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涼州牧董卓起兵入清君側,獨攬朝綱,命陳留郡守登門造請,征聘蔡邕入朝。蔡邕裝患瘋疾,拒絕出仕,董卓以"誅滅九族"威逼,迫不得已,蔡邕只得應聘上路,與女兒蔡琰(文姬)生離死別,并將所撰《漢書》未完稿托付女兒。學生董祀決意一路陪伴老師。
董卓專權跋扈,廢少帝而立獻帝,天下震怒,袁紹等十八路諸侯歃血會盟,討伐董卓。董卓義子呂布英勇,眾諸侯戰敗,幸劉備、關羽、張飛,虎牢關"三英破呂布",攻入洛陽。董卓焚燒洛陽,攜天子西遷長安。
司徒王允接獻帝密詔,與眾公卿密謀誅卓之事,呂布到來,獻假詔書之計,以禪讓為名,誘卓入朝,董卓被誅!蔡邕因慶功宴上一聲嘆息,被王允指為黨逆,獲罪入獄,受"囊首"之刑。學生董祀前去探獄,臨刑前,蔡邕托付董祀收拾尸骸還鄉埋葬,并寫血書為證把文姬許配與他。董祀冒死哭尸祭奠,請得師骨還鄉埋葬。
董卓死后,原部下李傕、郭汜因得不到王允赦免,便勾結匈奴左賢王,起兵謀反。左賢王應李傕、郭汜請求,起兵南侵,一路燒殺擄搶,至陳留郡,混亂之中,文姬被番兵所擄,被左賢王強娶為閼氏。
李傕、郭汜率兵攻陷京師長安,殺死王允,劫持了天子。
漢丞相曹操于銅雀臺大宴群臣,忽接文姬求救文書,曹操令曹彰前往救援,并拜董祀為參軍,赴匈奴贖取蔡琰還朝,補修國史。文姬臨行,難拋兒女,心境凄惶。歸漢路經青冢,又入玉門關,喜極還嗟,感慨萬端。回到故國,蔡琰奉旨載筆入朝,授校書之職,纘成父志,續修漢史。董祀陪文姬回陳留,蔡邕墳前設奠吊祭。蔡琰感恩董祀冒死收葬先父遺骨,尋集先父《漢書》殘稿,千秋大義感懷天下!蔡琰續成《漢史》名垂千古!
藝術特色
《續琵琶》是清初的一部昆曲劇本,作者曹寅(1658-1712),是世界名著《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我們現在看到的《續琵琶》劇本,是北京圖書館保存的殘抄本三十五出,抄錄于康熙年間。
在胡德平先生的倡導下,在市委宣傳部和文化局的支持下,北京曹雪芹學會、北方昆曲劇院和中國戲曲學院聯合將《續琵琶》挖掘整理出來,并于絕響300年后的今天搬上戲曲舞臺。
此次重新加工整理《續琵琶》,我院邀請了當今戲曲舞臺上的優秀創作力量,來傾力打造這部昆曲經典。這標志著我院在挖掘、整理傳統劇目方面的又一個新舉措。
這部劇目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相信它能夠使大家更好地品位、思考曹寅、曹雪芹祖孫二人在歷史文化、藝術創作上的傳承發展關系,這對我們認識我國優秀的古典文學將有極大的益處。
主創人員
總顧問--胡德平
藝術顧問--郭漢成
出品人--楊鳳一
監 制--凌金玉、鄭躍文、程 建、位靈芝
制作人--曹 穎、海 軍
著 作--曹 寅(清)
文學箋注--胡德平、趙建偉
劇本整理、導演--徐春蘭
藝術指導--侯少奎、計鎮華、胡錦芳
唱腔作曲--王大元
作曲、配器--翁持更
舞美設計--劉杏林
燈光設計--胡耀輝
主演:
魏春榮 飾 蔡 琰
邵 崢 飾 董 祀
許乃強 飾 蔡 邕
海 軍 飾 曹 操
王麗媛 飾 王昭君
曾獲獎項:
第五屆中國昆劇藝術節優秀劇目獎
第五屆中國昆劇藝術節單項獎--優秀表演獎
第五屆中國昆劇藝術節單項獎--優秀舞美獎
第七屆北京市文學藝術獎
第十三屆中國戲劇節中榮獲第五屆中國戲劇獎·優秀劇目獎
第十三屆中國戲劇節中榮獲第五屆中國戲劇獎·優秀表演獎
第十三屆中國戲劇節中榮獲第五屆中國戲劇獎·優秀舞美獎
正乙祠戲樓
一、京劇發祥地,中國戲樓文化史上的活化石,300年時空對話;
二、《北京秘境》排行榜TOP1,無可復制的梨園觀賞圣地
三、中國現存最古老純木質會館戲樓,北京市一級文物,作為北京唯一保存至今幾近無損的純木質戲樓,堪稱無與比肩的「孤本建筑」;
四、近距離欣賞文化瑰寶,感受大美國粹魅力;
傳統古戲樓,無任何擴聲電音設備,清澈聆聽梨園水音;樂坊明場演奏,舞臺花道著觀眾近距離賞悅妝容,把玩唱腔。
五、交通坐擁核心位置盡享上風佳水
正乙祠古戲樓坐落于京城前三門,緊鄰和平門地鐵,交通極其便利,南毗傳統文化名街琉璃廠,東臨首都政治地標天安門廣場、大柵欄,文人墨香,近在咫尺,國朝氣象,一覽無余。
六、戲曲圣地、國粹本源
還原戲曲本來面貌,時空對話三百年名伶風骨,明清兩朝的沉著歲月賦予其無與倫比的厚重底蘊,名伶先師的過往身影增潤其至情至性的斑斕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