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瑞琳·拉瓦尼諾致力于將芭蕾的嚴謹同當代舞的人文精神結合起來,營造觀眾與肢體動作之間的共鳴。在創作中,她將足尖舞作為探索人類互動和情感范圍的平臺,通過編舞和舞者,突破傳統的芭蕾舞表現出復雜而又真摯的人性。音樂對其創作亦至關重要,這種影響推動意向的構建。
2016第二屆北京新舞蹈 《心靈深處》
《三聯》
是同作曲家斯科特·基利安、美國Virtuosi/Fusion Bande樂團成員在肯尼斯·哈姆里克的音樂指導下合作完成的。該作品連接了三組不同的動作,將弗朗索瓦·庫布蘭的《Troisieme Lecons à deux voix》、斯科特·基利安的獨創音樂及弗蘭茲·馮·比伯的帕薩卡里亞舞曲融合在一起,構造出一種巴洛克式的繁復形態,人聲、器樂聲紛雜其間,不同的音樂質感給予了拉瓦尼諾新的啟發,她賦予足尖鞋以重量和虔誠的祈愿,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動作語匯,處處充滿了安靜、沉著之美。
《意愿》
在該作品中,拉瓦尼諾創造出了一套充滿棱角而又簡明干凈的舞蹈語言,來探索我們每個人在私人關系中所表現出的那些不可妥協的自我面相。簡·鐘悲哀而尖銳的小提琴獨奏配樂渲染出舞者強烈的疏離感。最終,會使我們意識到沖突是無法解決的,但這種僵局卻有種怪誕的和諧感。
“表現力是拉瓦尼諾要求她的舞者必須具備的東西。你常常能感覺到那些動作或輕柔或激烈地自他們的身體而出。那些肢體扭曲不像是為了展現新的高超技藝,而似乎是由情感狀態延伸產生。舞者們極為專注地彼此注視,也注視著整個空間,而編舞的目的則是要讓芭蕾去適應和迎合那些控制力量,或者說由音樂驅使的力量。”
——舞蹈評論家黛博拉·喬維特
2016第二屆北京新舞蹈 《心靈深處》
【主創介紹】
編導:謝瑞琳·拉瓦尼諾
音樂:斯科特·基利安、弗朗索瓦·庫布蘭、弗蘭茲·馮·比伯、簡·鐘
【導演介紹】
謝瑞琳·拉瓦尼諾(藝術總監/編導),紐約大學蒂施藝術學院藝術碩士,南加州大學學士,主修哲學。拉瓦尼諾曾作為獨舞演員隨賓夕法尼亞芭蕾舞團在美國全國巡演,出演過許多古典及當代舞劇目,合作編導包括巴蘭欽、約翰·巴特勒、漢斯·范·馬年等。豐富多樣的經歷讓她逐漸領悟到古典和當代舞蹈之間的對話關系。過去十五年間,拉瓦尼諾女士創作了超過40項作品,2000年以后,她致力于打造謝瑞琳·拉瓦尼諾舞團。
2016第二屆北京新舞蹈 《心靈深處》
該舞團作品多與作曲家斯科特·基利安和簡·鐘合作完成,堅持現場伴奏和舞蹈,以此提升演出效果。這些作品曾在舞蹈劇場工作坊、Symphony Space、圣馬可教堂舞蹈空間項目等演出。拉瓦尼諾曾獲阿爾伯特獎提名以及巴雷什尼科夫藝術中心永久席位。她的舞蹈創作受到了美國音樂中心、舞蹈現場音樂基金及下曼哈頓文化理事會曼哈頓創新基金的支持。
2006至2014年間,拉瓦尼諾擔任紐約大學蒂施藝術學院舞蹈系系長。自1987年起,她于紐約大學專職任教,在國內外教授芭蕾舞,目前致力于同北京舞蹈學院和布拉格表演藝術學院建立創作交換項目。為表彰其杰出工作,紐約大學于2003年授予她著名的大衛·佩恩·卡特獎。
TAGS: 舞蹈 《心靈深處》門票 舞蹈 《心靈深處》 舞蹈 《心靈深處》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