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8》(作品介紹)
陶身體劇場新作《8》,是舞團創始人、編舞陶冶“直線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承接著《6》、《7》,這部作品延續了他數位系列的創作思路,通過挖掘運動邏輯、重復疊加過程,從而呈現出身體的美學,探索在限制中產生的可能性。此次作品的音樂,仍然由鬼才音樂家小河創作編曲。
在陶冶此前的兩部作品中,舞者并排站立成一條直線陣型,自始至終保持相同的間距,通過群體合一的動律,召喚集體在意識的歸攏中所能迸發出的協調感和生命力。在這個過程中,每一位舞者都需要用極致的專注力,完成整齊的、持續無間斷的身體運動,呈現出自然次序的重復儀式。此次的新作《8》,所有的舞者將延續并排限定中通過呼吸一致,展現消耗和過程的積累。
這部作品與同系列其他作品的不同之處,除了再增加了一名舞者,使得整個舞鏈的包容度因為體量的增加而進一步打開。在形式上,舞者也由站立變成了仰臥,肢體將被進一步限制在地面上,動作的范圍被限制在了脊椎能夠活動的范疇,而舞者的視域也從站立狀態下的環周360度,變為了平面狀態下的180度。然而,在這種限制下,舞者的身體能力也被挖掘釋放。從觀眾的正面視角出發,這部舞蹈刪減掉了舞者從頭到腳的肢體全貌,而只留給觀眾身體軀干的聚焦。在8位舞者如移動雕塑般丘巒起伏的流暢舞動中,人在用自我的脊梁突破平面的障礙,用身體展現微縮的變遷。
《9》(創作概述)
我的數位系列作品始終把身體作為藝術發現的唯一通道,抽離了敘事的、情感的創作途徑,通過對身體極限充分理性的認識和分析、讓身體在重復而充滿限制的運動過程中釋放出生命力,提煉出獨特的身體美學和身體訓練系統。
已完成的七部數位系列作品《2》《重3》《4》《5》《6》《7》《8》無論在觀念或是身體語匯上都試圖構建起嚴謹邏輯的秩序,而此次新作《9》想要探尋的,就是突破甚至打破曾經疊加累積這一秩序。因此《9》的關鍵詞是「亂」,但是通過秩序中發現隱藏的混亂,還是深入亂象發現表面之下事物間更深層的聯系?——一切還未可知。
我的創作通過身體不同的發力方式及精神上的自我克制,發現并總結了陶身體劇場訓練技術(圓運動系統)。已完成的數位系列作品都是從系統中抽離出某一個身體的動律,延展成身體美學上的質感。相對完整呈現出陶身體劇場在技術上總結的身體語匯的作品是《4》,但關于運動著的身體間更細微的聯系、以及身體質感上的釋放在作品《4》中的呈現是遠遠不夠的。而通過近幾年陶身體劇場在日常訓練中的探索,這套系統(圓運動系統)也有了更新及拓展。
《9》既要從已經總結的系統(圓運動系統)中找到線索呈現出一個更豐富的景觀,又要把身體的關聯從系統中分離、重構,成為九個舞者個體運動過程中自我的語匯,并通過空間中關系的表達,形成一種密碼式的連結?!?》將脫離過往作品里一元、二元的表達方式,在視覺上呈現一種包羅萬象又無以名狀的多元關系,從而通過視覺的觀看,讓觀者去在亂象中還原自我獨立的發現與建構其中的關聯。
由于《9》還在舞蹈語言的摸索階段,因此音樂的具體呈現也尚未成型。但這次的音樂極有可能通過破碎、爆裂的鼓聲,將土地的力量上傳至運動的身體里,與身體在運動過程中把重量交還地面形成反向路徑。
數字9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著「九九歸一」的重要寓意,即一切百轉千回仍歸源頭,意味著曲折、極限,也意味著回歸?!?》相對已完成的數位系列作品來說無疑是身體語匯上的釋放,但終將抵達觀念上的歸攏??梢哉f《9》是數位系列重要的分界點,只有在完成它的過程里梳理出更多的線索,才能決定未來作品存在的可能。
主創人員
編舞:陶冶
作曲:小河
燈光:陶冶、馬悅
服裝:陶冶、段妮
陶冶藝術總監、編舞
出生于重慶,畢業于重慶舞蹈學校。曾在上海武警政治部文工團、上海金星舞蹈團和北京現代舞團擔任舞者。2008年3月創立陶身體劇場,主要作品包括:《重3》、《2》、《4》、《5》、《6》、《7》、《8》。2011年應邀參演由崔健執導的電影《藍色骨頭》。2012年獲亞洲時尚雜志《Men's Uno風度》頒發的“2012年亞洲十大風度人物”獎。同年,陶冶被英國Sadler’s Wells機構評選為New Wave Associates世界六位編舞家其中之一。2013年獲新京報-中國時尚權力榜頒發的"年度時尚舞蹈家"時尚創造大獎,2015年再次被新京報評為“年度新銳藝術家”。
段妮創團舞者、排練總監
出生于西安,畢業于陜西省藝術學校。2004年畢業于北京舞蹈學院現代舞編導(廣東班)由中國著名舞蹈教育家及曾廣東實驗現代舞團團長(創始人)楊美琦女士創辦。在校間曾獲美國舞蹈節獎學金。曾在上海金星舞團、英國倫敦阿庫漢姆舞團和美國紐約沈偉舞蹈藝術擔任舞者。2008年8月加入陶身體劇場。曾三度隨不同舞團受邀美國紐約林肯藝術中心進行表演,并三次榮登《紐約時報》,獲得“非凡強大的、令人敬畏的、控制力極強”的高度評價。
演出團體
陶身體劇場
陶身體舞團由陶冶于2008年3月創辦。在短短8年的發展中,舞團的巡演已經遍及歐、美、亞、澳等五大洲40多個國家。作為中國首個應邀在美國林肯中心藝術節和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演出的現代舞團,陶身體舞團出席了包括美國舞蹈節(ADF)、愛丁堡國際藝術節、巴黎城市劇院等70多個主流藝術節與知名劇院的演出,且連續4年受到英國倫敦賽德勒斯·威爾劇院藝術機構的創作委約。美國《紐約時報》、英國《泰晤士報》、加拿大《星報》等媒體曾熱烈贊揚舞團的舞蹈作品,評價為“中國正在蓬勃發展的當代舞界一股強勁的新興力量”和“最前沿的中國編舞作品”。臺灣云門舞集創始人林懷民也說:“陶冶的作品是二十一世紀之舞,令人贊嘆,引人思索”。2014年紐約Time Out雜志的評選中,陶身體在紐約城市每年幾十萬的演出中脫穎而出,成為十個年度最 佳舞蹈表演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