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故事發(fā)生在石林,
一個令人流連忘返的神奇地方。
這里,山川化成了峰林,
堅石述說著情愛。
阿詩瑪——
一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美麗女子,
在這彩云之南的神奇地方,
演繹著一個東方彝族的浪漫傳說。
這是一場轟轟烈烈、石破天驚的愛情故事,
這是一個生生死死、永恒不滅的千年守望。
這里充滿了中華民族所特有的文明與信仰,
我們要將這撼人心扉的愛情傳說唱響在世界各方……
全劇的整體風格,可概括為四個關鍵詞,即:詩化、魔幻、浪漫、澎湃。
人物小傳:
1.阿詩瑪
美得令人窒息。美得令阿支在她面前顯得非常笨拙。
對于外面世界的渴望。有夢想。無法抑制內(nèi)心的渴望。
善良。
2.阿黑
流浪歌手,從小被西方傳教士所收養(yǎng)。
疾風閃電、英勇、灑脫、風趣、浪漫、見多識廣又能歌善舞。浪跡天涯并歌唱生命。
閱歷無數(shù),特有的真誠與浪漫。
十個女人會有九個愛。
3.阿支
愛就是生命,就是他存在的唯一理由。
貫穿任務:砍樹造房子。這是他的愛情的幻想。
自從阿黑出現(xiàn)以后,一直都在受折磨。
含著血的歌唱。就像一生只唱一次美麗的歌曲就死的荊棘鳥一樣。
十個女人會有九個希望有這樣的一個男人把她終身守候。
4.熱布巴拉
并非罪大惡極,而是由于愛子心切失去理智。
5.海熱
胖。幽默。
6.老者
半人半仙的敘述者。也許講的是自己祖先的故事。也許講的就是自己的故事(可能造成這樣一種意味:他就是千百年以后的阿黑)。
創(chuàng)作、演出歷程:
云南大德正智傳媒有限公司策劃制作的音樂劇《阿詩瑪》從2012年策劃之初至2014年完成了劇本、音樂小樣的制作及舞美、服裝設計初稿等前期藝術創(chuàng)作工作。2015年入選國家藝術基金項目并開始正式實施。
2015年9月8日、9日在杭州劇院全球首演,2015年10月14日至18日公司攜手杭州劇院于進入上海人民大舞臺參加中國音樂劇展演季演出5場。
2015年12月13日-12月24日,音樂劇《阿詩瑪》在故鄉(xiāng)昆明,以鑒賞、普及音樂劇的形式,進入云南省文化館藝術客廳劇場純公益演出共26場。
至此商業(yè)演出7場,觀眾人數(shù)達4500人以上,純公益演出26場,演出受眾群體達6000人次以上。
重大演出活動:2015年11月音樂劇《阿詩瑪》入選2016年云南省第十三屆新劇目展演劇目,2016年1月20日至2016年1月22日在昆明會堂預演3場,2016年1月24日在云南藝術學院劇場正式演出音樂劇《阿詩瑪》,榮獲金獎以及其他各單項獎。
2016年2月26、27日音樂劇《阿詩瑪》赴貴州省國際會議中心連續(xù)上演兩場商業(yè)演出,由此音樂劇《阿詩瑪》的商演帷幕也隨之展開。
截至2016年3月1日,音樂劇《阿詩瑪》共演出39場次。
天橋音樂劇演出季介紹:
天橋音樂劇演出季是西城區(qū)三大藝術品牌活動之一,另外兩個活動是合唱節(jié)和芭蕾舞演出季,它們共同繁榮著西城區(qū)和北京市的文化藝術市場,豐富了廣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為推動音樂劇在國內(nèi)的普及,繁榮音樂劇演出市場,也為了加強演藝區(qū)的優(yōu)質(zhì)內(nèi)容建設,將“天橋”打造成北京走向世界的一張文化名片,2014年,北京天橋演藝聯(lián)盟在各級政府領導和相關單位、企業(yè)的支持下,開啟了天橋音樂劇的品牌建設之路,舉辦了“第一屆北京天橋音樂劇演出季”。就此,音樂劇在天橋演藝區(qū)落地生根,茁壯成長;隨著天橋藝術中心這座專業(yè)的音樂劇演出場館的開幕,也將建設天橋音樂劇基地的愿景變得逐漸清晰。時隔兩年,“第二屆北京天橋音樂劇演出季”開幕在即!
“第二屆北京天橋音樂劇演出季”將于2016年10月至12月分別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的大、中、小劇場舉行“10+1”部音樂劇精彩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