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時長:120分鐘
語言和字幕:法語演出,中文字幕
適合觀演年齡段:僅限18歲以上人士觀看
注:
①學生票可在豆瓣及現場購買,限本科及以下,入場請攜帶學生證;
②蓬蒿劇場全場不對號入座,演出前半小時開放入場,座位先到先得;
③現場購票僅支持現金,不可刷卡。
作品介紹
《愛的落幕》是一個關于分離的故事。故事發生在演員排練室里。一對中年夫妻似尋常百姓,但語言開門見山直沖主題,緣由其中一方執意想要分離。表演雙方在看似問答的情節設置中各自完成一段長達1 小時的獨白,而另一方用整個身體的表現回應對方的話語以及語言下的暗流。
有關兩性關系,它的結束可猶如生命的結束,而結束即為關閉或者消失;正如一段關系的開端也可以是各自的重生--這是一部獻給靈魂的戲劇,是個體用血肉和筋骨進行自衛、攻擊以及重塑自我的洗禮。《愛的落幕》將法語鍛造成無比自然的日常問答,層層撥開語義背后的人性的復雜,不斷用聲音撞擊我們的耳朵。它的語言有機而充滿節奏的律動。兩位演員在舞臺的兩端,似乎著了魔一樣,用這語言包圍整個劇場空間,又在彼此之間不斷豎起一道道鐵絲網,再將它們盤繞著深嵌入彼此的心靈。
導演的話
《愛的落幕》是我特別為斯拉斯·諾德艾和奧黛麗·伯奈特創作的。
之所以特別為斯拉斯·諾德艾所作,是由于他不僅在臺詞上有自己的表達方式,句句吐字清晰準確,而且他還具有通過呼吸帶動整個肢體來傳達語言的獨特天賦。他賦予了每句臺詞新的境界--完整且完美的新境界。
所以,我們要細細品味斯拉斯·諾德艾的肢體語言,細細品味他的嘴唇、雙手、雙腿和前胸的動作。這樣直白了當地羅列事實于對方而言是沒趣且粗魯的;如此直言不諱,發自肺腑,就像致命武器般,一旦放出,后果將不堪設想。
《愛的落幕》也是我特別為奧黛麗·伯奈特所作的。我為她創造的角色與斯拉斯十分不同。還有誰能像奧黛麗這樣會創造沉默的氣氛,又有誰能像她那樣靜靜地反問道:"那又怎么樣?";哪怕是在徹底寂靜無聲的時刻,她也有如此強烈的表現力。她近乎麻木的面容似乎在詮釋--雖然我沒說什么,但是我就在這兒,就站在你面前,等你說完之后我才說。
她的聲音洪亮有力,單調刺耳;在她面前你打不了說謊的念頭,因為她的字里行間都透著懷疑的力量,對方話里話外的每層意思,她都要核實一遍。
奧黛麗·伯奈特是位戰士,她無需動刀動槍,就能直接捕捉對方言語中直白骯臟、尖酸刻薄的成分,然后像觀察死魚的新鮮程度那樣,檢驗那言語是真是假、檢驗愛情那是否已徹底落幕。
帕斯卡爾·蘭伯特
巴黎,2010年4月
制作團隊
編劇、觀念、導演:帕斯卡爾·蘭伯特
法語版制作人:寶林·柔賽麗
中文版制作人:梁丹丹
法文版表演:斯坦尼斯拉斯·諾德艾,奧黛麗·伯納特
中文劇本聯合翻譯:周伶芝,孫雨澄,邵斯凡
法文版導演助理:托馬斯·博艾特
舞臺監督:馬丁·斯泰爾克
巡演舞監:孫志誠
服裝設計:拉·波仁提
燈光設計:帕斯卡爾·朗貝爾,讓·佛朗西·巴斯納德
音樂設計:亞歷山大·梅耶爾
字幕統籌:趙冰清
節目統籌:徐一棉/李曉彬/劉海霞/賈澤軒
宣傳統籌:謝雱
宣傳片拍攝:鄧一平
平面設計:王江
中文版海報攝影:林鵬
聯合出品:
法國駐華大使館文化教育合作處
北京南鑼鼓巷戲劇節
聯合主辦:
北京蓬蒿劇場、上海當地藝術博物館、天津大劇院
支持:
法國駐上海總領事館文化教育合作處
鳴謝:
臺北藝術節
北京第四中學
北京西城區德勝少年宮
上海徐匯區東二小學
天津節奏兒童合唱團
TAGS: 《愛的落幕》法文版門票 《愛的落幕》法文版 《愛的落幕》法文版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