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李東才
永樂大鐘是稀世珍寶。它是怎樣鑄成的卻充滿玄機!
雄杰豪強的明永樂大帝朱棣下令鑄一口全世界最大的鐘。先鑄的一口鐵鐘不好看不好聽令他震怒,工匠們險被處死。限期三月鑄一口大銅鐘的圣旨下達,一幅中國工匠大氣磅礴、創造冶鑄奇跡的壯麗圖卷逐步展開。
大鐘設計難度極高,督造大鐘的"黑衣宰相"姚廣孝以北京"八臂哪吒城城"的構想,給鑄鐘總師鐘天雷以啟示;鑄鐘司務仇月升與人的"貓膩兒"露餡兒",引發出一段有關"工匠靈魂"的詰問;鐘天雷美麗大方的女兒鐘玉薔受到仇月升和校尉干衛城的同時喜愛及官宦子弟吳全福的多次糾纏,但她憑借好奇和機敏多次在紛亂中發現奧秘;仇月升本欲借升煉白鉛炸死朱棣以報滅門之仇,危急關頭朱棣的心跡表露反讓他冒險施救;案情本來漸趨明朗,而與鑄鐘廠相鄰的私炮房突然爆炸又陡增撲朔迷離……
被"監督使用"的仇月升痛苦萬分,鐘天雷夫婦讓女兒與他訂婚以作護佑。此事得到姚廣孝支持,仇月升將家傳玉佩贈玉薔以為聘禮。然白鉛夠不夠用成為了鑄鐘成敗的"關節眼兒",也成了工部侍郎吳士瑛一伙掩蓋貪腐的"救命符"。在大鐘澆鑄面臨失敗的關鍵時刻,鐘玉娘受干將莫邪鑄劍傳奇和鳳凰涅槃精神感召,縱身跳進熔爐,以自己的血肉精氣化開石精,保證了大鐘鑄成!
鐘玉薔被永樂大帝敕封為金爐圣母鑄鐘娘娘,建廟供奉永受香火;鑄成的兩口永樂大鐘交替鳴響弘法報時,長久護佑國泰民安……
導演的話
《鑄鐘記》是一部女性題材的大型話劇,我們采用了很多有形式感的設計來講述這個略帶神話色彩的故事。話劇中的角色一人分飾多角,摻雜著類似木偶劇的風格。近些年,形式感成為了國際話劇的熱門和新形勢,這種需要觀眾和創作者共同思考的話劇形式不僅是創作者的訴求,也是觀眾的訴求。我們這部話劇用非常新穎的形式來講述這個鑄鐘的故事,恰好并且適時的做到了這一點。
編劇的話
《鑄鐘記》講述了一個女性為了鑄鐘,歷經諸事最終跳進爐子鑄成了永樂大鐘的故事。這個話劇體現了勞動人民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我們將視點聚焦于女性,充分挖掘女性在革命歷史中被壓抑和忽略的地位。劇本中的女性鐘玉薔善良俠義并且聰慧,這是中國當今女性的縮影和化身,撰寫為鑄鐘犧牲這樣的故事不僅讓觀眾從中感受永樂大鐘的傳說魅力,也希望大家能領略到女性偉大的犧牲精神。
主創名單
總監制:傅維伯
總策劃:王偉東、王富國
監制:張默、傅若巖
導演:邵澤輝
出品人:徐德偉、傅若巖
策劃人:朱海濱
制作人:張默
執行制作:張加
編劇:李東才
主演:田豐、秦楓、馬文亮、魏萊、郭建穎、劉鵬飛
宣傳推廣:劉月
視覺設計:劉澤宇
舞美設計:竇輝
燈光設計:楊曉光
音效設計:程佳佳
服裝設計:吳蕾
出品方:
北京可立歐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優品輝煌(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哲騰(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北影新青年戲劇工坊
劇本統籌策劃:北京市東城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支持單位:北京市東城區文化委員會
北京市東城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北京市東城區隆福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