還將在上海世博會上設“肖邦館”。
肖邦 Frederick Chopin (1810-1849)
費德里克·肖邦,誕生於波蘭首都華沙近郊的采拉左瓦佛拉(Zelazowa Wala),父為法國教育家,母為有教養的波蘭婦女。肖邦自幼就喜愛音樂,八歲上臺演奏協奏曲,被譽為天才,在良師艾爾斯納(Elsner,作曲家、小提琴家,是當時華沙音樂院院長)的指導下,十五歲時出版作品,也經常參加演奏會,十八歲前往柏林演奏,十九歲訪問維也納。返回華沙後,已是一位聲名遠播的天才音樂家。
1830年決心前往巴黎,深研琴藝。離開故國前夕,老師送他一杯波蘭泥土,肖邦至死存放身邊。他在旅途中,在德國各地和維也納不停的演奏,次年九月抵達斯圖加特,聽到波蘭革命失敗的消息,在滿腔悲憤的心情下,寫作《革命練習曲》。波蘭於1795年亡國,成為帝俄的版圖,1830年發生獨立運動。由於波蘭革命失敗,肖邦就打消返回祖國的念頭,計劃在巴黎開拓自己的天地,并幫助革命運動。
1835年,肖邦曾前往德雷斯頓和萊比錫旅行,與孟德爾頌和舒曼結識。1836年和女文學家喬治桑(George Sand),雙雙墜入情網,不久肺病惡化,於1838年與喬治桑一起到馬約卡島靜養,後來兩人又在巴黎和里昂同居。1847年雙方因意見不合而勞燕紛飛,結束了這段歷史上著名的戀情。
1848年抱病到英國旅行演奏,次年回到巴黎後不久,因肺結核不治去世,享年只有三十九歲。
注:紀念肖邦誕辰200周年世界鋼琴大師獨奏音樂會已出票,敬請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