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亚洲区高清/亚洲少妇网站/成人高清视频免费

設為首頁添加到收藏   
北京
【切換城市】
按演出名稱
  • 按演出名稱
  • 按演出時間
  • 按演出場館

快速查找>> [ 國家大劇院音樂廳 ] [ 國家大劇院歌劇院 ] [ 國家大劇院戲曲場 ] [ 國家大劇院小劇場]

當前位置:首頁 > 舞蹈芭蕾 > 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
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

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 [熱賣]

演出地點:人民大會堂[乘車路線
商品已下架
演出(或項目)已結束訂購,您可以選擇訂購其他未結束的演出(或項目).
購物車X

購物車共有 - 件商品,合計 - 元

在線客服
票務中國客服熱線
更多 相關演出
票務中國官方微博
更多 票務轉讓
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介紹

 為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八十周年,2016年12月24日人民大會堂將演出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偉大的長征給黨和人民留下了偉大的長征精神,這種精神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是保證革命和建設事業走向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大歌舞《東方紅》中第三場"萬水千山"中整個一場節目,《十送紅軍》《紅軍戰士想念毛澤東》《遵義城頭霞光閃》《飛越大渡河》《情深誼長》《過雪山草地》《七律·長征》等多首曲目,完整地以舞臺形式濃墨重彩地呈現了長征這一史詩性的歷史畫卷。

  將于2016年12月24日在人民大會堂演出的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演出領銜主演:原唱原誦:李光曦、鄧玉華、林中華、劉秉義;歌唱藝術家:程志、閻維文、李元華、老泥車男聲四重唱組、陳蘇威、王莉、金山、王月等;表演藝術家:馮福生、朱琳等。演出規模:參演人員500人以上。藝術家30人以上,合唱演員約120人,舞蹈演員約80人,童聲合唱團300人以上。

  與從前以"東方紅"命名的音樂會不同,本場演出的總導演尋找到眾多當年《東方紅》大型舞蹈的編排者參與演出策劃,共同復排了十多個舞蹈節目,使《東方紅》史詩表演成為繼首演之后唯一的真正的歌舞盛會。將巨大的歷史概括力和藝術感染力融為一爐,演出畫面恢弘壯美,集體歌舞氣勢磅礴。

《東方紅》介紹

東方紅

  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創演于1964年,是由一批革命歷史歌曲和創作歌曲結合組成的,以鮮明感人的藝術形式,深刻反映了中國人民反對封建勢力,反對殖民主義,反對軍閥統治的不屈精神,藝術的概括了中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從建立紅色武裝到迎來祖國解放的光輝歷程。一經演出,便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情深意長》《松花江上》《南泥灣》《贊歌》《保衛黃河》《歌唱祖國》等多首膾炙人口的歌曲,更是以雋永的藝術魅力50多年來被一代代的人們喜愛和傳唱。

  五十多年前的國慶節,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同各國貴賓一起觀看了一場由總理親自導演,3500多名專業和業余文藝工作者參演的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東方紅不僅僅是一部壯麗輝煌的中國革命音樂舞蹈史詩,更是一部凝聚了中國最具權威的著名詞曲作家智慧結晶的經典巨作。首演后連續上演的14場演出,場場爆滿,盛況空前。

  這場演出不僅以史詩般的宏偉風格和波瀾壯闊的音樂舞蹈場面,生動再現了從中國共產黨誕生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并開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歷程,表現了英勇頑強的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毛澤東思想指引下,艱苦奮斗,前赴后繼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氣概,以及自力更生,奮發圖強,決心戰勝一切困難,建設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堅強意志,而且開創了一種以歌唱、舞蹈和戲劇相結合的綜合性的大型歌舞表演的新形式、新道路。

演出團體介紹

  北京歌劇舞劇院

  北京歌劇舞劇院現有演員200名,業務編制有舞蹈隊、曲藝隊、民樂隊、歌隊、舞美隊、現代舞團和創作室。業務人員中具有中、高級職稱的占60%以上。北京歌劇舞劇院的建團宗旨是"民族民間、北京特色、時代精神"。

  2008年4月,北歌被中宣部、文化部、廣電總局和新聞出版總署聯合表彰為"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優秀企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云山親自為北歌授牌并頒發榮譽證書。

  中國音樂家協會愛樂樂團

  中國音樂家協會愛樂樂團成立于1996年,是直屬于中國音樂家協會的職業性表演藝術團體。首任名譽團長為老一代著名作曲家呂驥。經過十幾年的艱苦奮斗,現已形成了交響樂團、合唱團、男聲合唱團、獨唱藝術家小組、朗誦藝術家小組、"老泥車"男聲四重唱組的完整的演出編制和藝術格局。

  在全國及海內外的千余場演出中,他們以五十余臺專場音樂會的精彩表演博得了廣大觀眾的歡迎和好評。其中,大型音樂史詩《東方紅》、《俄羅斯與前蘇聯經典歌曲》專場、《王洛賓西部民歌經典》專場等大型音樂會更是久演不衰。

  參演人員:

  舞蹈:北京歌劇舞劇院

  合唱:中國音樂家協會愛樂樂團合唱團

  童聲合唱:首都中小學生合唱團

  主要演員:李光曦、劉秉義、鄧玉華、程志、閻維文、李元華、老泥車男聲四重唱組、王莉、陳蘇威、金山、張愛、崔蕊、王月、梁俊鴿等

  朗誦主持:林中華、朱琳、馮福生、張佳玲等

  原版人物傾情出演

李光羲

  李光羲(1929-)又名李光曦,祖籍天津。男高音歌劇演員,國家一級演員,享有國務院頒發的"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稱號。曾因主演第一部古典歌劇《茶花女》而成名。1964年在《東方紅》中演唱《松花江上》;多年來演出過深受歡迎的曲目百余首,如《太陽出來喜洋洋》、《牧馬之歌》、《延安頌》、《紅日照在草原上》、《周總理,您在哪里》、《祝酒歌》、《鼓浪嶼之波》、《何日再相會》、《遠航》、《北京頌歌》以及歌劇詠嘆調、外國民歌及藝術歌曲等,是中國家喻戶曉的歌唱家,曾獲文化部演出評比一等獎。1989年獲"首屆金唱片獎"、"建國四十年優秀歌曲首唱獎"、"改革十年優秀演唱獎"等,現為全國政協委員,1994年4月被美國傳記學會收入《世界名人錄》。現任國家教委美音教育促進會理事、文化部技術職稱考評委員劇院藝委會主任。1998年參演了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歌曲:《走進新時代》。

劉秉義

  劉秉義,1935年6月出生,男中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政協委員。河北秦皇島人。劉秉義既擅長演唱著名的歌劇選段和藝術歌曲,又能以嫻熟的技巧、細膩的方法演唱中國原創歌曲和民歌,是一位能掌握多種藝術風格的歌唱家。男中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政協委員。河北秦皇島人。1951年在中國人民志愿軍19兵團文工團工作。1962年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聲樂系。196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國人民志愿軍兵團文工團、鐵道兵文工團演員,成名歌曲《我為祖國獻石油》。被親切地譽為"平民歌唱家"。

鄧玉華

  鄧玉華,滿族,1942年11月6日出生,國家一級演員,女高音歌唱家。1959年入中國煤礦文工團任獨唱演員,197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78年被評為全國煤炭戰線勞動模范,1980年入中國音樂學院進修。后任中國煤礦文工團演員、藝委會副主任、副團長。曾隨東方歌舞團赴歐、非和東南亞各國訪問演出。曾為《地道戰》、《閃閃的紅星》等電影配唱插曲。1942年11月6日出生,國家一級演員,女高音歌唱家。先后從師于魏鳴泉、曾渭賢、湯雪耕、張清泉、劉淑芳、盧德武等。獲全國獨唱獨奏調演、中國民族民間唱法調演優秀節目獎。后任中國煤礦文工團演員、藝委會副主任、副團長。曾隨東方歌舞團赴歐、非和東南亞各國訪問演出。曾為《地道戰》《閃閃的紅星》等電影配唱插曲。

林中華

  林中華,著名朗誦藝術家。1931年出生,黑龍江人,16歲(1947年)年參加革命,并在部隊從事文藝工作。1989年離休,離休后仍然活躍于文藝舞臺上。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朗誦主持人。他主持過眾多大型晚會,如《黃河魂》、《功勛頌》、《五月的鮮花》、《白山黑水情》等大型文藝演出。他曾在電影、電視劇中也有精彩表演。如電影《重慶談判》中飾演劉伯承,《相伴永遠》中擔任重要角色。還在電視劇《開國領袖毛澤東》、《三國演義》、《世紀之約》、《離婚啟示錄》等眾影視作品中擔任重要角色。著名朗誦藝術家。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朗誦主持人。

程志

  程志,湖北紅安人,生于1946年。我國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解放軍總政歌舞團一級演員。1962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65年進入總政歌舞團,1983年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歌劇系,師從著名聲樂教育家沈湘教授。程志多次以中國藝術家的身份到世界各地演出訪問,先后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香港等地舉行了個人音樂會,以其嫻熟的技巧和輝煌的嗓音蜚聲于當今歌壇。

閻維文

  閻維文,1957年8月26日生于山西省平遙縣,畢業于中國音樂學院,國家一級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歌舞團男高音歌唱家。1984年參加第一屆青年電視歌手大獎賽[。1990年獲得全國影視十佳歌手。1996年參加央視元宵聯歡晚會并表演小品《打工奇遇》。2009年推出《祖國在我心中》。2015年2月17日參加2015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并表演歌曲《強軍戰歌》。2016年6月,獲得"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李元華

  李元華,回族,1947年3月19日出生于上海。中國歌劇舞劇院國家一級演員,民歌聲樂協會副會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歷任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中國歌劇研究會會員、中國音樂學院客座教授、中國民族聲樂學會副會長、文化部專業人才應聘資格考評委委員、文化部文華獎評委、文化部群星獎評委。

美聲男高音

  美聲男高音,1979年出生于蘇州。從小就受到來自家庭的音樂熏陶,表現出過人的音樂天分。2002年畢業于上海音樂學院聲樂系,獲學士學位,先后師從顧平教授、周小燕教授;2004年畢業于烏克蘭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并獲得碩士學位,師從學院院長、人民演員、著名男中低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岡德拉丘克。2001-2005年間曾多次舉辦獨唱音樂會,受到廣泛好評。2001年與周小燕歌劇中心合作,飾演唐尼采第《愛之甘醇》中的奈莫里諾,羅西尼《塞維利亞的理發師》中的伯爵。2003年與烏克蘭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歌劇中心合作,飾演了列昂卡瓦洛《丑角》中的卡尼奧、柴可夫斯基《葉甫根尼·奧涅金》中的連斯基、威爾第《茶花女》中的阿爾弗列多。

著名歌手

  著名歌手,被譽為"公益歌王"也是第一個獲得公益歌曲獎和榮獲"綠色形象大使"稱號的歌手,曾發行專輯《大禹治水》他為歌唱環保衛士南達索杰而創作的原創歌曲《呼喚》,獲得了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頒發的"中國環境文化使者"的稱號。

王莉

  王莉,著名青年女高音歌唱家。

王月

  王月,著名青年女高音歌唱家。

  載歌載舞氣勢磅礴恢弘壯美

東方紅

  與從前以"東方紅"命名的大型音樂會所不同,本場演出的總導演尋找到眾多當年《東方紅》大型舞蹈的編排者和表演者參與演出活動,使這次《東方紅》史詩表演成為繼首演之后唯一一次真正的歌舞盛會。

東方紅

  《東方紅》是一首高昂激越的中國革命頌歌,其中,《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情深誼長》《松花江上》《南泥灣》《贊歌》《保衛黃河》《歌唱祖國》等多首膾炙人口歌曲,更是以其雋永的藝術魅力40年來被一代代的人們喜愛的傳唱。將巨大的歷史概括力和藝術感染力融為一爐,演出畫面恢弘壯美,集體歌舞氣勢磅礴。

  本場演出可謂載歌載舞再現當年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壯美經典,主辦方在舞蹈編排上和服裝添置上下足了功夫,體現出大制作的水準。

  現代科技還原歷史惟妙惟肖

東方紅

  當歷史的車輪碾過中華大地,一些經典的文化藝術瑰寶總會成為永恒的車轍,引導我們去追尋,鼓舞我們去開拓。

  新時代的LED技術能夠將最真實的歷史以最清晰的方式還原給觀眾,惟妙惟肖地展示出中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所經歷的每一場重大的轉折性事件。本場演出將LED大屏幕搬上舞臺,以此做背景烘托全場,與您重溫世紀經典,輝煌東方紅,走向新世紀。

  藝術價值經典巨作歷史精華

東方紅

  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不僅僅是一部輝煌的中國革命音樂舞蹈史詩,更是一部凝聚了中國最具權威的著名詞曲作家智慧的經典巨作。

  它薈萃了中國優秀藝術家的珠璣精華。

  尤其值得今人唏噓稱道的是,這部尊為史詩的文藝巨片,在創作、排練與拍攝的過程當中,并未因"詩"而廢"史",而是以一種嚴謹的歷史唯物主義態度和現實主義美學原則,準確把握了"詩"與"史"的審美表現關系,以"詩"證"史","詩"、"史"互見,從而使影片既準確深刻地傳達出一份厚重而蒼涼的歷史追懷感,又抒發了作為勝利者對于自身輝煌業績的歡欣和滿足。

  感人的舞蹈,百人的合唱隊與您重溫世紀經典。

《東方紅》節目單

  序曲:東方紅

  01.北方吹來十月的風

  02.農友歌

  03.工農兵聯合起來

  04.就義歌

  05.秋收起義歌

  06.西江月·井岡山

  07.八月桂花遍地開

  08.毛委員和我們在一起

  09.十送紅軍

  10.紅軍戰士想念毛澤東

  11.遵義城頭霞光閃

  12.飛越大渡河

  13.情深誼長(演唱:鄧玉華)

  14.過雪山草地

  15.七律·長征(演唱:程志)

  中場休息

  16.松花江上(演唱:李光曦)

  17.義勇軍進行曲

  18.抗日軍政大學校歌

  19.游擊隊歌

  20.南泥灣(演唱:李元華)

  21.延安頌(演唱:程志)

  22.保衛黃河

  23.團結就是力量

  24.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25.情景再現:開國大典

  26.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27.贊歌

  28.志愿軍戰歌

  29.我的祖國

  30.毛主席的光輝

  31.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

  32.春天的故事

  32.誠信之歌

  終曲:歌唱祖國

  注:所有演員、曲目、順序以現場為準。

TAGS:  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門票  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  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訂票

在線評論

網友評論:

姓 名:
標 題:

登錄(您對此票品有任何疑問請發言,并遵守相關規定) 提交評論

配送說明

> 送貨上門
> 上門自取

支付寶支付 網銀支付

演出票首頁 | 關于我們 | 業務聯系 | 版權聲明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 新聞動態 | 過期票品

公司地址:北京市東城區華普花園D座504室 郵政編碼:100012
版權所有 @ 2012 票務中國在線 京ICP備05060055號 京ICP證12047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10018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