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師從世紀鋼琴大師海爾姆·魯洛甫、威廉·肯普夫、克魯迪奧·阿勞
阿勞盛贊他的演奏彌漫著“人性的溫暖和知性的火花”
-與眾多一流樂團合作,如柏林廣播交響樂團、柏林愛樂等
從1984年起定期與歷史悠久的柏林四重奏合作
-德國鋼琴教育界泰斗級人物,任柏林音樂學院鋼琴系主任近三十年
鋼琴:克勞斯·貝斯勒
曲目:
貝多芬:A大調奏鳴曲Op.2 No.2
舒曼:間奏曲 Op.4
舒伯特:降B大調奏鳴曲D.960
德國鋼琴大師貝斯勒
- 師出名門:
曾師從世紀鋼琴大師海爾姆·魯洛甫、威廉·肯普夫、克魯迪奧·阿勞
阿勞盛贊他的演奏彌漫著“人性的溫暖和知性的火花”
- 德國最有影響力的鋼琴家:
與眾多一流樂團合作,如柏林廣播交響樂團、柏林愛樂等
從1984年起定期與歷史悠久的柏林四重奏合作
- 德國鋼琴教育界第一把交椅:
15年來擔任德國最好的音樂學院——柏林音樂學院鋼琴系主任,德國鋼琴教育泰斗級人物
克勞斯·貝斯勒1937年生于德國茨維考,這里是大音樂家羅伯特.舒曼的故鄉。在濃厚的音樂氛圍中長大的貝斯勒,從小就展露出驚人的音樂才華,幼年考入羅伯特舒曼音樂學院,接受嚴格的專業訓練。他的老師是當時著名的鋼琴大師威廉.肯普夫的助教。16歲時貝斯勒就受邀和當地市立樂團合作貝多芬鋼琴協奏曲,引起極大轟動,從此開始了職業音樂生涯。至1955年畢業時已舉辦多次的個人獨奏音樂會,為今后的事業打下堅實基礎。
1955年貝斯勒考入了著名萊比錫音樂學院繼續進行深造,一年后,因一場個人獨奏音樂會上,受到鋼琴大師肯普夫賞識,轉入柏林高等音樂學院。此后5年間,先后師從阿爾姆·魯洛普、威廉·肯普夫、克魯迪奧·阿勞這三位世界級大師。在這所在音樂界享有有極高地位,并擁有過施納貝爾、肯普夫、阿勞、巴克豪斯、吉賽金等一系列世界級鋼琴大師的學院中,貝斯勒充分展示出自己的音樂才華,不但在演奏技術上漸入化境,更從音樂上繼承了的源自巴赫、貝多芬以及勃拉姆斯的精神傳統。
貝斯勒在1966年畢業音樂會上展露出驚人的音樂才華,使他被柏林音樂學院所聘任,更被德意志廣播電臺相中,在隨后八年中陸續推出了大量的德奧作品,定期向全國播出。同時,貝斯勒多次在國際大賽中獲獎,如1958年弗萊堡全德音樂學院聯賽,1963年茨維考舒曼國際鋼琴大賽,1966年莫斯科柴科夫斯基國際鋼琴比賽等。
出于對音樂的執著,貝斯勒1966年前往波蘭,同科爾托的學生——著名波蘭女鋼琴家車爾尼·斯蒂凡斯卡繼續學習。在肖邦的故鄉,貝斯勒深深感悟到那種與德奧文化迥異的音樂的魅力,繼而對自己所學進一步反思與凝練,這使貝斯勒把其特有的個人音樂魅力同作品本身人文精神精妙地結合在一起,形成強大的音樂感染力。隨著年齡與舞臺經驗的增長,貝斯勒的演奏日趨成熟,逐漸形成了獨特的個人演奏風格——他憑借著濃厚的德奧文化底蘊及對宗教的感悟,結合敏銳的音樂洞察力與精湛的技術表現手法,把德奧系音樂中的神性與人性,嚴謹與浪漫充分地結合在一起,使得他的演奏彌漫著“人性的溫暖與知性的火花”(鋼琴大師阿勞語)。
1966年,年僅29歲的貝斯勒被破格聘任為柏林音樂學院的教授。1987年至2001年,他被柏林音樂學院聘任為鋼琴系主任。貝斯勒教授不但被多家知名音樂學院聘為客席榮譽教授,還定期在世界上舉辦鋼琴大師班,應邀出席各類知名音樂節,同時還擔任舒曼、貝多芬、勃拉姆斯等眾多國際大賽的評委。
貝斯勒教授在為數眾多的國家舉辦過演奏會,像日本、俄羅斯、美國、意大利、法國、匈牙利、古巴、波蘭、中國、英國、捷克、保加利亞、丹麥、格魯吉亞、塞浦路斯等,足跡遍布三大洲。與其合作過的知名樂團為數眾多,像柏林愛樂、柏林廣播交響樂團、柏林交響樂團、德累斯頓愛樂、慕尼黑愛樂、丹麥交響樂團、莫斯科交響樂團等,并為德意志國家廣播電臺錄制了大量鋼琴作品。貝斯勒教授還定期和柏林愛樂合作演出并錄制了大量德奧鋼琴協奏曲。從1984年起,貝斯勒定期與歷史悠久的柏林四重奏合作,舉辦了眾多的室內樂演出。東西兩德解凍后,貝斯勒教授作為第一個受東德政府邀請的西德鋼琴家,在東德舉行了一系列獨奏音樂會,引起極大轟動。直至今日,年逾7旬的貝斯勒教授每年還保持在德國及歐洲舉辦大量個人音樂會,并受邀在各種音樂節上演出。
大量繁忙演出并未影響他對鋼琴教學的熱愛,這使得貝斯勒教授不但成為柏林最具影響力的鋼琴家之一,培養出大批在國際大賽中獲獎的青年鋼琴家們,并對許多青年鋼琴家的成長和發展產生極為重要的影響,這些使其在音樂界享有極高的知名度。
TAGS: 純正德奧風—德國鋼琴大師貝斯勒獨奏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