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克爾?蒂爾森?托馬斯首次執棒舊金山交響樂團是在1974年,自1995年至今擔任該團的音樂總監。邁克爾?蒂爾森?托馬斯出生于舊金山,在南加利福尼亞大學師從約翰?克勞恩和伊戈爾夫?達爾,19歲開始擔任青年音樂家基金會首演樂團的音樂總監,并在著名的“星期一音樂夜晚音樂會”上,同斯特拉文斯基、布萊茲、施托克豪森和柯普蘭等著名作曲家共事。他為大提琴家皮亞迪戈斯基和小提琴大師海菲茲大師班擔任過鋼琴伴奏和指揮,還師從弗雷德琳德?瓦格納,并且是拜羅伊特劇院的助理指揮。1969年,邁克爾?蒂爾森?托馬斯獲得庫謝維茲基指揮大獎,被任命為波士頓交響樂團的助理指揮。10天后,他在林肯表演藝術中心音樂會中場時接替身體不適的音樂總監威廉?斯坦堡出場,為他贏得了國際關注和認可。之后他成為波士頓交響樂團的副指揮,及首席客座指揮。同時,他還是加州歐海藝術節的總監、布法羅愛樂樂團的音樂總監、洛杉磯愛樂樂團的首席客座指揮,以及新加坡大寶森音樂節的首席指揮。1988年,他成為倫敦交響樂團的首席指揮,如今是該樂團的首席客座指揮。他擔任日本太平洋音樂節的聯合藝術總監長達十年,該音樂節由他和伯恩斯坦創建于1990年。同時他還是新世界交響樂團的藝術總監,該樂團是他于1988年創立的。邁克爾?蒂爾森?托馬斯的唱片獲得了大量的國際獎項,他所錄制的曲目展現了他在指揮、作曲和鋼琴演奏等多方面的才華。他在電視方面的錄制包括:1971-1977年舉辦的紐約愛樂青年音樂會,以及2004年他在PBS電視臺和舊金山交響樂團推出了“樂譜留存”系列。他創作的作品包括《安妮?弗蘭克的日記》,為廣島原子彈爆炸五十周年而作的《昭和》《艾米利?迪金森的詩》《城市傳說》《島之樂》和《小夜曲》。1995年,邁克爾?蒂爾森?托馬斯獲得哥倫比亞大學頒發的迪生獎,以表彰他對美國音樂的貢獻,同年還獲得《音樂美國》雜志的年度指揮獎。他獲得過法國藝術及文學騎士勛章,《留聲機》雜志將他評為2005年度藝術家,《美國新聞和世界報道》將他評為美國最優秀的領軍人物之一,他還被選入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并在2010年度獲得由美國總統奧巴馬頒發的美國國家藝術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