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娜?法利克斯
被《紐約客》冠以“大膽創新”、“激情四射”的英娜?法利克斯出生于烏克蘭,是同代中最為激情投入和充滿詩意的鋼琴家之一。她近期從紐約移居洛杉磯,就任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赫伯?阿爾伯特音樂學校鋼琴副教授,兼鋼琴系主任。繼少年時代與芝加哥交響樂團在格里莫音樂節的首次登臺后,年輕的她陸續受到眾多交響樂團邀約登上世界各地重要音樂舞臺,先后和萊昂納德?斯拉特金、吉斯?洛克哈特等指揮合作。她不僅是芝加哥WTTW頻道稱贊的“最高級別”鋼琴家,也是德國波恩報紙筆下“勇氣十足,表現力強勁,技術完美”的藝術家,網絡雜志Audiophile Audition評論她的音樂有著“無與倫比的洞察力”,她的演奏充滿“詩性和深意”(《華盛頓郵報》),“時而激情魅力,時而活潑快樂”(《巴爾的摩太陽報》),“她技巧精湛,有著可愛迷人的幽默感和抒情性,對每個音符和細節高度關注”(南卡羅萊納《自由時代》)。2014年10月,她發行的全套貝多芬征服了評論界的耳朵,在WTTW頻道的試聽會反響強烈,有評論稱她為“鋼琴上的女祭司,最高級別的鋼琴家;猶如一位偉大的演員渾身散發著戲劇性和敏銳性”。2009年,英娜發行的首張專輯《韻之音》收錄了鮑里斯?帕斯提納克、拉赫瑪尼諾夫和拉威爾的作品,受到《留聲機》《美國唱片指南》等音樂媒體的追捧。值得一提的是,她還曾為著名的雅馬哈Disklavier唱片大全錄音。接下來的錄制計劃包括一張肖邦獨奏集和與美國女大提琴家溫迪?沃納合作的大提琴奏鳴曲集,以及延續她詩歌音樂系列的、全部委約創作的《音樂與文字》。克拉瑞斯?阿薩德、利佐瓦?舒賓等頗具影響力的當代青年作曲家紛紛加盟為此專輯獻曲。
英娜曾多次在美國、法國、意大利、瑞士、烏克蘭、愛沙尼亞、日本和俄羅斯的重要音樂廳舉辦獨奏和協奏音樂會。美國的紐約古典音樂電臺、紐約公眾電臺、芝加哥古典及鄉村音樂電臺以及世界各地的眾多電視頻道都曾播出她的現場音樂會和錄音。她曾登上卡內基威爾獨奏廳、大都會美術館、巴黎科赫特音樂廳、芝加哥交響大廳和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樂廳,陸續亮相瑞士韋爾比耶音樂節、波特蘭國際音樂節、山間音樂古典音樂節、美國布萊沃德夏季音樂節、國際鍵盤協會音樂節、新墨西哥陶斯音樂節、弗吉尼亞查他瓜音樂節等重要音樂盛事。近期,她與英劇《唐頓莊園》廚師長一角扮演者萊斯莉?尼科爾合作了關于英國偉大女鋼琴家麥婭?海斯生平的話劇。她曾攜手的指揮家包括萊昂納德?斯拉特金、吉斯?洛克哈特、艾德伍德?波洛切克、丹尼爾?梅耶、維克多?揚波斯基等。在室內樂演奏上,她也同樣充滿熱情,經常合作的音樂家包括美國大提琴家弗雷德?舍里、俄羅斯著名小提琴家伊利亞?卡勒、英國大提琴家科林?卡爾、美國女大提琴家溫迪?沃納、英國大提琴家克萊夫?格林史密斯、俄羅斯著名小提琴家妮娜?貝利納等。近期的重要活動包括:亮相紐波特音樂節等音樂會、加拿大巡演、回訪巴黎科赫特音樂廳、與明尼蘇達小交響樂團合作,以及在賓夕法尼亞音樂節的半場音樂會中連續演奏普羅科菲耶夫第一和第三鋼琴協奏曲。上一樂季中,她圓滿完成了在以色列的獨奏和室內樂首演,在意大利法奇奧里音樂廳的首次亮相更獲得轟動好評,另外,她還在加州圣莫妮卡大舞臺和奇珀音樂廳、洛杉磯艾伯俱樂部舉辦音樂會。
2015年至2016年音樂季中,英娜將迎來墨西哥國際鋼琴節的首演、分別與格林斯伯羅交響樂團及俄羅斯指揮迪米特里?斯特科夫耶斯基、伊利愛樂樂團與丹尼爾?梅耶合作拉赫瑪尼諾夫協奏曲、在圣莫妮卡大舞臺的音樂會和參加洛杉磯加卡蘭達系列音樂會演出。
英娜是紐約跨界系列音樂會“音樂與文字”的創始人和監護人,此系列榮膺下曼哈頓文化委員會獎。該系列以獨特的詩歌與古典音樂結合的方式在紐約藝術界享有美譽,迄今已成功進入第八年。紐約重要網絡媒體“路西德文化”描述音樂會“超現實、有力度而內涵豐富”。她在芝加哥古典及鄉村音樂電臺還開播了自己擔綱制作的年度節目“音樂與文字”。在芝加哥,她與芝加哥詩歌基金會進行合作,在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羅爾斯音樂廳,她與暢銷俄羅斯詩人維拉?帕夫洛娃同臺。此外,她的系列還陸續出現在布魯克林公眾圖書館和圣克魯茲“杰出藝術家系列”等。
英娜對大眾熟知的古典經典、少被演奏的樂曲和新創作作品有著同樣的熱情和詮釋能力。她曾在洛杉磯、紐約和芝加哥首演了當代著名作曲家創作的一組“認識哥德堡變奏曲的13種方式”。英娜曾錄制和演出了俄羅斯著名詩人鮑里斯?帕斯切納克不為人知的鋼琴作品,并在芝加哥大學舉行講座演奏會。在斯珀達斯猶太學院,她舉辦了“三個世紀,三位猶太作曲家”主題音樂會,其中包括俄羅斯作曲家伊利亞?列文森“Shtetle”組曲的北美首演,和利佐瓦?舒賓將鋼琴現場演奏與歷史錄音結合的“Sirota”,其中,后者是特別委約創作的樂曲。英娜在紐約“獨自在城市——猶太女人,猶太之星”藝術節上參與創作獨角戲,并撰寫散文,邀請猶太作曲家配樂。
英娜曾在多個重要比賽中獲獎,其中2005年贏得著名的Pro Musicis國際比賽和希爾頓?海德國際比賽。她的重要教師包括萊昂?弗萊舍、鮑里斯?彼得魯尚斯基、吉爾伯特?卡利什、安?沙恩和艾米利奧?德爾羅薩里奧。
“散發詩性……對音樂的理解全面而深刻”。
——《華盛頓郵報》
“有力、技巧卓越,音色飽滿豐富。她的拉威爾仿佛是聽到當年阿格里奇的百代唱片”。
——《美國唱片指南》
“表達準確,結構清晰,精致優雅。完美的演奏!”
——《留聲機》
節目單
G小調幻想曲貝多芬 曲
鋼琴小品 貝多芬 曲
三首浪漫曲 克拉拉?舒曼 曲
F大調浪漫曲
A小調浪漫曲
G小調浪漫曲
梅菲斯托圓舞曲 李斯特 曲
——中場休息——
交響練習曲 舒曼 曲
*曲目以現場演出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