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受眾:
0.5歲及以上兒童,和他們的家長
整體時長:90分鐘
兒童劇演出:30分鐘
互動工作坊:30分鐘
手工體驗:30分鐘
演出屬于"親密劇場"類型,觀演區不設座位票價區分,由工作人員引導下自由落座;憑訂票時的姓名和手機號碼于演出當日在劇場前臺換領票券。
關于“非童一班”
在北京,有一群長大了依然愛創造的姑娘們,在2015年的春天組成了一個兒童劇團--"非童一班"。 這是一支被戲稱為"高顏值學霸"的團隊,成員分別畢業自北京大學、倫敦藝術大學等高等院校;各自從業范圍更是涵蓋了媒體、法律、互聯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音樂和戲劇等各個領域。這樣的多元化團隊配搭,正像戲劇本身,綜合、通透、具有豐富的內涵和外延。她們帶著兩部從丹麥原版引入、本土化創作的兒童劇,給北京和其他城市、鄉村的孩子和家長們帶來非同一般的"親密劇場"體驗。
關于《純凈的眼睛》
"國內唯一一部零歲寶寶就能看的戲"
《純凈的眼睛》是非童一班引入中國并本土化長期演出的第二部丹麥兒童劇,自2009年丹麥首演后,已全球巡演150多場。2015年9月,非童一班經過四個多月的精心打磨,在北京首演該劇,開創了國內第一個"零歲寶寶有戲看"的文化事件。大批4個月、5個月、8個月、10個月的寶寶們被抱著背著走進劇場,引爆國內大量媒體的爭相報道。這部針對0.5歲以上的兒童短劇,凸顯了非童一班在兒童戲劇作品上詩意和純粹的藝術性選劇標準。
《純凈的眼睛》從一個孩子不帶偏見的角度作為出發點,分享孩子在初次體驗白雪世界時的驚訝和好奇。潔凈的舞臺,是由白色氣球、白色雪球、透明湖泊和身著白色服裝的舞者、音樂家交織而成一個白雪世界。孩子們在清澈的現場音樂里集中起關注,想象自己一天醒來,發現周圍的世界覆蓋著白色的雪花。舞者們和音樂家用單純的舞步和音符,一點一點探索這初次相遇的白雪世界,用孩子和家長們意想不到的方式認識厚厚的積雪、認識冰凍的湖面、認識雪人的誕生和融化,認識打雪仗的愉悅和興奮。
《純凈的眼睛》由丹麥GazartDanceTheatre原創,非童一班的本土化制作,不僅保持了原作優雅、寧靜、詩意又充滿想象力的藝術品味,更創造性地融入了互動工作坊、手工體驗區等充滿原創智慧和經驗累積的板塊,讓觀演的整體藝術體驗有了更高的提升。
以往評論
丹麥《Berlingske Tidende, Vibeke Wern》報紙:"詩意的舞蹈,穿插著巨大的白色氣球,雪球和帶著裂縫的鏡子。一個巨大的像白色雪球般的白色布單在0-4歲的孩子眼里是神奇的,它在臺上移動,變化成雪人,一旦有人吻他便瞬間融化。更神奇的是白色布單下面藏著吉他手,他很好地融合在舞臺場景中,同時還用他的樂器營造出冰霜般的金屬響聲和動感的節奏。當然一場打雪仗是不可避免的 。"
Bornibyen網觀眾:"我十五個月大的兒子是演出現場最小的觀眾之一,盡管他還是個易動的小男孩,但表演從頭到尾他就好像著魔了一般被完全吸引。對于他和其他的孩子來說該劇的高潮就是雪仗中出現的躲貓貓游戲,還有白色氣球被賦予了新的角色,還有舞者生動的面部和肢體表情。"
北京7月試演觀眾:"誰說戲劇一定要有精彩感人的劇情,生動幽默的臺詞,明理導行的功能。第一次感受,這種親密體驗的劇場作品,寶貝們可以坐著看,趴著看,躺著看,抱著看。就像繪本的無字書,充滿無限想象力的作品總能聯結到孩子的生活。在基本沒有臺詞的狀態下,用簡潔、詼諧、生動的創意表演,讓孩子笑著用自己的視角和認真去探索和理解。"
北京7月試演觀眾:"非童一班引入的丹麥兒童劇《純凈的眼睛》,很美好的觀劇體驗(許久沒有用美好兩字),用孩子的語言寫給孩子的劇,許多梗只有孩子才懂。"
北京7月試演觀眾:"《純凈的眼睛》,喜歡這樣的白色,童趣,音樂,我告訴劇組,這讓我想到了初戀般的純凈!"
北京7月試演觀眾:"這是我看過的最棒的兒童劇了!代入感極強,現場的音樂美極了!尤其最后小雪人站起來的時候,簡直萌翻了,它讓我想起了我們小時候看的動畫片《雪孩子》,眼睛都濕了。"
北京9月首輪演出觀眾(寶寶5歲):"舞臺上躺著一面冰一樣的鏡子,旁邊演員姑娘撒下雪花來。我心里忽然一疼,想起張棗那首《鏡中》的詩句--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了下來..."
北京9月首輪演出觀眾(寶寶11月齡):"這個月齡孩子的注意力能堅持一分鐘已經是很好了,種種的表現說明她真的在體會在感知。小小的軟軟的身體里有著和我們眼里不一樣的雪世界,安靜的窩在我腿里看劇的苒苒讓我的心都化了。"
北京9月首輪演出觀眾(寶寶4月齡):"原本有的擔心:哭鬧困倦、打擾他人……而實際的表現是一直圓睜的眼睛,好奇的眼神和三次輕聲呼應的微笑。"
北京9月首輪演出觀眾(寶寶3歲):"從石頭縫里蹦出來的彪悍妹紙今年3歲,出乎我意料地一聲不吭,深深地看進整個戲里。 演出結束,還要去小心翼翼地拉拉雪人的胳膊,摸摸演員服裝上綴著的小雪球。與其說她那是羞澀和膽怯,倒不如說,有些稍縱即逝的美,讓她心懷敬畏。"
北京9月首輪演出觀眾(寶寶5歲):"這是滿滿的30分鐘,小寶的眼睛不曾離開舞臺和演員,演出過程中也會根據劇情發出自己的聲音,周邊的小伙伴之間也有交流,就這么全神貫注的看著、最自然的反應著。這是在看其它演出時沒有的畫面。"
北京9月首輪演出觀眾(寶寶10月齡):"這是Emily第一次到劇場看兒童劇,充滿了好奇,小眼球咕嚕咕嚕轉個不停,觀察著周圍的一切。很超乎麻麻的想象,Emily十分認真的看完了整場演出。從她的眼神中,我似乎看到了純凈,純凈的眼睛,干干凈凈,認認真真,至于她看懂了什么,有什么樣的啟發,沒準比媽媽想象的還要寬廣呢。"
北京9月首輪演出觀眾(寶寶3歲):"完全有別于國內傳統意義上直白說教、游離于劇情的兒童劇,全劇以舞者引領孩子體驗初次遇見雪的清澈,感受白雪世界的單純美好,無臺詞無對白只有音樂和舞蹈。子子全程無尿點,目不轉睛地感受著半小時舞臺上的雪白世界,我根本不必問她是否看懂,看懂了什么,她的專注表現足以證明了這次走進劇場的意義,更讓我堅信:戲劇是孩子天生的朋友。"
《純凈的眼睛》演職信息
丹麥原創:Gazart Dance Theatre
中方出品:非童一班
編舞:Tali Rázga
音樂設計:S?ren Dahl Jeppesen
舞美設計:G?je Rostrup
中方導演:周穎,"非童一班"藝術總監和導演,畢業于北京大學地理系、美國華盛頓大學舞蹈系。曾任Khambahta舞蹈劇場舞者。多年來在西雅圖地區創作、演出、跨界合作。現居北京,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她和她的伙伴們一起創立了"非童一班"。
中方演員:杜凱、牛潔、陳欣頔
制作人:費溢群,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畢業,后從業于媒體及互聯網行業,現就職于優酷土豆,對文化產業經營富有多年經驗。2013年參演話劇《烏托邦小鎮》,2014年參演肢體劇《在一起》,并從事戲劇評論,2015年和周穎一起創立"非童一班"。
劇團經理/平面設計:宋迪,畢業于倫敦藝術大學,多年專業劇團工作經驗。
劇照攝影:王昊宸 鞏祎臨
鳴謝:丹麥文化中心、丹麥Gazart Dance Theatre、大小舞臺之間、青藍劇場、大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