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時間:2010.04.28-2010.04.30
演出地點:梅蘭芳大劇院
演出票價:80/120/180/280/380/580/880/1880/2080
簡介:
該劇集生、旦、凈、丑于一體,流派紛呈,演員陣容強大。為保證演出隊伍的齊整,劇院整合了三團、二團的骨干主力,劇中主要人物慈禧、德齡、光緒、榮祿、隆裕、李蓮英等主要角色,分別由袁慧琴、周婧、宋小川、魏積軍、王潤菁、呂昆山等眾多國家一級演員傾情演出。
該劇脫胎于香港著名編劇何冀平用心打造的繼《天下第一樓》后的又一部話劇力作《德齡與慈禧》。19世紀末,當中國還不了解西洋為何物的時候,一個生長在西方,受西方教育的清朝宗室格格德齡,來到重門深鎖的紫禁城。她青春逼人,充滿活力,面對專橫的慈禧,絕望的光緒,爭風斗氣的后宮宮眷,迂腐不堪的八旗官宦,與陳規腐律發生激烈沖撞。德齡與慈禧,兩個思想性格截然不同的女人,一老一少,一尊一卑,一中一西,相遇在這歷史的一刻,引發出可笑又可悲的故事。紫禁城傳來了武昌城的炮聲,擊碎了中華古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迎來無可抗拒的曙色。
該劇的導演毛俊輝系香港話劇團的藝術總監,他學貫中西,曾以層出不窮的新意與鬼斧神功的造詣賦予無數劇目以神奇。他與何冀平是多年搭檔,對何氏作品的解讀知天數,盡人意。在與國家京劇院的首度合作中,毛導縝密謹慎,立志將國粹的精致雍容、盡善盡美與現代的藝術手法相結合,把京劇版《曙色紫禁城》打磨成一部具有時代感的精品力作。
《曙色紫禁城》為觀者提供了一個豐富多姿的人物畫廊,讓人流連忘返。希求有所作為而不得的沉郁苦悶的少年天子光緒;渴望得到真情而不得的矯情苦惱、心機不正的皇后;麻木不仁而又惹事生非、挑撥離間的長舌頭長壽;八面玲瓏,處世圓滑,不思進取的太監頭頭李蓮英;甚至是虛筆描寫的變法大臣等人,無不形神兼備,栩栩如生。
劇中頭號人物慈禧由袁慧琴扮演。袁戲路寬,不拘泥,不守舊,在眾多劇目中成功塑造了一系列人物形象,素有“千面老旦”之美譽。1997年,她曾在《火醒神州》中演繹過慈禧,從19歲少女直至70多歲壽終正寢,幾乎完整地體驗、經歷了慈禧的一生。在看完話劇版《德齡與慈禧》后,一種強烈的創作欲望由此生發,幾經努力,終于如愿。嚴格來說,《曙色紫禁城》是袁慧琴演出的第一部為其量身打造的原創劇目,她的傾情演出值得期待。
出演德齡的是劇院三團程派優秀青年演員周婧。周婧師承張曼玲等名家,是程派中得神韻者,她扮相俊美,塑造人物沉穩端莊,作派大氣,唱腔委婉動聽。此次由她扮演年輕美麗卻又不失大度沉穩的德齡,角色與演員雙向契合,正中下懷。因為德齡從小在國外長大,擅長英語交流,具備深厚的西洋藝術功底,劇中有她在外交場面以英語力駁俄國公使夫人及為慈禧祝壽跳西洋舞蹈的表演,劇院延請了專業指導老師對她進行集中培訓,周婧天資聰穎,勤學苦練,這位美麗的程派青衣必然將深宮中的這股清風演繹得俊逸飄灑,神韻飛揚。
一老一少、一新一舊、一中一西交融碰撞的兩個女人而外,劇中紛繁交織的其它主要角色也是大腕聯袂,共展風姿。扮演榮祿的是優秀裘派花臉魏積軍,扮演光緒的是劇院金牌小生宋小川,扮演皇后的則是張君秋先生嫡親外孫女、張派傳人王潤菁,至于李蓮英則由著名丑角演員呂昆山擔綱。此次的“紫禁城”可謂陣容極盡豪華,角色在此明爭暗斗,相輔相依,演員在此爭相競技、盡情展妍。
此外,劇院匯聚了以張延培、楊乃林、譚澤恩、胡耀輝、范曉蕙為代表的音樂、舞美、服裝等方面的創作精英,組成了強有力的創作隊伍,立志在舞臺呈現上使該劇美侖美奐。
舞美方案由年輕銳利的設計師譚澤恩設計。每一場景中都會有如照相機對焦不準而產生虛焦的部分畫面,這個來自當代實驗繪畫的新觀念,以繪畫來模仿照片——照相技術獨有的虛焦效果,由此期待一種新的視覺樣式。在這個作品中,舞美設計者希望畫面的成功表達恰恰是建立在視像的模糊上。需要強調的是,設計方案如此選擇,不止于新形式的追求,更加著意的是這些視覺形式所散發出來的無不與劇本息息相關的精神氣息。尤其是第一、七兩場。第一幕因為模糊而輕柔的、別具春意的湖水,是對德齡出場的最好烘托。第七幕模糊而顫動的故宮遠景,飽含落幕時一切的悲欣交集和對未來的迷茫與憧憬。除了這個模糊而顫動的背景以外,舞臺上其它的物體與它構成的相互關系貫穿整個戲,這些物體在造型上力求寫實,典型,注重大氣而概括地對紫禁城空間特怔進行描述,也講究氣韻,追求簡約的詩意。
該劇服裝設計范曉蕙是國畫大師范曾之女,系國家京劇院優秀服裝設計師。她設計創作了50余部舞臺劇目,作品多次獲國家及省市藝術節服裝設計獎。《曙色紫禁城》的服裝造型幾近完美地實現了京劇宮廷戲的華美、莊重、大氣與歷史上、生活中清宮服飾的結合,京劇服飾生活化,但又不失京劇唯美性、裝飾性的本體味道。繁復的配飾、華美的刺繡、濃墨重彩的色調與詩意簡約而又動蕩不安的舞美設計是一種反差,慈禧、宮妃、官宦們的極盡奢華和德齡服裝的清新脫俗是一種對比,大清江山的岌岌可危與宮廷里的闊綽奢靡針鋒相對,一組一組甚是相映成“趣”。
該劇的唱腔、音樂由劇院資深一級作曲張延培和中央音樂學院教授楊乃林共同擔任。他們將通過一個中型管弦樂隊與京劇樂隊和民族特色樂器的有機組合,營造豐富而多變的戲劇氛圍,使人物性格和思想內涵得以完美的展現。不同流派多種聲腔的組合,與樂隊多聲部的交響,使該劇呈現出既傳統又現代的美感。一種沒落,一種新生;一個慈禧、一個德齡;舞美詩意而簡約,服裝繁縟而綺麗;一種傳統的國粹藝術形式,一種全新的舞臺呈現方式,《曙色紫禁城》在任何一個層面都彰顯著多重的藝術張力,咂之不盡,品之不絕。
注:新編歷史劇《曙色紫金城》已經出票,敬請訂購!
TAGS: 新編歷史劇《曙色紫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