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古琴便以其高妙典雅的文化格調(diào)深得文人雅士欣賞。修養(yǎng)身心、體悟生命,古琴一直是古人提升自我的載道之器,其所蘊含的博大精深的東方哲學和美學思想,使這一音色最為樸素的樂器成為中華泱泱五千年文化史上最富盛名的藝術符號之一。
2013年,正乙祠在原版《怡心琴韻》基礎上,進行全新升級,邀請費翔御用設計師、著名服裝設計師姜虹女士擔綱服裝設計,引入黃公望《富春山居圖》視覺形象,旨在傳承、再現(xiàn)古人一以貫之的人文精神及意趣。
同時,《怡心琴韻》將繼續(xù)聘請著名古琴大師吳文光先生弟子黃文懿女士、樊娜等琴學名家躬身操琴,及著名作家、資深媒體人楊浪親任琴會主持,于古戲樓三百歲殊勝之際,以珠聯(lián)璧合的意形契合,妥帖詳實的背景介紹,藉獨特的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身份,肩承起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傳播與推廣重任,在“盛世和聲”的古老空間中撥響隔世雋永的太古遺音。
精彩評論
龔琳娜:昨晚在正乙祠聽了一場別具韻味的古琴音樂會,許久沒有與琴合唱的我,音樂會結束之后,盡興了一把,在這三百年老的古戲樓唱起來。中國的文人音樂至今來聽,仍是余音繞梁,心生美妙啊!
吳文光:古琴藝術自成一體,博大精深,蘊含著深刻的人文內(nèi)涵和文化積淀,對于這種傳承了上千年的藝術體系,今人有責任、也有義務傳承下去。感謝新華雅集正乙祠為大家?guī)砣绱藙e有新意的演出作品!
京城秘境正乙祠,始建于1712年,見證了中國戲曲沉浮300年的風風雨雨,是國粹京劇的緣起發(fā)祥之地、全球戲曲愛好者一生不能不去的朝覲之所,被譽為中國戲樓文化史上的活化石。
作為中國保留至今最完整的純木質(zhì)結構戲樓,正乙祠在戲曲的歷史中和許多戲曲名家結下了不解之緣。京劇創(chuàng)始人程長庚、盧勝奎,京劇大師譚鑫培、王瑤卿、梅蘭芳等人都相繼在此登臺。其中最負盛名的自然就數(shù)梅蘭芳了,梅蘭芳的京劇造詣享譽全球,從祖父梅巧齡到幼子梅葆玖,梅氏祖孫四代都先后在正乙祠戲樓進行演出
節(jié)目單
1、《流水》
2、《酒狂》
3、《幽蘭》
4、《陽關三疊》(琴曲演唱)
5、《梅花三弄》
6、《瀟湘云水》
7、《菊花臺》
8、《廣陵散》
以演出現(xiàn)場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