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邵恩
女高音:陳俊華
箏:程皓如
簫:侯長青
京胡:王爽
中央樂團——中國交響樂團團慶六十周年系列 “粉墨春秋”京劇交響音樂會
中國國家交響樂團首席客座指揮邵恩
邵恩現任斯洛文尼亞廣播電視交響樂團首席指揮,中國國家交響樂團首席客座指揮。英國北方皇家音樂學院名譽院士,中央音樂學院客座教授。
邵恩自幼利用業余時間學習音樂,曾學習鋼琴、小提琴、打擊樂、作曲和指揮。1977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后轉指揮系,1983年畢業。畢業后擔任中國廣播交響樂團駐團指揮。
邵恩于1988年赴英國北方皇家音樂學院繼續深造,同年秋天獲荷蘭范·克萊本指揮大師班第一名獎學金,1989年獲第六屆匈牙利廣播電視指揮比賽第一名。
邵恩出國后曾任BBC愛樂樂團副指揮、北愛爾蘭阿斯特樂團首席指揮、西班牙尤斯卡迪管弦樂團首席客座指揮、英國基福特愛樂樂團首席指揮、澳門樂團音樂總監及首席指揮、臺北市立國樂團音樂總監及首席指揮。同時,邵恩還客席指揮過六十多個其他樂團,其中包括:倫敦交響樂團及皇家愛樂樂團、柏林交響樂團、捷克愛樂樂團和捷克國家交響樂團及布拉格愛樂樂團。華沙愛樂及波蘭廣播樂團、匈牙利國家樂團及廣播樂團、赫爾辛基愛樂及拉蒂樂團、斯德哥爾摩皇家樂團、奧斯陸愛樂樂團、馬來西亞愛樂樂團及香港管弦樂團、東京愛樂及名古屋交響樂團、科羅拉多及太平洋樂團、多倫多及溫哥華樂團、墨爾本及悉尼樂團、惠靈頓及奧克蘭樂團等,足跡遍及五大洲。
邵恩是一位強烈的愛國主義者。他一直為中國交響樂事業的發展、為實現中國交響樂作品融入世界主流音樂社會,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他崇尚中華文化、熱愛中國音樂。多年來,他對大量的中國作品進行過深入的探討、潛心的研究,使他對很多中國交響樂作品都有他獨到的見解和詮釋。
邵恩信仰基督教,他認為全人類都應該像兄弟姐妹一樣和睦相處、相互幫助。他還是一位環保主義者和美食家,他堅持把中國美食看成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并非常痛恨浪費食品和自然資源。
中央樂團——中國交響樂團團慶六十周年系列 “粉墨春秋”京劇交響音樂會
京胡 王爽
王爽,中國國家交響樂團低音提琴演奏員。自幼學習二胡,后在中國音樂學院的十年里學習了多種專業。因此在國交的各種演出中有時也演奏京胡等民族樂器
從2008年的國交音樂季開幕起至今,由她擔任獨奏國交協奏的京胡獨奏曲《歡慶》也稱《小開門》在國內巡演二十余場,所到之處均受歡迎。
2006年隨國交赴美國巡演,在著名作曲家(國交團長)關峽的交響幻想曲《霸王別姬》中擔任京胡的特色演奏,同時也是該曲目的世界首演。同年同國交錄制的此曲CD也榮獲2006年中國十大唱片的殊榮。2006年底又赴俄羅斯莫斯科的克林姆林宮,同國交同仁進行中國文化年的演出,《霸王別姬》受到中俄領導溫總理和普京的高度關注。隨后《霸王別姬》隨國交赴日本演出,受到極大的歡迎。
2008年《霸王別姬》小組赴斯洛文尼亞,由其國家廣播交響樂團協奏演出引起轟動。2011年初赴塞爾維亞同貝爾格萊德愛樂樂團合作《霸王別姬》受到熱烈歡迎。同年底又把《霸王別姬》帶到奧地利維也納音樂廳,反響強烈。
在國內 《霸王別姬》小組也同北京交響樂團、河北交響樂團以及澳門交響樂團合作演出。
中央樂團——中國交響樂團團慶六十周年系列 “粉墨春秋”京劇交響音樂會
女高音 陳俊華
陳俊華,中國國家交響樂團。青年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文化部機關青聯委員,共青團中央國家機關青聯委員。
主要經歷和獲獎情況:
1984年首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中甘肅賽區獲民族唱法二等獎;部隊期間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
1988年在第三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中獲"五洲杯"民族唱法二等獎;
1992年在第五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獲優秀演員獎;
1996年獲中宣部、文化部、廣電部、中組部舉辦的"歌唱孔繁森聲樂作品比賽中"獲最佳演唱獎。
1997年香港回歸前夜在天安門廣場參加大型歌舞晚會,7月1日在香港伊利沙伯體育館和白俄羅斯愛樂交響合作大型音樂會"我的祖國";
1998年由中國唱片總公司出版發行第一張個人專輯《花開在春季》;
1999年隨中國文化部在澳門回歸期間作為唯一一位中國歌唱家受到葡萄牙總統的接見,被譽為"親善大使";
2000年隨中國東方歌舞團赴朝鮮平壤,參加第十八屆"世界青年聯歡節",獲個人演唱銀獎;
2001年作品《永遠的井岡山》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
2001年MTV作品《蝶兒飛》在布達佩斯21世紀國際藝術節獲最佳演唱獎,這是中國民歌首次在歐洲獲獎;
2001年隨中國東方歌舞團赴加拿大蒙特利爾,參加由文化部舉辦、為期一周的"中國文化節"活動;
2002年為慶祝中澳建交三十周年,隨東方歌舞團出訪澳大利亞,在悉尼、堪培拉和墨爾本舉辦的慶祝演出獲得了巨大成功;
2003年隨中國東方歌舞團在香港文化中心演出的《蔚藍色的浪漫》中演唱的《江山美人》,受到了董建華及其夫人的高度贊賞;
2004年隨中央電視臺手拉手藝術團出訪印度。
2004年推出唐宋詩詞專輯《華之韻》。
2005年隨中國東方歌舞團赴美國華盛頓參加由文化部、北京市委為期一周的"中國文化節"活動;
2005年受著名曲作家王志信、詞作家劉麟先生邀約,演唱聲樂作品專輯《漁舟唱晚》,由中國唱片深圳公司出版發行;
2005年隨中央電視臺手拉手出訪阿根廷。
2006年應國家交響樂團邀請巡美演出,在美國林肯中心的一曲交響幻想曲《霸王別姬》引起美國主流媒體和觀眾的關注,這是繼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之后第二個中國藝術家在美國林肯中心演唱京劇《霸王別姬》;
2006年應國家交響樂團邀請赴日本演唱交響曲幻想曲《霸王別姬》受到主流媒體和觀眾的高度贊賞;
2006年中國唱片總公司出版發行了《全球華人歌唱家系列》之《山花爛漫--陳俊華》個人演唱專輯;
2007隨國務院僑辦出訪馬達加斯加,毛里求斯,納米比亞,南非。
2007年隨中國東方歌舞團參加俄羅斯"中國文化年"巡演;
2007年應邀參加"匈牙利全球華人和平統一促進大會,在布達佩斯獲和平貢獻獎;
2008年隨團參加在香港舉辦的大型中秋晚會《香江明月夜》;
2008年應斯洛文尼亞國家廣播交響樂團邀請參加樂團演出季,演唱交響幻想曲《霸王別姬》。
2009年推出個人專輯《回眸間》榮獲中國金唱片獎。同時推出個人專輯《中國夢》。
2009年隨中國僑聯親情中華藝術團出訪德國、法國、英國、葡萄牙。
2009年因突出的藝術成就被收錄在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主編向建國六十周年獻禮的《偉大的文藝復興》一書中。
2010年參加中國陜北民歌走進維也納金色大廳音樂會
2010年隨中國僑聯"親情中華"藝術團出訪澳大利亞、新西蘭、斐濟。
2011年應貝爾格萊德國家交響樂團邀請參加樂團的演出季。演唱交響幻想曲《霸王別姬》。
2011年隨中國僑聯"親情中華"藝術團出訪巴西、阿根廷、智利、法國。
2011年應奧地利議長邀請在維也納國家音樂廳舉辦《華之韻》個人獨唱音樂會。
2012年隨中國僑聯"親情中華"藝術團出訪西班牙、荷蘭、德國。
2012年應中國國家交響樂團邀請歐洲巡演,演唱交響幻想曲《霸王別姬》。
2013年隨中國僑聯"親情中華"藝術團出訪肯尼亞、納米比亞、博茨瓦納、南非。
2014年隨中國僑聯"親情中華"藝術團走進僑鄉春節慰問演出。
曾為《水滸》、《粉墨奇冤》、《梅花三弄》、《怒海紅塵》、《黃河人》、《鄭培民》等多部電影、電視劇配唱主題歌及插曲。
曾多次受到國家領導人的接見,曾出訪30多個國家,連續10年參加文化部的春節晚會,連續5年參加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多次在中央電視臺音樂電視大賽中獲獎。
中央樂團——中國交響樂團團慶六十周年系列 “粉墨春秋”京劇交響音樂會
簫 侯長青
侯長青,國家一級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央音樂學院笛子碩士,中國廣播民族樂團笛子聲部首席,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特聘教授,全國社會藝術水平考級高級考官,文化部政府獎首屆國際民族器樂比賽金獎獲得者,中央電視臺"光榮綻放"十大青年笛子演奏家。
多次出訪港澳臺及亞洲、歐洲、美洲等幾十個國家各地區進行演出和文化交流活動。
2012年擔任中央電視臺"2012民族器樂電視大賽"初、復賽評委。2013年受香港政府邀請擔任第65屆香港學校音樂節評委。2014年擔任文化部政府最高獎-----第五屆文華獎民族器樂大賽復、決賽評委。多次擔任中央音樂學院笛子專業研究生畢業評委會評委。
中央樂團——中國交響樂團團慶六十周年系列 “粉墨春秋”京劇交響音樂會
程皓如
中國當代著名青年古箏演奏家,由國務院特批中央音樂學院BOB項目首位古箏入選的拔尖創新人才,中央音樂學院首屆首位入選的漢能英才支持計劃項目的杰出英才。2013年出版程皓如精品專輯【風雨如馨】,2015年入選中國郵政【印象中國---文化名家藝術成就郵票系列】并出版發行。被中央電視臺評為光榮綻放-中國十大古箏演奏家之一。
師從著名古箏演奏家,教育家,陜西箏派代表人物周望教授。2004年以民樂系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小,2012年以全系第一名的成績保送至中央音樂學院本科,2015年再次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免試保送為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古箏碩士研究生。
曾多次在國內外的頂級音樂賽事中屢屢獲獎,包括CCTV民族器樂電視大賽職業組金獎;第九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古箏比賽銀獎;美國飛揚世界杯青年專業組金獎;香港第二屆國際古箏大賽青年專業組金獎;"翰雅杯"首屆中國古箏藝術傳統流派及民間風格作品演奏邀請賽中取得桂冠;普林斯頓國際中國音樂節榮獲古箏最高獎---至尊大獎
程皓如近年來活躍在各大舞臺上,多次受邀參與中央電視臺的各類大型晚會以及CCTV音樂頻道風華國樂欄目的錄制,并多次播出。2014年10月應普林斯頓國際中國音樂節(Princeton International Chinese Music Festival)的邀請,在美國卡納基音樂廳進行獨奏表演。春節期間,跟隨文化部赴歐洲進行為期半個月的巡演大獲成功。曾應政府邀請參與寧洽會暨第二屆中阿經貿論壇的演出,獲國家領導賈慶林以及多位首長的一致好評及贊揚。以及在APEC會議期間為習近平主席,夫人彭麗媛以及各國首腦演奏《月夜》受到領導的高度贊譽。
她還為中央電視臺【音樂告訴你】節目擔任示范演奏,此外,【Musical樂器】雜志,【小演奏家】,【人物】,央視網,新浪網,搜狐網,騰訊網,新華網等各大網站對程皓如進行專訪及報道。
年僅22歲的程皓如不僅在北京,濟南,廣州,重慶,貴陽,成都國內等地多次成功舉辦古箏專場獨奏音樂會,還在美國,德國,巴塞羅那,馬德里,新加坡,日本,香港,澳門,臺灣等地受邀參加古箏獨奏,協奏曲的演出。
在繼承和發揚傳統古箏演奏藝術的同時,程皓如還嘗試新的音樂風格與演奏形式,如:曾應邀與臺灣著名詞人方文山、著名流行歌手周杰倫、許嵩、羽泉、信樂團、王杰等流行音樂巨擘合作。在方文山處女作電影【聽見下雨的聲音】友情客串擔任片中的古箏演奏,受邀參與方文山、周杰倫新專輯歌曲《天涯過客》MV拍攝。
程皓如的演奏基本功扎實、技術全面,音色細膩多變,演奏風格熱情而富有內涵,演奏曲目廣泛,在掌握傳統古箏流派韻味的同時,還顯示了她對現代古箏作品的駕馭能力,以及音樂表現的情感張力。被媒體稱為當今最有潛力的青年古箏演奏家
演出團體
中央樂團——中國交響樂團團慶六十周年系列 “粉墨春秋”京劇交響音樂會
中國國家交響樂團
中國國家交響樂團是1996年經文化部批準在原中央樂團(1956年成立)基礎上成立的國家樂團,直屬于文化部。下設交響樂團、合唱團、北京音樂廳三個藝術生產單位。
中國國家交響樂團現任團長為著名作曲家關峽,藝術顧問吳祖強、韓中杰,榮譽藝術指導譚盾、首席指揮米歇爾-普拉松、首席常任指揮李心草、榮譽指揮湯沐海、首席客座指揮邵恩、特邀指揮陳燮陽,樂隊首席劉云志、樂隊副首席趙坤宇。
上世紀,著名的中國指揮家李德倫、韓中杰、嚴良堃為樂團業務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進入新時期,在國際音樂界贏得贊譽的華人指揮家陳佐湟、湯沐海、邵恩承前啟后,為樂團發展作出了貢獻。
樂團還與眾多世界杰出音樂家保持著長期良好的合作關系。指揮家卡拉揚、奧曼迪、小澤征爾、羅日杰斯特文斯基、迪圖瓦、大衛-津曼、普拉松等,演奏家大衛-奧伊斯特拉赫、梅紐因、斯特恩、穆特、沙漢姆、約夏-貝爾、呂思清、寧峰、馬友友、王健、殷承宗、阿格里奇、郎朗、李云迪、王羽佳、林德曼、梅耶等,歌唱家何塞-卡雷拉斯、朱塞佩-佳克米尼、凱瑟琳-巴特爾等。奧斯卡獲獎紀錄片《From Mao to Mozart》中則有一部分很好的記錄了樂團與藝術大師的良好合作與深情厚誼。
建團以來,樂團始終堅持通過嚴苛的業務考核選拔最杰出的華人演奏家,其中不乏國際、國內大賽的獲獎者,這些音樂家的云集為樂團注入了無窮的能量,也使其始終
無愧于中國交響樂藝術"旗艦"樂團之榮譽。
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具有良好的演奏技術與藝術修養,涉獵曲目廣泛。樂團除了對西方經典作品擁有大量保留曲目外,對當代作曲家新近創作的音樂作品也有著令人信服的詮釋能力。樂團還推出過柴科夫斯基、貝多芬、瓦格納、普契尼以及理查-施特勞斯的音樂會版歌劇。
樂團同時注重中國作品的創作與推廣,鋼琴協奏曲《黃河》就是由樂團創作并首演。近年來,樂團堅持推出《龍聲華韻》系列音樂會,為推廣和弘揚杰出的華人作曲家及優秀作品做出了積極貢獻。關峽、葉小綱、譚盾、陳怡等當代作曲家的作品均通過《龍聲華韻》中國作品專場音樂會的演出形式,獲得中外觀眾的喜愛與歡迎。
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室內樂藝術同樣技藝精湛,每年保持數十場高水準室內樂音樂會。同時在諸如"金磚國家會議"、"博鰲亞洲論壇"、"APEC峰會"等重要外交活動中出色完成演出任務,受到各國政要的一致贊譽,為國家贏得了榮譽。
樂團還為《周恩來》、《無極》、《智取威虎山》、《激情燃燒的歲月》等眾多電影、電視劇以及2008北京奧運會、全國兩會、APEC峰會等大型活動錄制音樂。世界著名的EMI(百代)、PHILIPS(飛利浦)唱片公司為樂團錄制了多張CD并向全球發行。
中國國家交響樂團每年保持近100場音樂會的藝術生產,巡演足跡遍及全國。樂團自上世紀起,就率先開展了送音樂到基層的藝術實踐,將交響樂藝術送到學校、部隊、工廠等。時至今日,這一優良傳統由一代代音樂家薪火相傳,發揚光大。
除了為廣大國內聽眾奉獻精彩演出,樂團還成功出訪了歐洲、亞洲、澳洲、北美洲的各主要國家和地區。西方聽眾驚嘆道"在交響樂王國的世襲領地中,毫無疑問的發現了一位強有力的新成員",韓國媒體評論"亞洲最杰出的交響樂團"、"十三億中國人民的驕傲"。【2010世界交響樂團音樂節】音樂會、【2013亞洲管弦樂團藝術節】音樂會均由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奏響。
樂團全體藝術家誠邀您共同分享音樂的華美瞬間、共同聆聽世界的中國之聲并以自己的成功與進步使海內外中華兒女為之自豪。
曲目單
關峽/交響幻想曲《霸王別姬》--為箏、簫、女高音與樂隊而作
楊牧云、鄧宗安、張孔凡、劉玉寶/交響詩《穆桂云掛帥》
--中場休息--
鮑元愷/第三交響曲《京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