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回鼓書《古城暗戰》劇情梗概
章回鼓書《古城暗戰》,基于“講好北京的事兒,唱好自己的曲兒,攏住劇場的人兒,傳承民族的魂兒”的創作理念,根據北京曲藝團的藝術力量,本著“不離本源,勇于嘗試”的藝術宗旨創作而成。以北平解放前夕為時代背景,以我黨地下工作者傳送情報、保衛黨中央為事件脈絡,講述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京西情報站及城內各情報小組艱苦驚險的斗爭故事。
1948年深秋,遼沈戰役勝利在望,北平城里風聲鶴唳,敵人制定了絕密軍事計劃“A級絕殺令”,調集重兵企圖突襲黨中央駐地西柏坡。京西情報站命令葉浩文為首的秘密小組設法獲取情報并送出北平城,同志們沉著冷靜、團結協作,戰勝種種意想不到的困難,按時完成任務。黨中央英明果斷,利用情報戰和輿論戰粉碎了敵人的陰謀,取得最后的勝利。
整部鼓書情節跌宕起伏、充滿傳奇色彩,表現了戰斗在情報戰線的革命者對黨忠誠、恪盡職責、機智勇敢、忍辱負重、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的寶貴的革命精神。
主創簡介
編劇 李立山
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曲藝作家,原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文聯文藝志愿者協會理事、全國曲藝小劇場藝術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曲藝家協會快板藝術委員會委員、北京曲藝家協會副主席、中華山東快書研究會副會長,解放軍藝術學院客座教授。他自幼學習曲藝表演,拜著名曲藝家高元鈞、李潤杰為師。熟練掌握多種曲藝藝術形式,兼通曲藝創作,其作品除在軍內外刊物發表外,還被收入曲藝專輯。曾榮獲全國、全軍曲藝比賽表演、創作一等獎,中國曲藝牡丹獎文學獎等諸多獎項。被中國曲藝家協會授予“新中國曲藝六十年突出貢獻曲藝家”,北京曲藝家協會授予“杰出成就藝術家”稱號,并多次出國演出、講學。
編劇 解喜蘭
師承著名山東快書表演藝術家高元均,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中國曲協山東快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山東快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新時代藝術名家》雜志社、北京地鐵藝術團、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司令部演出隊、立山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藝術顧問。具有豐富的舞臺經驗,以及深厚的創作功底。他創作的多部作品不僅多次被報刊刊登,還被《中華山東快書作品精選》和解放軍總政治部編著的軍隊文藝大賽電子版曲藝卷收錄。
編劇 楊妤婕
天津市曲藝團作者,國家二級編劇,中國曲藝牡丹獎第二屆“創作獎”、第八屆 “節目獎”獲得者。
1986年,她作為首屆學生進入中國北方曲藝學校曲藝文學專業,專攻鼓曲創作, 1988年畢業后進入天津市曲藝團,并被曲詞寫作大家朱學穎先生收為入室弟子,創作了大量優秀鼓曲作品,在天津北京的舞臺上不斷上演,成為京津兩地青年一輩曲藝作家中的佼佼者。
她對于北方鼓曲各個曲種都諳熟于心,并有深刻的理解,有其獨到的創作理念和寫作手法,在忠實繼承傳統技藝的同時進行了一些全新的嘗試。作品既保留了傳統鼓詞之神韻,又富有清新的時代氣息。
作曲 韓寶利
天津市曲藝團弦師,國家一級演奏員,中國曲藝牡丹獎第三屆“音樂獎”、第八屆節目獎二次獲得者,中國曲藝家協會德藝雙馨會員,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三弦專業學會副會長。
韓寶利于1960年考入天津市曲藝團少年訓練隊主攻三弦伴奏,他是同時代樂師中在三弦的彈奏技法、演奏曲目、表演形式、伴奏技藝等方面成就最為突出的一位,他為天津市曲藝團幾代鼓曲演員擔任伴奏至今,享有“三弦圣手”的美譽。他還是一位曲藝音樂家,由他作曲的鼓曲節目多達三百余段,特別是在梅花大鼓的唱腔改革和音樂創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形成了全新的曲藝音樂創作體系。
作曲 穆祥征
北京曲藝團著名三弦演奏家,國家二級演奏員。師從于韓德福、白鳳霖兩位名家,長年為曲藝團多名演員伴奏,所涉曲種包括京韻大鼓、單弦、梅花大鼓和鼓曲聯唱等。在三十多年的曲藝生涯中,他不僅為演員伴奏,同時積累經驗,嘗試譜曲、作詞,創作出大量的曲藝作品,至今廣為傳唱。他曾多次出訪香港、美國、法國、荷蘭、比利時等國家和地區進行學術交流及演出教學,促進了北方曲藝的傳承和發展。
導演 邵澤輝
2004年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獲導演學碩士學位,現任北京理工大學藝術教育中心講師,北京青年戲劇工作者協會秘書長。邵澤輝是國內優秀的中生代導演,他對舞臺有著獨到的見解與表達方式,他的導演代表作:《在變老之前遠去》,《太陽?弒》以及韓寒同名小說改編的《1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彼岸》等作品。不僅廣受業內外好評,還多次赴歐洲、亞洲進行文化交流演出。
北京曲藝團簡介
成立于1952年的北京曲藝團是個有著六十多年歷史的著名曲藝表演團體。也是北京唯一一家市屬專業曲藝團體。
北京曲藝團以其純正的京腔京韻和濃厚的京味兒藝術風格,受到京城百姓乃至全國人民的喜愛。六十多年來,北京曲藝團佳作頻出、碩果累累,創作出大量優秀曲藝作品,同時涌現出眾多笑星和曲藝表演藝術家,影響力遍及中華大地。
近十幾年來,北京曲藝團更是以全新面貌和強大陣容為社會矚目,他們當中有國家一級演員、“中國第一男京韻”種玉杰;國家一級演員、快板表演藝術家張長來;號稱“小狗熊”的雙簧表演藝術家王文友;梅花大鼓表演藝術家王玉蘭、鐵片大鼓名家王淑玲、河南墜子名家沈洋以及著名笑星李偉建、武賓、于謙;非遺項目相聲傳承人張志強、康友純;相聲兼口技演員劉廷凱,以及楊菲、楊惠喬、張曦文、李想、王樹才等青年曲藝新秀。而何云偉、李菁兩位國內一線相聲名家的加入,更增強了北京曲藝團的實力。由此,北京曲藝團被外界譽為北京曲藝的“大家族”,中國曲藝的“人才庫”。近年來,北京曲藝團精心打造了幾部優秀的舞臺劇作品,如情境鼓曲《尚?韻》、舞臺喜劇《我不是保鏢》、章回鼓書《古城暗戰》等,廣受業內專家和觀眾贊譽。
聽北京曲藝,可以體會老北京的風土人情和新北京的歷史巨變;看北京曲藝,可以領略傳統藝術的魅力與時尚文化的風采。北京曲藝是一幅市井風俗的歷史畫卷,是一本世間萬象的百科全書。而恢復建制后的北京曲藝團更是觀察北京、欣賞北京、體味北京的一個嶄新窗口;它將是琴鼓板弦的“陶然亭”,說學逗唱的“大觀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