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在魯迅臨終前的最后時刻展開:當來自"天堂"的兩個使者快要把魯迅和他的影子分開的時候,他心中最牽掛的那些人陸續與他相會,陷入對話和爭執--他法律上的妻子、舊式女人朱安,為他撮合了不幸婚姻的母親,曾經與他親密無間后來反目成仇、信奉個人主義的二弟周作人和他的日本妻子羽太信子,他在《新青年》時期的同志、后來分道揚鑣的自由主義者胡適,他后半生的伴侶、新式女性許廣平,引他走進左翼聯盟的"威嚴的中年人"和"不笑的青年"。主人公的幻想在這里達到了一個高潮,并轉向另一度空間--"天堂"。這是一個荒誕的世界,魯迅的意識停止在對它的最后想象中。舞臺重新回到了人間的氛圍。兩位革命青年站在他的遺體面前,發出了慨嘆。
主創團隊
出品人:陳向宏
監 制:陳 瑜
制作人:邱建衛
執行制作人:王左權
制作單位:哲騰(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策 劃:楊乾武、李 靜、趙立新
學術顧問:周令飛、王得后、孫 郁、黃喬生
編 ?。豪?nbsp; 靜
導 演:王 翀
傀儡指導:李莎莎
領銜主演:趙立新
傀儡設計:黃 姒
舞美設計:紀琳琳
燈光設計:劉淑昌
音樂設計;李楊帆
服化設計:靳 苒
宣傳統籌:王 潤
舞臺監督:高 鋒
技術監督:李一航
助理監督:盧思丞
音樂執行:劉燁霖
服裝化妝:劉佳、佳芮
傀儡道具:李建華、張偉飛、鄭煜坤
燈光執行:王文韜、鄧浩藍
出 品 方:烏鎮旅游股份有限公司(LOGO)
制作公司:哲騰(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北方公園(北京)戲劇文化有限公司
支持單位:魯迅文化基金會、北京戲劇家協會
演職員表
角色名稱 演員姓名
魯迅 趙立新
魯迅B組 李嘉龍
盲母、王胡、魯瑞、朱安 王小歡
胡適 余天健
瘦子 佟 蒙
攝像 余世學
胖子 陳 喆
須藤醫生、周作人 王 堯
許廣平、小D 成 真
阿Q、閏土、鐵皮人 李泊霖
主創介紹
李靜:作家,文藝評論家,現居北京。著有話劇《大先生》(獲2014老舍文學獎優秀話劇劇本獎)、批評集《捕風記》(獲2011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批評家獎)《必須冒犯觀眾》等。并主編2002-2011年《中國隨筆年選》、《中國問題》、《讀木心》(與人合編)等書。
王翀:導演,戲劇導演,新浪潮戲劇發起人,北京大學法學士,夏威夷大學戲劇碩士。他翻譯并導演了《陰道獨白》、《哈姆雷特機器》、以及11月份上演的《平行宇宙愛情演繹法》等歐美當代名作,又以《雷雨2.0》、《海上花2.0》、《地雷戰2.0》革新中國經典。王翀被中美兩國媒體譽為"新生代導演中最具實驗氣質"、"中國實驗戲劇之希望",被新京報評為2012年度新銳藝術家。他曾獲2012年亞洲文化協會獎金、2007年中國譯協韓素音青年翻譯獎,出版有譯作《作家之旅》。 他的作品總在叩問戲劇和表演的本質,探索戲劇與多媒體、戲曲身體、當代政治、女性主義等內容,藝術風格獨立、多變,從不自我重復。2012 年,王翀推出一系列新作,以「新浪潮戲劇」(New Wave Theater)風格開創中國戲劇的最新篇章。
領銜主演:趙立新
演員、編劇、導演。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全蘇國立電影大學(莫斯科電影學院),瑞典皇家劇院的演員。
電影作品:
2015《六人晚餐》 飾演:黑皮,導演:李達
2014《舞動夢想》飾演:耿直,導演:溫泉
2014《少年班》飾演:梁效冬,導演:肖洋
2014《暴走神探》飾演:老沈,導演:羅卓瑤
2014《重返20歲》飾演:項國斌,導演:陳正道
2013《最后的戰爭》飾演:強,導演:Nick Powell
2013《繡春刀》飾演:韓曠,導演:路陽
電視劇作品:
2015《棄卒》飾演:影鋒,導演:陳立軍
2014《羋月傳》飾演:張儀,導演:鄭曉龍
2014《熟男養成記》飾演:趙文宇,導演:趙晨陽
2013《英雄時代》飾演:炎帝。導演:張紀中
2013《幸福稍后再播》飾演:賀蘭山,導演:林建龍
2013《于無聲處》飾演:陳其乾,導演:閻建剛
話劇作品:
2012年 北京市南鑼鼓巷戲劇節《男左女右》 導演兼主演:趙立新,作者:合利曼[俄]
2011年 北京市朝陽區戲劇節《審查者》 導演兼主演:趙立新,作者:安東尼·威爾遜
2008年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 主演《婚姻風景》飾演:約翰,作者:英格瑪·伯格曼,導演:周可
背景介紹
獲獎情況:
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
獲2014年老舍文學獎優秀話劇劇本獎
"中國原創話劇邀請展"特邀劇目
導演的話:
有人覺得,80后沒有歷史責任感。有人覺得,歷史已經終結,歷史之后再無歷史。《大先生》不是歷史劇,舞臺上的魯迅也不是歷史上的魯迅。這是我們的舞臺、我們的時代和我們的魯迅。每一個他寫的字,都是我們自己的字。我們的敵人,就是他的敵人。我們的愛恨,也是他的愛恨。今天在這里,我們不可能追憶魯迅。我們,代表魯迅。
精彩點評
魯迅研究專家孫郁對《大先生》的鑒定語
《大先生》是一部厚重的作品,作者諳熟魯迅文本,對歷史事實的了解亦深,作品在大量史料基礎上演繹出一部動人的故事,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我看來,在歷來關于魯迅的劇本中,它的分量是最重的。
我覺得作品的閃光點是對魯迅晚年思想的把握,有一種復雜性的隱喻,看到了魯迅與時代的隔膜與對立,其孤獨與慈悲之情歷歷在目。在親情與世俗社會之間把握魯迅,有相當的難度,以往的話劇受魯迅小說文本影響甚深,而此劇本則對魯迅雜文里折射的思想和精神有會心的體味,內蘊更為深廣了。
作者在劇本里融入了諸多情思,以富有創意的手法,立體化還原了晚年魯迅的思想,也折射出他后來的傳播中的命運。這是一部思想者的文本,脫去了一般歷史劇與"大話"主題的作品的面容,以非常規的形式表達常規的理念,故事烘托出各類人物的性格,對白與情節均有一種寄托在,是當代思想者與遠去的靈魂的對白。無論對普及魯迅思想還是對魯迅研究,都有價值??芍^雅俗共賞。作品寫出了魯迅的豐富性以及與環境的荒謬的聯系,有無量的悲苦意識在。非一般意義的史實的羅列,想象力激活了哲思,在格局與意蘊上,都有創新之處。倘若上演,當有警世意義,相信會被更多的觀眾所喜愛。
我愿意負責任地推薦這部新作。
孫郁,著名魯迅專家,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院長,前魯迅博物館館長,著有《魯迅與周作人》、《魯迅與胡適》、《魯迅與陳獨秀》、《魯迅憂思錄》、《革命時期的士大夫》等。
關于 文化烏鎮
文化烏鎮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2月,注冊資金壹億元,由烏鎮戲劇節發起人陳向宏先生擔任董事長。"文化烏鎮"以傳承弘揚當地特色文化為己任,傳播中華傳統藝術薈萃,放眼世界,匯聚人類文化藝術精品。發展愿景是成為國際表演藝術的一流殿堂、藝術教育普及的實踐者、中外文化交流的活躍平臺以及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基地。
"文化烏鎮"以文藝復興為目標,依托烏鎮景區擁有全國最優質的游客資源,以培植本土人才和熏陶大眾審美為使命,打造具有特色的中國文化小鎮。獨具風格的烏鎮戲劇節已成為目前國內最深入人心的戲劇節。"文化烏鎮"繼烏鎮戲劇節先后推出了青年藝術家駐地以及烏鎮戲劇孵化基地項目,加大對青年藝術家的扶植力度和投入。由"文化烏鎮"首部投資話劇《大先生》項目榮獲國家藝術基金與浙江省精品文化工程,2016年3月,《大先生》也作為第二屆國家話劇院原創話劇邀請展特邀劇目,在國家話劇院進行首演,之后將在全國進行巡演,2016年3月27日,烏鎮國際當代藝術邀請展在烏鎮開幕,中外40名著名當代藝術家匯聚烏鎮,呈現另類當代藝術作品,木心美術館開幕、數次特邀國內外的文藝演出,也為本地孩子和觀眾獻上了一道道文化大餐。
在未來的文藝復興之路上,"文化烏鎮"將陸續推出高水準的藝術表演和文化交流項目,在百花爭鳴的文化演出市場中成為扎根本土的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