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
秦嶺廠的工作人員正在靶場進行火箭彈試驗。總工程師周建剛認為現在火箭彈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化戰爭需要,秦嶺廠急需開發研制新的制導武器替代火箭彈。廠長王臣虎與科研所所長樊小為都認同周建剛的觀點,但他們直接參與了火箭彈的研制全過程,對火箭彈有很深的感情,還是希望按照軍方的要求,將火箭彈試驗做好,研制新武器的事先往后放。第一發火箭彈試驗時,因發射員緊張,由一名軍官過來發射成功。列兵周建成要求參加試驗,發射第二發火箭彈。副廠長張貴田認為周建成是周建剛的弟弟,周建剛為了競爭廠長出風頭而讓周建成出面發射。周建剛、樊小為等都認為火箭彈技術已經很成熟了,誰來發射都沒有問題,就同意了。第二發火箭彈發射時在靶位直接爆炸了,周建成受了重傷。
第二幕
秦嶺廠工人李月和江海軍正在討論火箭彈發生膛炸的原因,廠長王臣虎帶領工人來到廠辦公樓前準備立紀念碑,紀念在試驗任務中犧牲的周建成。周建剛不同意立紀念碑,擔心這會成為秦嶺廠人心中的負擔。王臣虎的女兒、科研所副所長王紅琳一直暗戀著周建剛,希望周建剛能順利當上廠長,勸說周建剛不要與王臣虎爭吵,并責備他不該在競爭廠長的敏感時期,提出全廠職工集資開展秦嶺八號反坦克導彈研制的提案。周建剛心煩之際,拿著山菊花去祭拜幾年前在試驗任務中犧牲的妻子李娟。張貴田告訴大家,周建剛的提案在職代會上獲得通過。職代會上的工人代表紛紛給周建剛加油,希望研制工作順利進行。周建剛再次給大家闡明開展新武器研制的重要性,并指出,舍身炸碉堡、堵槍眼是軍人的英雄壯舉,但卻是軍工人的恥辱,因為軍工人沒有能拿出抵御強敵的武器。
第三幕
新武器的研制很順利,秦嶺廠的車隊準備開赴靶場進行實彈威力試驗。江海軍被李月拉到王臣虎面前坦白,說在庫房時,曾經將周建成試驗的那顆火箭彈從高處碰落,可能是導致火箭彈發生膛炸的最主要原因。王臣虎責備江海軍未能及時報告情況,影響了膛炸事故原因的查找分析,幸好秦嶺廠目前的三件大事進展順利,一是新武器馬上要進行實彈威力實驗;二是軍方即將考察秦嶺廠新武器項目的準備工作;三是新廠長的任命馬上就要宣布。張貴田得知周建剛即將成為新廠長時,心有不甘,但只有無奈接受現實。周建剛信心滿懷的帶領試驗車隊開赴靶場進行威力試驗。
第四幕
靶場上,試驗準備工作正在緊張而又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軍代表張茂林透露,這次試驗成功后,就可以向秦嶺廠下任務書了。第一發導彈在試驗時出現故障,沒有爆炸。為了不影響試驗進度,最好的辦法是人工拆彈,但現在導彈引信處于擊發狀態,危險性比較高。樊小為、王紅琳等主動請纓要求前去拆彈。周建剛力壓眾議,決定自己去拆彈。王紅琳堅決要求一同前往,王臣虎也支持王紅琳陪同周建剛一起拆彈。拆彈前,張貴田再次向王紅琳表明了愛意,但遭到拒絕,王紅琳表示自己愛的是周建剛。
第五幕
周建剛與王紅琳一邊走向故障彈,一邊述說著兩人的青梅竹馬經歷和一起的同學生活。王紅琳責備周建剛在中學時還與自己很親近,上了大學就不理她了。周建剛則解釋說是因為看到了王紅琳與她男朋友在一起,不想打擾他們。王紅琳強調自己現在已經離婚,并立志扎根在秦嶺廠工作。王紅琳責備周建剛作為廠長和項目總指揮,不應該逞能自己來拆彈,而周建剛認為自己最熟悉導彈的構造,他來拆彈成功率會比較高。經過了緊張的工作,故障彈的引信被順利拆除,為查明故障原因和下一次試驗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大家歡呼雀躍,軍代表張茂林更是被軍工人的精神所感動。
第六幕
秦嶺廠的試驗車隊來到靶場進行導彈抗干擾試驗。張貴田因為愛情事業雙雙受挫,準備離開秦嶺廠,來向老廠長王臣虎辭行。江海軍報告風勢太大,試驗用的火焰太小,達不到設計要求。周建剛要求大家把大衣澆上汽油放在火堆上,增加火焰高度。張貴田也脫下大衣,幫助一起進行導彈試驗。試驗取得圓滿成功。王紅琳再次向周建剛表明了心跡。周建剛表示自己愧對犧牲的愛人李娟,已將情感埋藏心底,不會再愛上別人了,自己將會把全部精力放在武器研制上。
《秦嶺深處》主創團隊介紹
編劇:白冰,于1979年開始發表作品,1997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中國戲劇家協會,先后發表小說,散文百余篇,多篇被收入不同省區的年度選集和中小學生課外讀物。其報告文學集獲報告文學獎,散文集獲第三屆冰心散文獎,歌劇獲國家文化大獎特別獎,曹禺戲劇文學獎。
導演:宮曉東 國家一級導演,主要作品有話劇《最危險的時候》《毛澤東在西柏坡的暢想》《生命檔案》《楓樹林》《索非亞教堂的鐘聲》《兵者 國之大事》等。
主創人員
編劇:白冰
導演:宮曉東
舞美設計:張武
燈光設計:王琦
作曲:李輝
多媒體設計:王之綱
制作單位:
西安曲江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
西安話劇院有限責任公司
TAGS: 話劇《秦嶺深處》門票 話劇《秦嶺深處》 話劇《秦嶺深處》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