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舞劇《桃花源記》是2015年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從首演至今已上演三十多場,所演之處,得到了觀眾的一致好評。舞劇通過人們對美好生活、美好世界不懈追求的刻畫,表達了中國人從古至今就有著渴望美好、向往和平的強烈意識。 湖南省歌舞劇院是曾經(jīng)榮獲“文華大獎”、“文華優(yōu)秀劇目獎”、“曹禺優(yōu)秀劇目獎”、“田漢大獎”、“全國舞劇比賽金獎”的單位,有著豐富的舞劇制作經(jīng)驗。主創(chuàng)班子是由多位榮獲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文化部優(yōu)秀專家、文華大獎和舞臺藝術精品工程的獲得者組成,他們是總導演謝曉泳、作曲楊天解、舞美設計劉杏林、燈光設計胡耀輝等。 舞劇在舞美制作上嚴把質量關,在呈現(xiàn)的手法上運用了激光、3D投影技術等,讓觀眾在賞劇的同時,能體會到強烈的視覺沖擊。
主創(chuàng)
出品人:嚴冰波
藝術總監(jiān):楊霞
藝術顧問:劉永堯
編劇、總導演:謝曉泳
執(zhí)行導演:馬波
作曲、音樂監(jiān)制:楊天解
舞美設計: 劉杏林
燈光設計:胡耀輝、張合
服裝設計:陽東霖
導演:郭勇濱、劉原珊
道具設計:何連鎖
化妝造型:程曼
主演
潘永超、何君、姚墨穎、郭勇濱、余蕾
劇情介紹
舞劇《桃花源記》以田園詩人陶淵明彈奏無弦琴開篇,將陶淵明對世事煩惱的疏解與漁郎不幸的遭遇及其偶遇桃花源、再尋桃花源的傳奇經(jīng)歷進行融合,使人們通過該劇可以體味到當時民生的艱難以及追求自然和諧理想社會的深層表達。
舞劇《桃花源記》以陶淵明和老年漁郎種下桃核后舞臺頓顯桃花璀璨的細節(jié),浪漫地掀起了該劇的高潮并完成了勇于追求夢想和勞動創(chuàng)造美好的主題,而后以陶淵明在桃花盛開的樹下彈奏無弦琴、完成了聽似無聲卻是磅礴之聲的藝術意境為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