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傣劇《刀安仁》是云南省德宏州傣劇傳承保護展演中心歷經多年精心打造的一部優秀劇目。該劇通過對盈江干崖二十四任土司刀安仁從一個封建領主羽化成為中國民主革命先驅的那種艱難曲折、鳳凰浴火般艱難痛苦的心路歷程描寫,揭示了辛亥革命的歷史必然,彰顯了以刀安仁為代表的云南各民族對辛亥革命所做出的特殊歷史貢獻。該劇成功的塑造了被孫中山譽為“邊塞偉男”,“中華精英”這一傣家百年英雄、中華民族優秀兒女的崇高形象。
《刀安仁》主題鮮明,內容豐富,故事情節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鮮明生動,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鮮明的藝術個性和濃郁的民族風格,是德宏州傣劇傳承保護展演中心繼《南西拉》后推出的又一優秀作品。
傣劇是中國少數民族戲劇中的一朵奇葩,被譽為“東南亞的藝術明珠”。用傣民族的藝術形式塑造刀安仁這一傣家百年英雄的形象,傣劇為《刀安仁》的打造提供了一種最為恰當的藝術手段。《刀安仁》的打造,既可充分展現傣劇藝術的魅力,又可以全方位促進傣劇藝術的提高。
2012年《刀安仁》上演以來,得到了國內、省內戲劇界著名專家的高度評價,2013年榮獲了第三屆中國少數民族戲劇會演最高獎項“優秀劇目金獎”和 12個優秀單項獎項、云南省第二屆少數民族文藝會演“優秀劇目”金獎和10個優秀單項獎項。鑒于《刀安仁》有著巨大的提升空間,在省委宣傳部、省委統戰部、省民委、省文化廳、省戲劇家協會和德宏州委、州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德宏州文體廣電新聞出版局將《刀安仁》的打造列入德宏文化重大精品工程來抓,多次邀請專家對該劇進行不斷的修改、打造和提升,努力使其成為全國少數民族藝術精品。該劇對培養生于憂患,奮發向上的民族精神,對弘揚傣民族的優秀文化,加快德宏民族文化強州,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建設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精彩劇照
第五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參演劇目 傣劇《刀安仁》
主要演員
們從高,傣族,飾刀安仁(A角),國家一級演員,云南省青年表演藝術家, 德宏州傣劇傳承保護展演中心主任。曾在《海罕》、《朗推罕》、《冒弓相》、《千瓣蓮花》、《召麻賀》、《十二個王妃的眼睛》、《浪嘎西賀》、《南西拉》、《刀安仁》等多部大型傣劇中擔任主角,塑造了眾多個性鮮明的傣劇舞臺人物形象,多次在國家級省級專業藝術競賽中榮獲一等獎。
帕二中,傣族,劇中飾張振國(刀安仁B角),德宏州傣劇傳承保護展演中心傣劇演員、青年歌手。傣劇表演新生代力量,曾榮獲云南省第二屆少數民族文藝會演最佳新人獎等獎項,主要表演劇目有《南西拉》、《刀安仁》、《朗推罕》、《海罕》等,在劇中均擔任主角。
楊相杏,傣族,飾思勤穆,德宏州傣劇傳承保護展演中心傣劇演員、青年歌手。傣劇表演新生代力量,曾榮獲云南省第九屆青年演員比賽二等獎、第三屆中國少數民族戲劇會演優秀表演獎、云南省第二屆少數民族文藝會演最佳演員獎,第五屆德宏十佳歌手電視大賽冠軍等獎項,主要表演劇目有《南西拉》、《刀安仁》、《朗推罕》等,在劇中均擔任主角。
葉政光,傣族,飾老者,德宏州傣劇傳承保護展演中心副譯審,曾擔任大型傣劇《南西拉》、《刀安仁》,小戲《老混巴與小混巴》、《重葬之后》等多部作品的傣語翻譯,多部作品在國家級省級專業藝術競賽中獲獎,有譯著《傣鄉劇作》、《傣劇優秀劇目選》、《傣鄉藥典》出版,主要參演劇目有《刀安仁》等。
方志元,傣族,飾秦力山(A角),德宏州傣劇傳承保護展演中心傣劇演員。曾榮獲第三屆中國少數民族戲劇會演優秀表演獎、云南省第二屆少數民族文藝會演演員獎,編導排演小品《今天我就得下崗》,榮獲州級導演二等獎及表演二等獎,并多次在省級、州級專業藝術競賽中榮獲獎項,主要表演劇目有《冒弓相》、《娥并與桑洛》、《朗推罕》、《千瓣蓮花》、《十二王妃的眼睛》、《南西拉》、《刀安仁》、《綠葉信》等,塑造了眾多個性鮮明的傣劇舞臺人物形象。
石買德,傣族,飾秦力山(B角),德宏州傣劇傳承保護展演中心傣劇演員,青年歌手,傣劇表演新生代力量。曾獲全國葫蘆絲大賽“十佳選手”稱號,主要參演劇目有《刀安仁》、《千瓣蓮花》、《娥并與桑洛》、《海罕》等。
向小元,傣族,飾刀思進(A角),國家二級演員,德宏州傣劇傳承保護展演中心副主任,德宏州戲劇家協會秘書長。曾獲云南省第四屆青年演員(戲劇)比賽三等獎,云南省第二屆少數民族文藝會演演員獎。在《娥并與桑洛》、《海罕》、《朗推罕》、《冒弓相》、《千瓣蓮花》、《十二王妃的眼睛》、《南西拉》、《刀安仁》等多部大型傣劇中擔任主角和主要角色,塑造了眾多個性鮮明的傣劇舞臺人物形象。
馮散保,傣族,飾刀思進(B角),傣劇傳承保護展演中心傣劇演員,青年歌手。傣劇表演新生代力量,曾榮獲云南省第二屆少數民族文藝會演最佳新人獎,并多次在省級、州級專業藝術競賽中榮獲獎項,主要表演劇目有《娥并與桑洛》、《千瓣蓮花》等,在劇中均擔任主角。
馮德友,傣族,飾丁槐,德宏州傣劇中心傣劇演員,在《朗推罕》、《冒弓相》、《千瓣蓮花》、《十二王妃的眼珠》、《南西拉》、《刀安仁》、《老混吧與小混吧》等多部大型傣劇及小戲小品中塑造了眾多個性鮮明的傣劇舞臺人物形象。
蓋開銘,傣族,飾師爺,國家二級演員,德宏州傣劇傳承保護展演中心傣劇演員,青年歌手。曾榮獲中國少數民族戲曲學會金孔雀優秀表演獎、第一屆全國少數民族戲曲會演優秀表演獎、云南省第二屆少數民族文藝會演演員獎等獎項。主要表演劇目有《南西拉》、《刀安仁》、《娥并與桑洛》、《海罕》、《朗推罕》、《冒弓相》、《千瓣蓮花》、《十二王妃的眼睛》、《召麻賀》等劇目,小戲《選村長》、《父與子》、《我用手機甩山歌》等,塑造了眾多個性鮮明的傣劇舞臺形象。
項老四,傣族,飾劉萬勝,德宏州傣劇傳承保護展演中心傣劇演員,主要參演劇目有《刀安仁》、《千瓣蓮花》、《十二王妃的眼睛》、《冒弓相》等,塑造了眾多個性鮮明的傣劇舞臺人物形象。
第五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參演劇目 傣劇《刀安仁》
六、主創演員
編劇
楊樹忠,國家一級編劇,創作上演大型傣劇《南西拉》、《刀安仁》、《宛納帕麗》、《召混三弄》及近百個小戲小品曲藝,多部作品在國家級省級專業藝術競賽中獲獎,享受省政府津貼、曾榮獲云南省“四個一批優秀人才”榮譽稱號。
編劇
甘昭沛,壯族,國家一級編劇,曾任云南省花燈劇院藝術室主任、云南省民族藝術研究院院長、云南省戲劇家協會副主席等職,現為中共云南省委宣傳部專家組成員 。創作了《金沙水拍》、《彝海結盟》、《相約在風尾竹下》等十余部電影劇本,《五朵金花的兒女》、《滇緬路風云》、《我的青春在延安》、《楊善洲》等二百余部(集)電視劇本,《最后一個山官》、《情與愛》、《碧血兒女》、《石月亮》、《風雪馬纓花》及大型話劇《我的西南聯大》等十余部大型戲曲劇本,著有小說、散文、劇評等。多部作品曾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中國電影華表獎”、“夏衍電影文學獎”、“中國少數民族電影駿馬獎及編劇金獎”、文化部“文華獎”、廣電總局電視劇“金鷹獎”和“飛天獎”等各項大獎,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翻譯
葉政光,傣族,副譯審,曾擔任大型傣劇《南西拉》、《刀安仁》,小戲《老混巴與小混巴》、《重葬之后》等多部作品的傣語翻譯,多部作品在國家級省級專業藝術競賽中獲獎,有譯著《傣鄉劇作》、《傣劇優秀劇目選》、《傣鄉藥典》出版。
導演
王鷹,國家一級導演,中國當代青年導演藝術家,全國優秀青年戲劇導演。中國劇協“全國青年導演藝術家研修班”正式研修生。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云南省戲劇家協會會員,上海市劇本中心特約導演。現為云南省滇劇院導演,云南滇劇藝術研究中心常務主任。導演的劇種和作品包括滇劇《陳圓圓與吳三桂》、《滇王夢》、《生旦丑》、《跑官記》、《楠木罕公主》、《兩千八》、《京娘送兄》、《失子驚瘋》、《巧縣官》、《古琴魂》、《鐵血流芳》、《情暖春秋》、《鄉謠》等滇劇劇目;并執導了話劇《墻倒》;音樂劇《搖雪》;浙江寧波小百花越劇《蛇戀》;寧波甬劇《玉珠串》、《畫眉》、《田螺姑娘》(青春版);花燈劇《孟獲出山》、《千里送鵝毛》、《小河.山村.月亮》;傣劇《刀安仁》;白劇《洱海花》等多個劇種和劇目。并執導了數臺各類大型文藝晚會。所導演的作品多次榮獲國家級和省級優秀導演獎項,數篇戲劇論文已收錄編入全國高等藝術院校及非藝術類院校教學教材。
作曲、配器、指揮
龔家銘,傣族,國家一級作曲,曾在傣劇《娥并與桑洛》、《冒弓相》、《南西拉》、《刀安仁》等多部大戲中擔任音樂作曲,多次榮獲國家級省級專業藝術競賽作曲一等獎,由《論傣劇音樂的繼承與發展》等多篇論文在省級國家級學術刊物上發表,創作上演近百部歌曲、器樂曲、曲藝節目。
作曲、配器、指揮
王嘯冰,國家一級作曲,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學院作曲系作曲方向碩士研究生。現任江蘇省演藝集團創作研發中心戲劇工作室主任,創作的作品涉及歌舞、影視、戲劇等多種形式,曾榮獲中國藝術節、中國戲劇節、中國京劇節、中國越劇節、全國“五個一工程”獎以及江蘇省“五個一工程”獎、江蘇省音樂舞蹈節、江蘇省“茉莉花”獎、江蘇省新人新作比賽、江蘇省戲劇節等獎項。多部作品入圍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及入選國家藝術基金項目。2011年被授予首批江蘇省優秀青年音樂人才稱號,2015年個人入選國家藝術基金青年藝術創作人才資助項目(首批音樂作曲)。
舞美、服裝設計
樊涌,國家一級舞美設計師,教授,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中國舞臺美術學會會員,云南舞臺美術學會常務理事,德宏州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現任教于德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藝術系。作品榮獲云南省文化精品工程優秀作品獎、云南文學藝術創作基金貢獻獎、云南省“四個一批”優秀人才。
燈光設計
李長明,國家一級舞美燈光設計師、云南省舞美學會名譽會長。多年從事話劇、歌舞、滇劇、花燈、京劇、彝劇、曲劇、傣劇及大型晚會燈光舞美設計。享受省政府津貼、榮獲省四個一批文學藝術貢獻獎、話劇全獅獎、中國京劇節優秀燈光設計獎、中國舞美學會獎及多次省級文藝調演一等獎。
造型設計
王玲英, 浙江越劇團主任舞臺技師,中國民盟盟員。1983年畢業于浙江藝術學校,后進上海戲劇學院進修化妝設計專業,1993年創辦王玲英化妝造型工作室。主要舞臺造型設計:越劇《乾嘉巨案》《柳玉娘》《巧風》《茶花女》《九斤姑娘》《五市街風情》《李三娘》;歌劇《祥林嫂》;甬劇《安娣》《田螺姑娘》;白劇《榆城圣母》;電視劇:《漢宮飛燕》《賀蘭雪》《太平天國》《聊齋先生》《康熙王朝》《走出藍水河》《江山風雨情》《大上海風云》《青花》《書圣王羲之》;戲曲電視劇:《天之嬌女》《一鳥九命》《楊乃武平冤記》《柳玉娘》《竹葉青青》。出版的叢書有《明星化妝》《三百六十五天美容》《春夏秋冬美容》,《舞臺化妝》教材;出版光碟《王玲英化妝藝術》。
服裝設計師
趙純福,紅繡坊北京文化藝術有限公司首席服裝設計師,云南昆明歌舞劇院國家一級服裝設計師,中國舞臺美術學會服裝化妝委員會副主任,云南舞臺美術家學會會長,云南省藝術專家委員會委員,2008北京奧運會特邀服裝設計師。多年致力于民族服飾的研究和設計工作,作品多次獲得國家文化部、中國舞蹈家協會、國家民委、中國舞臺美術家學會及云南省文化廳頒發的各類服裝設計獎五十多項,多次參與國家級大型活動服裝創意設計及實施,曾主持各級文藝單位、團體及大型晚會服裝設計200余場,是云南省最具實力的服裝設計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