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釵記》是溫州市越劇團南戲新編系列工程之一,故事講述了南宋時期,溫州士子王十朋家貧卻才華橫溢,至誠至信,和鄰近朔門巷女子錢玉蓮以木頭荊釵為聘禮,山盟海誓,結為夫婦。后歷經生離死別,終于在元宵夜千盞紅燈映亮甌江時,夫妻以荊釵為憑,重新團聚。天道終酬信,佳話千古傳。
該劇曾榮獲“曹禺戲劇獎?優秀劇目獎”,“曹禺戲劇獎?劇本獎”和第六屆中國戲劇節編劇、導演、作曲、舞美、演員表演等十項優秀獎;文化部第九屆“文華新劇目獎”和導演、舞美、表演等六項文華獎。第六屆中國藝術節“優秀劇目獎”等多項國家大獎。
主演簡介
黃燕舞 飾演 王十朋
國家一級演員、溫越劇團第二代徐派傳人,溫州市越劇演藝中心副主任。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戲劇家協會理事、溫州市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市三八紅旗手、市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最美溫州女性“文化標兵”。舞臺形象俊秀,表演富有激情,身段飄逸流暢,唱腔高亢灑脫。曾主演過《荊釵記》、《宦門浪子》、《三請樊梨花》、《蛟龍扇》、《孟麗君》、《寶蓮燈》、 《是我錯》、《淚灑相思地》、《碧玉簪》、《天要落雨娘要嫁》、《溫州女人》、《大唐驪歌》等劇目。曾獲中國越劇節十佳新秀獎、第三屆中國越劇節優秀表演獎,多次獲浙江省戲劇節優秀表演獎和溫州市戲劇節優秀表演獎、金獎、最佳表演獎等獎項派傳人。
邵夢嵐 飾演 錢玉蓮
國家二級演員,工花旦,呂派、袁派。形象清秀,吐字清晰,唱腔甜美,韻味濃厚,甚得觀眾喜愛。曾主演《荊釵記》、《大唐驪歌》、《蛟龍扇》、《灰闌記》、《貍貓換太子》、《薛丁山三請梨花》等劇目,在《珍珠塔》、《是我錯》、《淚灑相思地》、《碧玉簪》等劇目中擔任重要角色。,獲浙江省十二屆越劇節“優秀表演獎”。獲第三屆中國越劇節優秀青年表演獎,多次獲溫州市青年演員大賽金獎。
劇團簡介
溫州市越劇團始建于一九五一年。浙江省一級劇團。建團以來,劇團創作、改編、整理、移植了《荊釵記》《白兔記》《晉公子重耳》《蛟龍扇》《啼笑因緣》《是我錯》《灰闌記》《祥林嫂》《淚灑相思地》《宦門浪子》《天要落雨娘要嫁》《溫州女人》《大唐驪歌》等二百多個各種題材的劇目,并相繼涌現了一批在越劇界享有一定聲望的表演藝術家和編創人才——王湘芝、黃湘娟、王鳳鳴、張雪君、張明、翁煥新、李香琴、周鵬奎、吳尚義、湯麗芳、李珍珍、賈小萍、張亞蓉、周瑞民、吳金龍、鄭曼莉、朱曉平、黃燕舞等,為越劇藝術的繼承和發展做出了貢獻。 特別是一九九七年以來,劇團成功改編創排了南戲四大名著中的《荊釵記》和《白兔記》,在國內外戲劇界產生了巨大反響。其中《荊釵記》榮獲“曹禺戲劇獎?優秀劇目獎”,“曹禺戲劇獎?劇本獎”和第六屆中國戲劇節編劇、導演、作曲、舞美、演員表演等十項優秀獎;文化部第九屆“文華新劇目獎”和導演、舞美、表演等六項文華獎。第六屆中國藝術節“優秀劇目獎”等多項國家級戲劇大獎。二○○○年新編南戲《白兔記》,在溫州舉行的南戲國際研討會上,受到與會國內外戲劇專家的肯定和好評。《白兔記》劇中兩名主演雙雙榮獲“第十八屆中國戲劇梅花獎”。二○○六年新編越劇《宦門浪子》榮獲二○○六中國越劇藝術節“銀獎”,現代越劇《溫州女人》獲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設 “五個一工程”獎、新編越劇《大唐驪歌》獲第三屆中國越劇節“優秀劇目獎”......。 據不完全統計,劇團先后榮獲國家、華東、省、市級獎項一百余項。其中有二十多部優秀劇目分別錄制成音像制品在國內外發行。劇團還曾赴西班牙、比利時、荷蘭、意大利等國和香港、臺灣地區進行訪問演出。 目前劇團擁有國家高級(副高)藝術職稱三十多人,中級藝術職稱二十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