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琴弦韻】吉他名家音樂會簡介
【詩琴弦韻】是由中國吉他學會創立的吉他系列音樂會演出品牌。
【詩琴弦韻】中的“詩”為神韻,作為東西方文化的精神與情感的載體,代表兩種不同的文化內涵;“琴”為形態,通過多元風格的吉他作品,全面展示世界各民族的音樂內容。
【詩琴弦韻】為吉他前身魯特琴之名,魯特琴是文藝復興時期歐洲最最風靡的宮廷獨奏樂器,更是高貴音樂曲風的代名詞。
【詩琴弦韻】系列音樂會,以多種具有代表性的現場演出音樂形式,以現代舞臺表現手法,以期達到讓觀者認識、了解東西方吉他音樂;宣傳、推廣中西民族文化之目的。
音樂會主要三位演奏家成員均為中國吉他音樂大家,同時在每場演出中邀請國內外吉他名家作為演奏嘉賓,共同呈現一場文化音樂盛宴。
音樂會演奏者簡介
一、王友民(著名吉他演奏家)
中國吉他學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吉他教授、璐德國際藝術學校校長、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畢業于西班牙皇家理塞塢音樂學院,導師恩里克斯教授贊其為“真正理解歐洲和西班牙音樂的東方人”,其豐富的音樂表現力將吉他的傳世之美,淋漓盡致的詮釋出來。
編寫由文化部審定的十多部吉他專業標準正式出版物,首演由著名音樂家石夫先生創作的兩部吉他協奏曲,錄有兩張CD專輯。打造文化產業品牌有:“中國吉他文化節”、“全國吉他大賽”、“全國吉他師資培訓大師班”、“璐德國際藝術學校”、“中外名家音樂會”、“周窩音樂小鎮”等。提出中國吉他事業應走產業化發展的道路理念,在全國百余地區建立了吉他培訓合作單位,培養了上千位專業教師和吉他家,為搭建我國吉他文化產業平臺和推動中國吉他藝術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二、陳則釗(水墨音樂創始人)
著名吉他演奏家、作曲家及音樂制作人,原中央歌劇院、東方歌舞團演奏員。曾擔任高楓、黃山、彭麗媛、張薔、韋嘉、艾軍、雷佳、黑鴨子等多位歌手、樂手的音樂制作人,并創作《乘著歌聲的翅膀》、《歲月如歌系列》、《盡情飛揚》、《天彩》、《水墨江山系列》、《此岸彼岸》等大量發燒唱片。曾任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文化部春節聯歡晚會音樂制作人。
自2007年開始打造【水墨江山】音樂文化品牌,【水墨江山】長期致力于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以當代原創音樂作品來傳遞中國經典文化精神與理念,潛心研究用西方傳統樂器全新詮釋中國傳統音樂,并根據對中國古典詩詞的閱讀、理解與感悟,打造了一批具有中國傳統審美意趣的原創音樂作品。
【水墨江山】音樂系列的一貫宗旨,以人、音樂、自然、中國傳統文化四位一體的現代音樂與視覺表現手法,闡述及抒發當代人的思想與情感,表達對中國傳統經典文化之敬仰,感悟水墨意境之人文思想,領略中華江山之壯闊秀美,傳播中華民族之文化精神。
三、艾軍(音樂書法創始人)
著名吉他演奏家,1991年開始至今組建參加的樂隊:“灰狼”、“螢火蟲”、“鄭鈞樂隊”、 “子曰秋野樂隊”,現為“天彩樂團”作曲、主音吉他。參與多部影視劇主題曲的錄音,如《夜幕下的哈爾濱》、《雪狼》等。擔任歷屆中國吉他大賽電吉他專業評委主任。2008年第二十九屆北京奧運會祥云劇場、2010年中國播音主持“金話筒獎”三集宣傳片背景音樂制作、2011年5月中奧建交40周年“維也納霍夫堡皇宮中國書法音樂會”、同年9月“世界經濟論壇2011年新領軍者年會中國文化晚宴”(夏季達沃斯論壇)、2012年倫敦奧運會開幕式中國文化周、2014年沙寶亮全國巡演樂隊總監。
經過多年的文化積累,深感中國文化之博大精深,民族自豪感與使命感油然而生。除演出、教學、錄音、編配等工作之外,大部分精力都放在“音樂書法”項目的推廣上,攜手中國著名書法家李斌權先生,首創“音樂書法”藝術形式,并向全世界進行推廣和展演。
四、孫梅
青年吉他演奏家,畢業于天津音樂學院。十歲開始學習吉他,2009年師從中國吉他學會會長王友民老師系統學習古典吉他。2011年榮獲第五屆全國吉他大賽古典吉他公開組決賽優秀表演獎。2012獲得維也納音樂學院錄取通知書,其演奏受到維也納音樂學院施密特院長的贊揚與關注。同年考入天津音樂學院,師從何青副教授。孫梅的演奏技術細膩,音樂娟秀,臺風儒雅,在多次出演的各類音樂會上受到好評。
五、朱佳禾
天才吉他少年,生于2005年,師從著名吉他演奏家王友民老師,被多位國外演奏家譽為“天才吉他少年”,曾多次在全國性吉他比賽中獲獎。2013年受哥倫比亞駐華使館的邀請參加演出,2014年受波蘭駐華使館邀請,參加波蘭國慶節慶祝演出。朱佳禾的演奏技術嫻熟,感染力強,具有出色的音樂表現力。
演出時間:2016年8月12日19:30
一、吉他獨奏
演奏者:朱佳禾
淚 塔雷加 曲
野蜂 布 鳩 曲
阿斯圖里亞斯傳奇 阿爾貝尼斯 曲
二、吉他獨奏
演奏者:王友民
靈感 加羅托 曲
科庸巴巴 多梅尼科尼 曲
三、吉他二重奏
演奏者:王友民、孫梅
卡法蒂娜 穆葉爾斯 曲
回旋曲 卡路里 曲
金戈舞曲 貝利那迪 曲
中場休息
四、吉他獨奏
演奏者:孫梅
1、回憶組曲 梅 林 曲
五、吉他獨奏
演奏者:艾軍
1、韻之舞 艾 軍 曲
六、吉他獨奏
演奏者:陳則釗
1、【水墨江山】序 陳則釗 曲
2、蘇幕遮碧云天 陳則釗 曲
3、六州歌頭·少年俠氣 陳則釗 曲
4、天凈沙·秋思 陳則釗 曲
七、吉他二重奏
演奏者:陳則釗、艾軍
1、彈琴 何 鋒 曲
樂曲簡介
上半場
一、吉他獨奏:
1、淚
《淚》是西班牙作曲家塔雷加創作的著名吉他音樂小品,描述感動與向往交織在一起的音樂情緒與眼淚的滑落的動人情景。
2、野蜂
《野蜂》 是西班牙著名吉他演奏家和作曲家布鳩創作的一首無窮動吉他樂曲,樂曲通過快速密集分解和弦的手法,生動地描寫了野蜂在花草樹木之間上下翻飛的情景。
3、阿斯圖里亞斯傳奇
《阿斯圖里亞斯的傳奇》是由西班牙著名作曲家阿爾貝尼茲創作的一首鋼琴曲,后被改編為吉他曲。阿斯圖里亞斯地處西班牙西北部,西班牙光復運動時期,這里爆發過多次戰爭,場面極為悲壯慘烈,本曲即取材于這場戰爭,反映了千軍萬馬往來沖殺的古戰場景象。
二、吉他獨奏
1、靈感
《靈感》是巴西作曲家加羅托的一首A大調吉他作品,樂曲運用各種多彩的和聲織體,把人們的靈感、想象與情感表達至深,耐人回味。
2、科庸巴巴
《科庸巴巴》是意大利作曲家多明尼康尼的一部代表作,全曲四個樂章。本曲在創作中改變了吉他傳統的定弦方法,樂曲中田園般的旋律,密集的固定音型,流暢的段落連接,具有東方色彩原始素材的展開,對樂器法嫻熟的把控,以及即興織體的語言結構,展現了作者強大的作曲法功底。
三、吉他二重奏
1、卡法蒂娜
《卡法蒂娜》是英國作曲家麥爾斯為電影《獵鹿人》創作的一首樂曲,是當今最受歡迎的古典吉他名曲之—,其結構簡單的旋律,純樸真摯的情調,清新流暢的和聲,優雅精致的編曲,令人無不聞之而動容。
2、回旋曲
《回旋曲》是意大利作曲家卡路里創作的一首具有田園風格的吉他二重奏作品,樂曲充滿動感,風格典雅、高貴,描寫達官貴族們坐著馬車去郊野游玩的場景。
3、金戈舞曲
《金戈舞曲》是巴西作曲家貝里那提創作的一首著名樂曲,樂曲為復拍子結構,快速飛奔的旋律,現代手法的和聲進行,古典吉他特殊技法的使用(敲擊面板),給人一種煥然一新的舞蹈場面感受;全曲飛流直下一氣呵成,洋溢著巴西民間熱烈歡快的舞蹈風格。
下半場
一、吉他獨奏
《回憶組曲》是阿根廷作曲家、吉他演奏家梅林的代表作,共六個樂章,有對家鄉柔美而又動情的贊頌,有思念故土的鄉愁,有節奏歡快的舞蹈場景,有對故去親人的思念,有對幸福未來的憧憬。
二、吉他獨奏
《韻之舞》是我國著名吉他家艾軍根據古詩詞創作的民族風格樂曲,音樂伴隨著悠悠蕩起的律動,將民族文化所泛起的漣漪播散到寬廣的地域。隨著激蕩人心的節奏,加上狂野的旋律,音樂好像一股旋風,如同飛沙從南到北,從山川到江河繪出一幅壯麗的畫卷。音樂平靜后,畫面出現了仙鶴起舞的情景,把祖國山河的壯美表現的淋淋盡致,音樂最后采用狂風暴雨之勢,將心靈的浮塵再一次洗刷,充分表達了樂者對真善美的追求和渴望。
三、吉他獨奏
1、【水墨江山】序
《水墨江山》序曲是我國現代作曲家陳則釗根據古詩詞創作的系列音樂之一,本曲是琴者以隨性的狀態,即興的演奏方式,將自己與聽者引領到天、地、山、水間的自然世界——人類的世外桃源,體悟自由、無限的精神世界。
2、蘇幕遮碧云天
《蘇幕遮碧云天》是作曲家陳則釗根據宋代文學家范仲淹的詞而創作,全曲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絢麗多彩的筆墨描繪了碧云、黃葉、寒波、翠煙、芳草、斜陽、水天相接的天、地、山、水融為一體江野遼闊蒼茫的景色,勾勒出一幅清曠遼遠的秋景圖,抒發作者夜不能寐、高樓獨倚、借酒澆愁、糾纏不已與倍感孤獨、悵惘的懷鄉之情。全曲以沉郁雄健之筆力抒寫低回婉轉的愁思,聲情并茂,意境宏深,而又不失沉雄清剛之氣,以鐵石心腸人作黯然銷魂語,尤見深摯——乃真情流溢、大筆振迅之作。
3、六州歌頭·少年俠氣
《六州歌頭·少年俠氣》是作曲家陳則釗根據北宋賀鑄的詞而創作,是一首閃耀著愛國主義思想光輝的豪放名作。從開端的“少年俠氣,交結五都雄”到“似黃粱夢,辭丹鳳;明月共,漾孤蓬。”直至最后的“恨登山臨水,手寄七弦桐,目送歸鴻。”全詞風格筆力雄健勁拔,神采飛揚,蒼涼悲壯,感情充沛,敘事、議論、抒情結合緊密,一氣呵成,且格律謹嚴,句短韻密,激越的聲情在跳蕩的旋律中得到體現,兩者臻于完美的統一。
4、天凈沙·秋思
《天凈沙·秋思》是作曲家陳則釗根據元代馬致遠的小令創作而成,全曲語言極為凝練,意蘊深遠,結構精巧,頓挫有致,言簡而意豐。被后人譽為“秋思之祖”。全曲以多種景物并置,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描繪出一幅凄涼動人的秋郊夕照圖,充分表達旅人凄苦思鄉之情,達到了一種動人心魄的藝術境界。
四、吉他二重奏
《彈琴》是作曲家何鋒根據唐代劉長卿的詩"彈琴"創作了同名音樂,清晨山谷中,流水潺潺,樂者一襲白衣,行走于山水間,彌漫著薄霧的畫面,呈現出水墨的雅致,仿佛讓人聽到隱隱松濤之聲。“彈琴”的音樂創作動機源自唐代詩人劉長卿的代表作《彈琴》。寥寥二十字,映畫出古人清雅的心境和超凡格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