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場音樂會精選出十余首國內外膾炙人口的電影音樂主題曲,以時間為軸,在一個半小時中跨越60年,為聽眾們呈現記憶中的經典。音樂與光影都被歲月賦予了力量,將自己的心境、情感不知不覺中與屏幕上的故事相聯,只要旋律響起,總會想起那段特定的歲月,勾起內心深處最美好的回憶,這就是電影音樂會最獨特的魅力。
主要曲目:
魂斷藍橋主題曲《友誼地久天長》;蒂凡尼的早餐《月亮河》;音樂之聲;追捕《杜丘之歌》;人證《草帽歌》;橋《啊,朋友再見》;辛德勒的名單《主題曲》;阿甘正傳《風中飄蕩》;泰坦尼克號《我心永恒》;獅子王《今夜感覺我的愛》;滿城盡帶黃金甲《菊花臺》
演出團隊:
A Certain Trio: 三位青年演奏家均來自于國內外著名音樂學府。對室內樂藝術的熱情與執著使他們相知相識,推廣室內樂藝術在大眾中的普及是他們的追求。三重奏致力于古典與現代精品音樂文化的推廣與傳播,從巴赫到久石讓,從古典音樂到動漫精品,演繹最經典作品,打造獨樹一幟的音樂組合風格。
張伯倫
3歲學習鋼琴,8歲學習大提琴,先后師從于中央音樂學院大提琴教授娜木拉、孫曉淇、朱牧及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音樂學院Jonathan Ruck教授。2004年考入北京一零一中學并擔任金帆交響樂團首席大提琴,在校期間擔任多部著名音樂作品的獨奏任務為學校參加的各項演出與比賽中爭得了榮譽。2007年以專業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并擔任中國人民大學交響樂團首席大提琴。2010年3月代表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出訪美國科羅拉多大學音樂學院,舉辦了個人專場與弦樂四重奏專場音樂會,并得到管弦系主任兼大提琴教授Judith Glyde與當今炙手可熱的國際著名弦樂四重奏團Takcas Quartet的指導,同年7月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受邀參加第29屆世界音樂教育大會,與美國伊斯曼音樂學院鋼琴系主任Jean Barr教授共同舉辦室內樂公開課,同年8月起在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音樂學院跟隨已故大師János Starker的助教Jonathan Ruck教授學習大提琴,與加拿大蒙特利爾交響樂團中提琴首席Mark Neumann教授學習室內樂重奏,與美國俄克拉荷馬州歌劇院藝術總監Jonathan Shames教授學習指揮。
何嘉煒
青年鋼琴家,音樂創作人,
武警政治部文工團鋼琴藝術指導,
中國音樂學院鋼琴系聲樂伴奏藝術指導。
畢業于中國音樂學院鋼琴演奏專業碩士研究生。
作為鋼琴藝術指導,長期擔任卡迪夫國際聲樂比賽選拔賽、德國新聲音國際聲樂比賽、意大利貝利尼國際聲樂比賽、中國音樂金鐘獎、全國高等藝術院校民族聲樂大賽、文化部全國聲樂比賽,CCTV青年歌手大獎賽等等聲樂大賽的鋼琴伴奏。曾擔任《費加羅的婚禮》、《弄臣》、《藝術家的生涯》、《雷雨》、《原野》、《再別康橋》、《一路尋找》、《守望天山》等多部歌劇和音樂劇的鋼琴藝術指導。
谷麗莎
旅美青年小提琴演奏家谷麗莎是一位備受國內外矚目的青年小提琴演奏家,美麗端莊的
中國女孩,2013年畢業于有著音樂界“哈佛”之稱的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
谷麗莎七歲開始學琴,師從于河南省歌舞劇院高榮弟老師,2000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中央
音樂學院附小,師從于中央音樂學院管弦系小提琴教研室主任徐律教授和王泓教授。2004年世界著名小提琴大師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終身教授薛偉回國加盟中央音樂學院,谷麗莎成為大師的第一個中國學生。2007年谷麗莎以全額獎學金考入美國俄亥俄奧柏林音樂學院,師從于世界著名小提琴,教育家米蘭.威泰克教授。2011年再次以全額獎學金考入世界排名第一的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研一究生部,師從于世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和教育家休比亞.羅森博格。谷麗莎從小就表現出極強的音樂天賦和表現力。從九歲開始便涉足國內外各種比賽,并
取得了驕人的成績,1999年在全國小提琴“圓夢杯”的比賽中,榮獲大童組第一名和中國作品演奏一等獎;2001年中央音樂學院院內比賽中榮獲少年組第二名;2006年第八屆“文華獎”全國藝術院校小提琴比賽中榮獲青年組演奏獎;2008年在丹麥“卡爾.尼爾森”國際小提琴比賽中榮獲青年組優秀獎;2010年美國德克薩斯國際小提琴比賽中榮獲第二名;2012年在美國紐約長島舉辦的國際小提琴比賽中榮獲青年組第一名。不僅如此,谷麗莎還曾是中央音樂學院少年交響樂團的首席以及美國奧柏林音樂學院和茱莉亞音樂學院樂隊首席。在大學時谷麗莎被意大利Arezzo音樂學院邀請,和她當時的三重奏赴意大利為音樂學院的學生演奏并舉辦大師課。她參與的夏令營也遍布美國與歐洲,比如美國最著名的夏令營阿斯本音樂節和捷克的Litomysl音樂節。谷麗莎年僅十二歲時應邀與廈門愛樂樂團合作演出布魯赫小提琴協奏曲,中國著名指揮家廈門愛樂樂團團長鄭小瑛女士稱贊谷麗莎為極具演奏家潛質,不可多得的音樂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