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劇《嘎麗婭》內容簡介
1945年8月,中國青年瓦西李中尉隨蘇聯紅軍回到家鄉綏芬河。見到了青梅竹馬的中俄混血兒嘎麗婭,得知了精通日語和俄語嘎麗婭報名做翻譯,去天長山要塞勸降解救人質。瓦西李和嘎麗婭母親張安娜等人加以反對!嘎麗婭深明大義,在她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勸說下,大家含淚默許了。嘎麗婭扎好媽媽的紅紗巾和瓦西李等人一道上了天長山。為了人質能安全逃脫,嘎麗婭和瓦西李拉響了手雷,與敵人同歸于盡,人質解救了,天空飄下一條紅紗巾……
音樂劇《嘎麗婭》新聞通稿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中共黑龍江省委宣傳部和空政文工團聯合推出了獻禮音樂劇《嘎麗婭》,向遠去硝煙中的和平使者致敬。
該劇取材于反法西斯戰爭中的真實故事,主要講述了戰爭勝利之前駐扎在黑龍江綏芬河的部分日軍挾持無辜百姓負隅頑抗、垂死掙扎,蘇聯紅軍幾次攻擊未果,造成人員傷亡。此時,17歲的中國姑娘嘎麗婭(中俄混血兒)受蘇聯紅軍委托,擔負勸降翻譯任務,深入險境與日軍機智周旋解救被挾持的百姓,在危急時刻與頑敵同歸于盡、光榮犧牲。嘎麗婭的英雄事跡在中俄兩國廣為流傳,被譽為“和平天使”。2007年俄羅斯總統普京專門為黑龍江省綏芬河市嘎麗婭“友誼和平天使”紀念碑題詞。
該劇主創團隊藝術總監為空政文工團團長張天宇;編劇和作曲分別為空政文工團著名詞作家車行、著名作曲家李昕,二人代表作中《好日子》、《越來越好》、《常回家看看》、《父親》等作品廣受各界喜愛。該劇導演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專家編導、知名導演滕愛民和空政文工團青年演員王藝塤;舞美設計、燈光設計為空政文工團一級美術設計師孫天衛、包力、張明印。劇中女主角“嘎麗婭”由空政文工團青年女高音歌唱家王莉飾演,男主角“瓦西李”由王崢飾演,其他主要角色由鐵金、吳志峰、趙一頤、張戀、姜華、紀登達、珊瑚、湯非、李欣憶、東曉、王思達等飾演,群眾演員由空政文工團舞蹈隊和空降兵業余演出隊演員飾演。
音樂劇《嘎麗婭》簡介
大型音樂劇《嘎麗婭》取材于二戰期間發生在我省綏芬河市的真實故事:1945年8月,日本已經宣布戰敗投降,但困守在天長山要塞的一股日軍卻依然挾持一批當地中俄群眾及日軍眷屬負隅頑抗、拒不投降,中學教師、精通中日俄三國語言的中俄混血少女嘎麗婭為解救人質,協助蘇聯紅軍深入虎穴與日軍談判,最后獻出了年輕的生命。嘎麗婭的事跡感動了中俄兩國人民,2009年,應綏芬河市民的邀請,由俄羅斯功勛藝術家、列賓美術學院雕塑系主任斯維什尼科夫和中國博士留學生李富軍設計創作的嘎麗婭雕像佇立于該市的和平公園廣場,俄羅斯總統普京為雕像題詞:“我們的友誼就是相互理解、信任、共同的價值觀和利益,我們將銘記過去、展望未來。”
音樂劇《嘎麗婭》由解放軍空軍政治部文工團創作演出,編劇車行、作曲李昕、導演王藝隕、編舞方濤、舞美孫天衛、女主演喻越(飾嘎麗婭)、男主演王崢(飾瓦西李)等主創人員均為空政文工團創作骨干、國內一線專家,且除了女主演外、其他人員均為黑龍江籍。中宣部、文化部和解放軍總政治部、空軍政治部對該劇的創排工作高度重視、大力支持,邀請中國劇協、中國音協相關專家共同對創作排演進行全程把關指導,確保了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國家級水準。該劇被中宣部確定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重點文藝作品,目前已在北京演出二十余場,受到首都觀眾和相關專家的一致好評。
該劇故事真實感人,人物生動鮮活,既表現了“和平天使”嘎麗婭為人類和平舍生取義的無私大愛的宏大主題,也演繹了堅貞不渝、感人至深的愛情親情;全劇情節起伏跌宕、沖突扣人心弦、表演細膩精湛,音樂融合中俄日多民族元素,具有豐富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舞美、燈光、服裝、道具等絢爛唯美,具有濃郁的中俄兩國地域民族特色,是一部生動講述中國故事、成功塑造中國英雄、突出弘揚中國精神的舞臺藝術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