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立彬
鄭立彬是目前臺灣樂界深受矚目且備受好評的指揮家,指揮曲目廣泛,音樂詮釋深刻,無論是西方經典交響音樂還是當代作曲家新創作品,樂團總是在他的指揮下得到最好的發揮,再加上效率極佳的排練,使他成為最受樂團團員歡迎的指揮家。
鄭立彬出生于臺灣高雄,自幼學習鋼琴、小提琴,并研習傳統樂器笙及二胡。指揮先后受教于亨利?梅哲、徐頌仁、陳秋盛等名師,臺北藝術大學研究所碩士班主修指揮畢業。2006年3月受邀參加當代指揮大師羅林?馬捷爾指揮大師班,得到大師的肯定。
自大學時期,鄭立彬就充分展露指揮的天份及才華,并創立關渡室內樂團,擔任團長暨指揮一職。2003年至2004年曾任職于臺北市立交響樂團擔任助理指揮,負責該團平日排練及音樂會的指揮演出工作,并累積了豐富的指揮經驗及演出曲目。除了臺北市交外,近年來他陸續受邀在臺灣交響樂團、高雄市交響樂團、長榮交響樂團、臺北市立國樂團、臺灣國樂團、高雄市國樂團、及安徽交響樂團與廈門樂團等樂團擔任過客席指揮。演出之外,鄭立彬還灌錄了8張專輯公開發行。
2006年起,鄭立彬開始涉足指揮國樂團。而除了交響樂團、民族管弦樂團的傳統曲目外,鄭立彬也十分熱衷于指揮及推廣臺灣現代作曲家的作品,由其擔任音樂總監的臺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在他的策劃下,演出了諸多臺灣作曲家的作品。此外,近年來他還陸續應邀至大陸、香港,以及馬來西亞等地指揮演出,受到好評及熱烈反響。
演出團體
臺北市立國樂團
臺北市立國樂團
臺北市立國樂團成立于1979年,是臺灣第一個專業國樂團。歷任團長為陳暾初、陳澄雄、王正平、鐘耀光,現任團長為鄭立彬。在歷任團長及音樂總監王正平、邵恩,與現任首席指揮瞿春泉的帶領下,厚植團員專業演奏素養,樹立臺北市立國樂團獨特的樂團風格與藝術走向。
樂團的標語“讓你聽見世界”,標志著臺北市立國樂團與世界名家合作,讓愛樂者聽見更多的名家聲音的模式,同時多方嘗試跨界的演出,與舞蹈、戲劇、多媒體等多種藝術門類相結合,為觀眾不斷打造創新視野的聆賞感受。
臺北市立國樂團每年平均服務近10萬名愛樂者,舉辦百余場音樂會。包括每年3月至6月的“臺北市傳統藝術季”;同時,臺北市立國樂團還肩負著教育推廣的責任,每年專為臺北市小學六年級學生舉辦30多場“育藝深遠”教育音樂會和30余場的“文化就在巷子里”小區音樂會、國內巡回演出、校園巡回等等。
臺北市立國樂團創團至今共錄制50余張專輯。2008年起,應瑞典BIS唱片公司邀請,陸續合作錄制了6張專輯唱片,國際發行。第一張專輯《胡旋舞》獲得了2010年第21屆傳藝金曲獎最佳民族音樂專輯獎。2015年與鋼琴家陳薩合作的專輯《琴懷》,獲第26屆傳藝金曲獎最佳跨界專輯入圍獎;同年5月,發行了呂思清《梁祝》小提琴專輯,再度成為樂界新焦點。同年12月發行《遶境?喧天》專輯,以臺灣地區作曲家的作品為主,并以臺灣廟會意象為主題,希望將臺灣音樂創演能量推向國際舞臺,持續發光發熱。
過去37年來,臺北市立國樂團一步一腳印地穩健成長,朝更高級別樂團的方向邁進,以展演優秀傳統國樂作品、展現臺灣國樂生命力為目標,努力開辟國樂新時代。爾后將會持續在堅固的基石上,結合臺灣國樂優秀人才,全力將高質量的國樂推廣到國際,同時為培育國樂新生代努力。
節目單
北管印象 王乙聿作曲
《梁祝》小提琴協奏曲 陳鋼、何占豪 曲 瞿春泉 編配
——中場休息——
《臺灣音畫》組曲 鮑元愷 曲 孫光鈞 編配
第一章:玉山日出
第二章:安平懷古
第三章:宜蘭童謠
第四章:恒春鄉愁
第五章:泰雅情歌
第六章:鹿港廟會
第七章:龍山晚鐘
第八章:達邦節日
小提琴獨奏:呂思清
*曲目以現場演出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