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淡兮輕云,香靄靄兮桂蔭。嘆長宵兮孤冷,抱玉兔兮自溫。"
新年伊始,正乙祠戲樓攜手北方昆曲劇院奉獻中國古典愛情經典《玉簪記》 。《玉簪記》是明代戲曲作家、著名藏書家高濂創作,被譽為傳統的十大喜劇之一。《玉簪記》能夠在舞臺上流傳,一面在于寫得好,富于喜劇氣氛,人物心理刻畫細致,曲詞優美,一面也在于演得好,歷代昆曲藝術家打磨加工,精益求精。
《玉簪記》詞語典雅華美,有"著意填詞"之稱。這些描繪青年男女沖破禮教和宗教禁欲規制,而自由結合的過程至今讀來依舊動人心魄。《玉簪記》細致的筆墨把陳妙常對于愛情的熱烈向往和畏怯害羞的心理表現得淋漓盡致。她對潘必正若迎若拒之間,造成了富有情趣的喜劇色彩。
劇情介紹
書生潘必正赴試途中,來到姑母法成出家之處女貞觀,讀書備考,遇青年道姑陳妙常,兩人相慕生情。觀主法成驚見兩人幽會,怕生不測,逼侄離觀赴考。妙常雇舟追趕欲同行,又被法成追回。金陵首富王公子欲娶妙常,法成順水推舟,妙常裝孕拒嫁。潘必正驚聞妙常有孕,試畢急歸,見妙常挺著大肚子,又氣又惱。妙常故意逗趣,原來內藏寶貝百首相思詞,有情人終于締結好姻緣。其中"逼侄赴試"從川劇移植而來,"問病開方"、"三追舟"等有新的創造,最后兩場則完全是情節發展的新作。
正乙祠
正乙祠不同于現代劇院的獨到之處
一、京劇發祥地,中國戲樓文化史上的活化石,300年時空對話;
二、《北京秘境》排行榜TOP1,無可復制的梨園觀賞圣地
三、中國現存最古老純木質會館戲樓,北京市一級文物,作為北京唯一保存至今幾近無損的純木質戲樓,堪稱無與比肩的「孤本建筑」;
四、近距離欣賞文化瑰寶,感受大美國粹魅力;
傳統古戲樓,無任何擴聲電音設備,清澈聆聽梨園水音;女子國樂樂坊明場演奏,舞臺花道著觀眾近距離賞悅妝容,把玩唱腔;多媒體影像再現梅蘭芳大師風采,光影恍惚中領略梅先生傳奇一生。
五、交通坐擁核心位置盡享上風佳水
正乙祠古戲樓坐落于京城前三門,緊鄰和平門地鐵,交通極其便利,南毗傳統文化名街琉璃廠,東臨首都政治地標天安門廣場、大柵欄,文人墨香,近在咫尺,國朝氣象,一覽無余。
六、戲曲圣地、國粹本源
還原戲曲本來面貌,時空對話三百年名伶風骨,明清兩朝的沉著歲月賦予其無與倫比的厚重底蘊,名伶先師的過往身影增潤其至情至性的斑斕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