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介紹
魯道夫·布赫賓德指揮/鋼琴獨奏
魯道夫·布赫賓德被譽為是當今世上最重要的鋼琴家之一,他經常受邀與知名樂團合作并頻繁亮相全球各大藝術節。從巴赫到當代音樂,他的曲目量全面且廣泛,并錄制的百余張唱片,其中不乏眾多獲獎作品。
他的著名唱片包括曾經轟動一時并榮獲法國唱片大獎的海頓鋼琴作品全集、在森帕歌劇院演奏的貝多芬奏鳴曲系列錄音(索尼/RCA紅標)并借此于2012年榮獲了著名的回聲音樂大獎“年度最佳鋼琴演奏家”以及2012年的“年度最佳唱片”。其他項目包括許多現場錄音專輯——莫扎特全集、貝多芬五首鋼琴協奏曲以及即將錄制與維也納愛樂樂團和祖賓·梅塔合作的勃拉姆斯鋼琴協奏曲全集。
此外,魯道夫·布赫賓德對貝多芬鋼琴奏鳴曲詮釋也被業界立為楷模。他以實際行動不斷推廣這部鋼琴的“新約圣經”,曾在45余座城市上演過全套貝多芬32首奏鳴曲,其中包括維也納、柏林、北京、布宜諾斯艾利斯、圣彼得堡、米蘭、慕尼黑、德累斯頓、伊斯坦布爾和蘇黎世等。2014年,他在薩爾斯堡音樂節分七場上演了貝多芬奏鳴曲全集,在音樂節歷史上尚屬首次。Unitel公司錄制了全部七場演出。2015年,布赫賓德在愛丁堡藝術節上再度上演這套曲目,大獲成功。
演出團體
德累斯頓國家管弦樂團
2008年9月22日,德累斯頓國家管弦樂團隆重慶祝460周年華誕。脫胎自1548年薩克森公爵莫里茨創立的宮廷樂隊,德累斯頓國家管弦樂團以近五個世紀的光輝歲月傲然于世,浸潤和發揚著德國厚重而精深的音樂文化與傳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管弦樂團之一。在歷史長河中,眾多名垂史冊的指揮家和演奏家先后見證了樂團的榮耀。
曾領帥樂團的指揮家包括早期的海因里希·舒茨、約翰·阿道夫·哈賽、卡爾·馬利亞·馮·韋伯和理查德·瓦格納等。無數音樂巨匠的言論佐證了樂團多姿多彩的歷史,而其中瓦格納集各感受大成,他親切地稱樂團為“我的安菲翁魔琴”,贊美樂團的聲音一如宙斯之子安菲翁的豎琴之音,有著感化頑石、以樂筑城的神奇之力。近代百年,樂團陸續在恩斯特·馮·舒赫、弗里茲·萊納、弗里茨·布施、卡爾·伯姆、約瑟夫·凱爾貝特、魯道夫·肯普、奧特瑪·舒特納、庫爾特·桑德林、赫伯特·布隆斯泰特、朱塞佩·西諾波利等卓越指揮家的歷練下日漸臻致。樂團從2002至2004年由伯納德·海廷克執掌。2007至2010年,意大利指揮家法比奧·路易斯任薩克森國家歌劇院及德累斯頓國家管弦樂團音樂總監。從2012/2013年演出季開始,德國指揮家克里斯蒂安·蒂勒曼接任樂團首席指揮,英國著名指揮家科林·戴維斯爵士自1990年起擔任樂團名譽指揮。而韓國指揮家鄭明勛從2012/2013年演出季就開始擔任首席客座指揮。
在理查德·施特勞斯與樂團長達60余年的合作中,他的9部歌劇由樂團首演,其中不乏傳世佳作《莎樂美》、《埃列克特拉》和《玫瑰騎士》。施特勞斯更是將生平最后一首標題交響詩《阿爾卑斯交響曲》獻給了當時的樂團,并在1915年親自執棒首演。
眾多著名作曲家也曾紛紛向德累斯頓國家管弦樂團獻曲,或將作品交由樂團首演。2007年,德累斯頓國家管弦樂團設立年度“駐團作曲家”一職,進一步深化樂團熱忱支持新作品的音樂傳統。2014/2015年度駐團作曲家為漢斯·維爾納·亨策和沃爾夫岡·里姆,索菲亞·古拜杜麗娜。
森帕歌劇院作為樂團的根據地,每個季度會在這里舉辦大約260場歌劇和芭蕾舞劇,50交響樂和室內樂音樂會。此外,樂團在德累斯頓圣母教堂也會舉辦各種類型的音樂活動。
作為世界上最為著名最受歡迎的交響樂團之一,德累斯頓國家管弦樂團定期在國外聲名顯赫的古典音樂殿堂進行演出。在其藝術總監克里斯蒂安·蒂勒曼的帶領下,德累斯頓國家管弦樂團從2013年便成為薩爾斯堡復活節音樂節留駐樂團。
在地方上,德累斯頓國家管弦樂團亦極為活躍:2008年10月起,德累斯頓國家管弦樂團成為友好城市格爾利茨-茲戈熱萊茨“梅西安音樂中心”的支持與合作樂團;并于2010年9月協助舉辦了位于瑞士戈里施的國際肖斯塔科維奇音樂節,這是當地唯一致力于演奏肖斯塔科維奇作品的年度音樂盛會。
2007年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德累斯頓國家管弦樂團成為第一個,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個被授予“歐洲獎世界音樂遺產”稱號的樂團。
節目單
B大調鋼琴協奏曲,作品595號 莫扎特曲
C大調鋼琴協奏曲,作品467號 莫扎特曲
——中場休息——
D小調鋼琴協奏曲,作品466號 莫扎特曲
*曲目以現場演出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