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大型工業(yè)詩歌話劇《實現(xiàn)》
劇情介紹
本劇是一部無場次話劇,全劇以90分鐘的長度擷取了當代中國工人三段可歌可泣的故事,他們舍子、舍己、舍妻舍母,唯獨不能舍的是鋼、是鐵,他們割舍了家人的親情,書寫了國家的豪情。這三個不同年代的故事,以點帶面,是中國工業(yè)發(fā)展進程中,廣大產(chǎn)業(yè)工人為實現(xiàn)“四個現(xiàn)代化”,為實現(xiàn)“中國夢”做出巨大貢獻的縮影。
第一個故事:“舍子”。工廠爐長王師傅生日前夕,老伴王大媽收到了三封信:在勘探隊工作的大兒子寄來家書,常年的野外作業(yè)使他無法照顧小家,信中充滿了對家人的愧疚和思念;廠里的人帶來了二兒子的死亡通知單,他煉鐵時出了事故,為救徒弟掉進鋼爐,只被人拽出一只鞋;三兒子的錄取通知書也到了,他瞞著家里人報考了工廠。王師傅從別處得知了噩耗,回到家,因怕老伴傷心,夫妻倆互相瞞著,就在此時,三兒子認出了二哥那只鞋,真相大白。在這種情況下,王師傅還是同意了老三進廠的事,夫妻倆忍著悲痛和酸楚,把三個兒子都獻給了中國的工業(yè)發(fā)展。
第二個故事:“舍己”。工廠工程師肖總和張總當年一同進廠,在一次事故中,肖總為救張總被砸瞎了雙眼,本來是競爭對手的倆人從此成為形影不離的好哥們。肖總在失明狀態(tài)下依然可以像下盲棋一樣讀圖紙,在事業(yè)上和張總并肩作戰(zhàn),他們在面對鋼鐵強國咄咄逼人的談判時,立志搞自主研發(fā)并最終取得了成功。
第三個故事:“舍妻舍母”。年輕有為的小工長為了工廠早日點火開工,埋首于工作,連母親病危也沒顧上回家看一眼;多年來一直帶他的師傅因年歲漸長,不忍拒絕妻、母的盼歸,打算辭職回家。下工后,工友們小聚,小工長借著酒意說出了對師傅的不滿,師徒倆進行了一場關于“夢想”的人生靈魂對話,最后師傅還是決定要走。小工長的弟弟突然沖上來打了“不孝”的哥哥一巴掌,帶來了母親的死訊,大家這才知道他們家里出了事。師傅毅然決定替徒弟留下盯爐,讓小工長馬上回家送葬,隨著上爐、點火,在大片的詩朗誦中,眾人款款前行,為老人家送行。
劇目特色
1.打破傳統(tǒng)的戲劇結構樣式
《實現(xiàn)》的格局方式是一次新的嘗試,它打破了傳統(tǒng)的線性敘事結構,而圍繞“舍棄——實現(xiàn)”這一主題,將三個看似獨立的情節(jié)單元有機地結合在了一起。三十人的歌隊不下場,貫穿始終,既是詩歌朗誦隊,也是舞臺背景,還隨時充當情節(jié)單元中的角色,他們自由出入,無縫銜接,共同烘托出了一個豪邁的大氣場戲劇樣式。
2.詩化現(xiàn)實主義風格
全劇寫實與寫意兼?zhèn)洌裙すP細膩地描寫了中國工人內心的堅韌和執(zhí)著,同時又大寫意地書寫了他們的豪情與深情。在現(xiàn)實主義風格的基礎上,三個劇情段落都融入了不少象征和隱喻的色彩,形式感極強。第一段是“出征”的意境,結尾以高亢的嗩吶聲打點,老三背對觀眾,似乎即將奔向一個新的“戰(zhàn)場”,迎接生活的淬煉。第二段主要是“對決”的意境,以棋局隱喻談判,中國象棋和國際象棋的不同規(guī)則形象地展示了中國思維與國際思維、中國規(guī)則與國際規(guī)則的不同,而下棋又有出棋、中棋、結局,正好和談判的各個階段相對應。第三段則是“送行”的意境,既是為老人家送行,也是對一個世紀來把自己的青春、生活、一切的一切都獻給中國鋼鐵事業(yè)的許多許多人的感念。
3.大膽啟用一線產(chǎn)業(yè)工人作為演員
除主要演員外,還有大量演員由來自生產(chǎn)一線為主的產(chǎn)業(yè)工人組成,他們自己演出工作、生活中的經(jīng)歷,經(jīng)過適當?shù)乃囆g加工,力圖原生態(tài)地呈現(xiàn)出不同歷史年代工人階級的本來狀態(tài)。工人演員們在舞臺上表現(xiàn)自身群體,為自己代言,將塑造最生動、最真實的工人形象,傳遞最質樸、最誠摯的工人階級情懷,有力提升作品表現(xiàn)力、感染力。
藝人團體介紹
主創(chuàng)名單
總 策 劃:趙林華
監(jiān) 制:荀永利、何 巍
出 品 人:撒元智
編 劇:鄭天瑋
導 演:顧 威
制 作 人:張亞男、白 艷
朗誦指導:叢 林
副 導 演:王 翼
舞美設計:申 奧
燈光設計:邢 辛
作 曲:郭思達
服裝設計:車成軒
造型設計:英 姝
效果設計:孟繁功
道具設計:陳鳳燕
舞臺監(jiān)督:黃樹棟
演員:尹偉、梁月軍、王濤、楊平友、金漢、孫曉鵬、仇曉光、董菲菲、張赫、樊博、尤坤。
*具體信息以現(xiàn)場演出為準
主創(chuàng)介紹
編劇:鄭天瑋
鄭天瑋
個人經(jīng)歷:
1981年考入人藝培訓班,1995年以前在人藝做演員,1997年調入人藝創(chuàng)作室做職業(yè)編劇。
主要作品:
話劇《家》.《北京人》、《雷雨》、《日出》等
電視劇《楊三姐告狀》、《末代皇帝》、《三國演義》等
電影《黃沙青草紅太陽》。創(chuàng)作劇本:《古玩》、《無常?女吊》。
導演:顧威
顧威
個人經(jīng)歷:
1940年出生,演員、導演。曾任北京人藝藝委會委員,現(xiàn)為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會員。1963年畢業(yè)于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
主要作品:
北京人藝舞臺經(jīng)典舞臺形象:伊索(《伊索》)、畢德曼(《縱火犯》)、鄭維中(《不盡長江》)、周樸園(《雷雨》)、吳筠(《李白》)、曹操(《天之驕子》)、潘月亭(《日出》)、威利.洛曼(《推銷員之死》)、曹操(《蔡文姬》)等。
話劇作品:《巴黎人》、《旮旯胡同》、《頭條居委會》、《雷雨》、《天下第一樓》、《開市大吉》、《家有嬌妻》、《屠夫》、《東房西屋》、《駱駝祥子》等;并創(chuàng)作了《不盡長江》、《巴黎人》、《旮旯胡同》(合作)、《頭條居委會》等。
舞美設計:申奧
申奧
個人經(jīng)歷:
中國兒童藝術劇院舞臺美術設計師,國家二級舞臺美術設計,中國舞臺美術學會會員。曾獲文化部優(yōu)秀劇目展演最佳舞臺設計獎、全國少數(shù)民族匯演最佳舞臺設計獎、中國話劇金獅獎最佳舞臺設計獎、中國舞臺美術學會學會獎、2011-2012年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最佳外聘設計獎;參與劇目曾獲文化部文華大獎特別獎、中國話劇金獅獎優(yōu)秀劇目獎,并入選2008-2009年度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重點資助
主要作品:
話劇《突出重圍》、《我愛桃花》、《瘋娘》、《榆樹下的欲望》、《蓮花》、《北平?1949》、《我們的荊軻》等,兒童劇《神奇的雀翎》、《Hi,可愛》、《小兔快跑》、《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太陽鳥》、《恐龍總動員》等,歌舞劇《華夏古韻》、《泉水謠》、《漢相班超》、《牡丹》等,戲曲《劈柴院》、《盛世君臣》,音樂劇《愛上鄧麗君》,雜技劇《你好,阿凡提》。
燈光設計:邢辛
邢辛
個人經(jīng)歷:
中國國家話劇院一級燈光設計,畢業(yè)于中央戲劇學院。 近年來作品涉獵廣泛,曾多次獲得“文華獎”、“中國戲劇節(jié)獎”、“中國藝術節(jié)獎”、“五個一工程獎”、“中國戲曲學會獎”、“中國舞美學會獎”等國家級獎項。還多次在各門類、各劇種的演出節(jié)上,如:“中國京劇節(jié)”、“中國評劇節(jié)”、“中國首屆國際雜技節(jié)”上獲獎。
主要作品:
歌劇《茶花女》、《蒼原》
舞劇:《澳門新娘》
話劇:《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死無葬身之地》、《紀念碑》、《父親》
京劇:《駱駝祥子》、《梅蘭芳》
黃梅戲:《徽州女人》
甬劇:《典妻》 評劇:《鳳陽情》 粵劇:《駝哥的旗》
音樂劇:《香格里拉》、《日出》
川劇:《變臉》
兒童劇:《我的麥哲倫海峽》
備注:其中歌劇《蒼原》、川劇《變臉》、話劇《父親》分別入選第1、2屆“中國舞臺藝術十大精品工程”。
作曲:郭思達
郭思達
個人經(jīng)歷:
1980年出生在吉林長春,自幼學習鋼琴,后進入吉林藝術學院學習作曲,6年的系統(tǒng)學習為他打下了扎實的基礎。18歲那年,郭思達以專業(yè)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師從作曲家郭文景。2003年畢業(yè)于中央音樂學院,現(xiàn)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創(chuàng)作室創(chuàng)作員。音樂家。2007年擔任大型歌舞劇《茉莉花》的音樂創(chuàng)作。
主要作品:
曾創(chuàng)作并制作電視劇音樂《新版紅樓夢》、《走西口》、《血戰(zhàn)到底》、《愛情相對論》、《春露》、《長空鑄劍》、《出軌》、《正德演義》、《我把母親告上法庭》、《綠野艷陽天》、《國際列車》、《危險真情》、《目擊證人》、《獵豹出擊》、《女人不再沉默》,《恩情》,《妻子》,《天使行動》,《致命關系》,《土地呼喚》、《突然心動》等。
曾創(chuàng)作并制作電影音樂《魁拔》、《功夫俠》、《馬文的戰(zhàn)爭》、《天上掉下個林妹妹》、《無敵銷房隊》、《井下的天空》、《春蝶》,《大東巴的女兒》等。
曾創(chuàng)作音樂劇作品:《茉莉花》、《花兒與少年》、《青城》。
曾創(chuàng)作舞劇作品:《水月洛神》、《水上紅樓夢》、《雕刻時光》、《一起跳舞吧》、《無田甫田》、《聊齋》、《問香》、《花間十二聲-24節(jié)氣》。
造型設計:英姝
人藝資深化妝造型設計師。
主要作品:
《吳王金戈越王劍》、《貴婦還鄉(xiāng)》、《理發(fā)館》、《六個尋找劇作家的劇中人》、《我們的荊軻》、《公民》、《司馬遷》、《牌坊》、《原野》、《窩頭會館》、《好人潤五》。
效果設計:孟繁功
人藝資深音響工程設計師。
主要作品:
《吳王金戈越王劍》、《壞女孩的惡作劇》、《六個尋找劇作家的劇中人》、《故園》、《龍須溝》、《屠夫》、《開市大吉》、《從前有座山》、《大酒店套房》、《槍聲》、《推銷員之死》、《老爸,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