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語言的盡頭成為音樂的開始,我們為作品加上注解的旁白?!?/p>
像所有美好故事的開頭一樣,你與音樂有了一次邂逅; 然而正襟危坐在音樂廳,總有些段落,讓人不知所措; 那么或許 是時候換種方式,在加入旁白的片段中,找到你的答案。 正所謂:聽別人的音樂,想自己的故事; 共享音樂午茶,從愛好者成為鑒賞家。 “精聽名曲:仿佛是琴鍵押住弓弦的韻腳” 如果一定要為這次相遇做一個選擇,室內樂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鋼琴和小提琴,兩件最受作曲家青睞的樂器,浩如煙海的曲目量,就算是用完演奏者的一生也無法窮盡。 有趣的是,兩件樂器在演奏原理中有著太多的“不兼容”: 比如你永遠無法在琴鍵上做出一個“完美的連奏”; 而小提琴家也不得不時常去挑戰一個個和弦連接,等等。 但這些并不妨礙我們在奏鳴曲,幻想曲,音樂小品中遇見數不清的優美旋律以及色彩的配搭。畢竟,任何體裁,都依賴于音樂大師們天才的創作。 張斯堯:圈兒內人稱“斯老師”,古典音樂人,音樂會策劃人,鋼琴演奏家。 張斯堯 袁泉:國際小提琴演奏家,紐約大都會管弦樂團演奏家。 袁泉 聯袂奉獻“精聽名曲絕對現場”: 從鍵盤上的“連奏”,到琴弦上得跳弓——全視角解密鋼琴、小提琴的演奏奧妙; 用作品說話——經典詮釋莫扎特、貝多芬,埃爾加等音樂大師的創作智慧 “童年情景:我與大師有個約定” 所有的演奏者都在千方百計地試圖弄清楚作曲家究竟在想些什么…… 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唯一的樂趣是 你總會在某個瞬間,清晰的感受到:“沒錯!他就是這么想的。” 正是這樣的快感,吸引著我們將有限的精力投入到無限的分析和感悟中去。 當然,這里有一個捷徑——那就是:你去問問她本人吶! 趙薇教授:一代小提琴宗師,中央音樂學院教授,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 趙薇 現場敘述《胡楊林幻想曲》的創作思考; 獨家講解《肖斯塔科維奇小提琴組曲》的藝術要詣; 共賞天才少年的精彩亮相 胡楊樹,大漠的守護神,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正所謂:極目金黃千里秀,自成一景閱滄桑。 “終曲,讓我們來段即興的探戈” 結語總是最難的; 尤其對于音樂——這門時間的藝術。 那些熱烈的、詠嘆的或是宣敘的、沉思的句子,停到怎樣的一個音上才算完呢? 我們可以定格畫面,可以記錄聲響,卻難以復制瞬間的感動。 它就這樣出現了,無法預測,難以忘卻。 遇見屬于自己的旋律,享受鑒賞藝術的樂趣; 這或許就是我們來到劇場的意義; 距離永恒的經典,僅有“一步之遙”。 “即興”配搭“探戈”,詮釋“現場魅力”。 演出曲目: I “最初的邂逅” 舒伯特《降E大調第2鋼琴三重奏》 Op.100 第二樂章 鋼琴:張斯堯;小提琴:馮逸然;大提琴:趙明月 II “精聽名曲:仿佛是琴鍵押住弓弦的韻腳”” 莫扎特《E小調鋼琴小提琴奏鳴曲》K. 304 第二樂章 埃爾加《愛的致意》 貝多芬《“春天”鋼琴小提琴奏鳴曲》第一樂章 鋼琴:張斯堯;小提琴:袁泉 III “童年情景:我與大師有個約定” 肖斯塔科維奇《雙小提琴組曲》 3首 趙薇《胡楊林幻想曲》 特邀對話嘉賓:趙薇教授 小提琴:張子翰、沈子軒;鋼琴:陳萬川 IV “終曲,讓我們來段即興的探戈” 皮亞佐拉 《角鯊》 加德爾 《一步之遙? 阿根廷探戈舞曲》 巴赫 《d小調兩把小提琴的協奏曲》作品BWV1043,(現場即興改編·JAZZ巴赫) 鋼琴:張斯堯;小提琴:袁泉 特邀演出嘉賓: 小提琴演奏:姚亮; 姚亮 靈魂鋼琴演奏:曲大衛; 曲大衛 先鋒打擊樂:鄭瑀; 鄭瑀 最強整容 鋼琴: 張斯堯 古典音樂人,音樂會策劃人,鋼琴演奏家 小提琴: 袁泉 國際小提琴演奏家,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管弦樂團演奏家 先后畢業于德國薩爾布呂肯音樂學院,美國柯蒂斯音樂學院,和美國新英格蘭音樂學院 特邀對話嘉賓: 趙薇 一代小提琴宗師,中央音樂學院教授,著名演奏家、教育家 特邀演出嘉賓 小提琴演奏 姚亮 靈魂鋼琴演奏 曲大衛 先鋒打擊樂 鄭瑀 助場演奏 大提琴 趙明月 鋼琴 陳萬川
TAGS: 室內樂名曲音樂會門票 室內樂名曲音樂會 室內樂名曲音樂會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