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菲姆·布朗夫曼
格萊美大獎得主鋼琴家葉菲姆·布朗夫曼憑借個人獨奏、與管弦樂團聞名的合作演出以及日益豐富的唱片錄制,獲得了世界各地評論界和觀眾的交口稱贊,尤以演繹現代俄羅斯曲目令人稱羨。
葉菲姆·布朗夫曼曾在各大夏季音樂節上獻藝,從奧斯本到坦格爾伍德,從阿姆斯特丹到赫爾辛基都能看到他的身影。琉森和柏林的夏季音樂節更是開啟了他2013年至2014年演出季的序幕,期間他作為駐團藝術家與紐約愛樂樂團在兩大藝術節上合作演出。葉菲姆·布朗夫曼在室內音樂會和遠東巡演中演繹了柴科夫斯基、林德伯格以及當代作曲家如馬克-安德烈·達巴維、埃薩-佩卡·薩洛寧以及馬克馬克?尼克魯格等的作品,為期三周的貝多芬全套奏鳴曲也于6月底演出季結束時奏響。
葉菲姆·布朗夫曼和朋友兼搭檔平夏斯·祖克曼籌備于春天赴渥太華、芝加哥、洛杉磯、圣迭戈、伯克利和溫哥華進行短期巡演。他將在柏林愛樂樂團于巴登巴登駐團演出期間演奏貝多芬,指揮為祖賓·梅塔,并與許多知名樂團再次攜手,如洛杉磯、舊金山、費城、溫哥華、多倫多、波士頓、休斯頓、達拉斯、底特律以及巴黎、慕尼黑、柏林和阿姆斯特丹等地的管弦樂團。
在2012年至2013年演出季開始之際,葉菲姆·布朗夫曼與西蒙·拉特指揮的柏林愛樂樂團在柏林、薩爾茨堡和倫敦逍遙音樂節上獻藝,隨后與大衛·津曼指揮的蘇黎世市政廳管弦樂團和圖干-薩希耶夫指揮的倫敦愛樂樂團合作。在整個演出季中他在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擔任駐團藝術家,與長期搭檔馬里斯·楊松斯合作了曲目廣泛的管弦樂和室內樂作品。他與蒂勒曼指揮的德累斯頓國家管弦樂團重返薩爾茨堡復活節音樂節,隨后與邁可·提爾森·湯瑪斯執棒的維也納愛樂樂團在維也納和倫敦獻藝。此外他還在西班牙和德國舉辦了聯票音樂會并與維也納-柏林重奏團舉行了春季巡演。
葉菲姆·布朗夫曼曾在北美、歐洲和遠東的音樂重鎮多次舉辦獨奏音樂會。1991年他被授予舉世聞名的艾弗里費舍獎,此獎是表彰美國演奏家的最高殊榮。2010年被西北大學授予讓金·貝爾萊恩鋼琴演奏大獎。
葉菲姆·布朗夫曼憑借獨奏、室內樂和管弦樂唱片錄制而廣受贊譽。他錄制的經典唱片包括埃薩-佩卡·薩洛寧創作的鋼琴協奏曲,與洛杉磯愛樂樂團合作的三首巴托克鋼琴協奏曲分別于2009年和1997年獲得格萊美獎提名和格萊美大獎。他在2011年琉森音樂節上與尼爾森執棒的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合作的貝多芬第五鋼協演出已經發行了DVD,與西蒙·拉特指揮的柏林愛樂樂團演繹的拉赫瑪尼諾夫第三協奏曲也已經由Euro Arts發行DVD。他最新錄制的唱片包括:委約林伯格為自己創作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與馬里斯·楊頌斯指揮的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合作的柴科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2007年至2008年作為卡內基音樂廳“視角”藝術家的獨奏會CD;全套貝多芬協奏曲;與小提琴家吉爾·沙拉姆、大提琴家特魯爾斯·莫爾克、大衛·津曼指揮的蘇黎世市政廳管弦樂團共同為Arte Nova/BMG廠牌錄制的三重協奏曲。
葉菲姆·布朗夫曼1958年4月10日出生于塔什干,1973年舉家遷居以色列,后赴美在紐約茱麗亞音樂院與費城柯蒂斯音樂院深造,師從菲爾庫什尼、弗萊舍和塞爾金。1989年加入美國國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