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蝸牛,不停歇地走了五年 蝸牛的爬行速度緩慢,全速疾爬的最高速度為8.5米/小時。與此相符,蝸牛的家也將‘慢’體現得淋漓盡致。這里有書、有民謠、有電影是你體味慢生活的最佳憩所。我用心走好每一步,時間從流水中滑走,蝸牛的家已經五歲了! 一把吉他,簡單的旋律,配上一把或沙啞或澄澈的嗓音,蓬勃,熱情,淳樸,悲憤,不羈,纏綿悱惻……故事,就這樣如流水般鋪展。 一間小屋,溫馨的氛圍,配上過客或歡喜或陰郁的心情,談天,說地,品甜點,聽音樂,讀書觀影……蝸牛的家,就這樣緩慢卻穩健的成長著。 為給蝸牛慶祝五周年生日,蝸牛的家即將在有6月25在糖果3層舉辦蝸牛室內音樂節。 演出陣容 15:00—15:40茉茉天空 15:50—16:30蘇遇 16:40—17:20沙子樂隊 17:30—18:10浩子 18:20—19:00玥霖 19:10—19:50浪蕩紳士 20:00—20:40莫西子詩 20:50—21:30阿基耐 21:40—22:30趙照 蝸牛音樂節,約嗎? 地址:北京 東城區 北京市東城區和平里西街79號糖果三層 從蝸牛的家到糖果需要五分鐘,但是我們用了五年的時間。 這次周年活動我們有各種類型的樂隊,小清新、民謠、搖滾、世界音樂…… 一共9組樂隊從下午開始,以音樂節的形式給帶給大家。 趙照 蝸牛的家五周年?蝸牛音樂節 三字頭的爺們,一直致力于音樂演出和創作,已經擁有超過500首詞曲作品,個人專場演出數百場,并曾和眾多知名音樂人及樂手合作,提倡不受風格限制的音樂創作;2010年推出首張專輯《大經廠》備受業內好評與樂迷追捧,獲華語音樂傳媒大獎季度十大專輯推薦;2012年年底推出第二張專輯《糙》。同年5月數字出版發行了源自愛爾蘭詩人葉芝,以親情視角改編的單曲《當你老了》更是登上《中國好歌曲》第一季以及2015年春節聯歡晚會,深受廣大歌迷喜愛和傳誦。 阿基耐樂隊 蝸牛的家五周年?蝸牛音樂節 是一支蒙古音樂的樂隊,2009年年底成立,其風格融合了多種現代的節奏、自由即興和世界音樂等元素,不拘泥于音樂風格,更加凸顯了作為獨立樂隊和獨立樂手在音樂上的探索精神。他們使用古老傳統的蒙古民族樂器:馬頭琴、陶布舒爾、口弦琴、火布斯,加上現代樂器的打擊樂,歌曲制作上脫離了世俗意義上的世界音樂的概念,用更為自由和特別的節奏狀態去演唱民歌。阿基耐除了繼續演唱傳統的民歌之外,還有更多的原創作品,作為新生代的蒙古音樂人,并沒有限制在傳統民歌的演繹上,原創作品凸顯了強烈的蒙古精神。 莫西子詩 蝸牛的家五周年?蝸牛音樂節 78年生于四川大涼山,彝族。07年至北京做導游,期間創作出第一首作品《不要怕(阿杰咯)》被收錄在山鷹組合瓦其依合的專輯中,之后就像打開了一道門,莫西開始不斷地創作。09年與子楓組建兩塊銅皮樂隊,期間一邊做著日語翻譯工作一邊排練并偶爾在北京演出幾次。11年辭去工作開始投入音樂創作,也在那個時期認識了竇唯,頻繁地一起玩即興音樂,也在做電影、話劇配樂,同時整理籌備著自己的第一張唱片。13年底以一首《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手里》廣為人知,再被推上風口浪尖后又歸于平靜,全心扎在他的第一張彝語專輯《原野》中,這是一張疼與愛、血與水交融的唱片。如今《原野》已于2014年9月發行。 蘇遇 85后民謠唱作人,首屆豆瓣阿比鹿音樂獎年度民謠音樂人,年度民謠類最佳單曲《出口》,曾蟬聯數周音樂人收聽第一位。 浩子 被稱為民謠圈的新鮮空氣 03年開始獨立音樂的創作 自08年與唱片公司解約后 浩子義無返顧地踏上了一條邊行走 邊創作的音樂旅途 他的音樂大多來自于自然而非都市 每一首歌都記錄著旅途中感動 有青草高原的雪山 也有水天一色的納木錯湖 帶給人身臨其境的幸福感受 在他用歌聲營造的世界里 沒有物欲橫流的不堪 也沒有生活里的困苦和犯愁 有的是清爽和明澈行走的自由 那是一塊凈土像佛光普照的世界 平云靜默 青石松珀 為旅途迷失的人們指出明亮的方向 劉冬虹 1996年組建“沙子”樂隊,出道以來深受樂迷尊敬與喜愛。慢熱的樂風,迷幻色彩的吉他演奏,以及劉冬虹的歌詞所表現出的成熟與睿智,為沙子樂隊贏得了廣泛持久的聽眾群。和他們的錄音作品相比,很多同行和樂迷更樂于參與他們的現場。劉冬虹與沙子樂隊的現場演出不單是音樂的演繹,情感和閱歷的分享,正如劉冬虹所說,和歌迷形成的“肉體對肉體的溝通”是其核心的價值。劉冬虹和沙子樂隊,用他們的音樂,和他們所信仰的愛與自由,把人們聯結在一起。 浪蕩紳士 蝸牛的家五周年?蝸牛音樂節 浪蕩者,無羈散人是也;紳士者,謙恭君子是也。聚三五朋友,擷一段音符,管弦也好,絲竹也罷,就在這皇城根兒下,四九城中,吞吐著酒氣尾氣窩囊氣,戲謔著昨日今日復明日。于是,四個成熟的男人將藍調的自在調侃著豆汁兒的酸爽一飲而盡,微醺著笑面城市灰色的黯然。這便是浪蕩紳士,這便是他們的音樂。 主唱兼木吉他:程亞非“寧將此身破云去,不教殘夢與線牽” 鍵盤兼歌手:金大鵬“愿借長風九萬里,狂歌俗世一清泉” 口琴:張曉松“黃鐘振散人猶醉,藍調吹殘夜未央” 打擊樂:李鴻“漁陽初奏千軍動,涿鹿再聞舉世驚” 竹笛:陳穎“雅以幽思鳴鳳管,閑將春雨洗心蓮” 玥霖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 不怕缺乏眼可見的,只怕靈的枯竭。 生于青藏高原,離天空最近的地方,流淌著靈氣的地方。 18歲到北京求學、工作、生活。常會對鏡自省,眼里的清澈有沒有流失。 茉茉天空 樂團是成立于2011年夏天的Indie樂團,但從2012年底吉他手老鄔加入之后,樂團才逐漸活躍起來,出現在各個小型的livehouse。 樂團的名字“茉茉天空”起初只是茉茉自己寫歌玩的時候隨便起的,意思是能在夢想的天空中起飛。但后來卻是慢慢地轉變為:用音樂記錄和表達內心真實的想法,在現實與夢境的天空下,去尋找本來的自己、和真實的世界。 說到風格,幾乎所有的人都說:是小清新,是folk/民謠。但他們音樂并不是這么簡單就能定義的。他們的音樂不在乎是哪一種表面形式,在乎的只是真誠地去表達。而聽他們的音樂就像是一段段平凡而親切的故事娓娓道來。 三人組成了一個小編制的樂團:鍵盤、吉他、箱鼓,旋律性樂器和節奏性樂器都湊上了,偶爾還會有好朋友小提琴手的助陣。他們如此樂呵地享受在自己自由的世界里,和嘈雜擁擠、物欲橫流的大都市形成了兩個平行的世界。而小編制的好處在于能動性強,因此團員們會固定周末在家排練,時間上合拍就去livehouse演出,如果迎來一個天氣好的周末,那他們就提著音箱和吉他到798街頭表演去啦。這就是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