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的海弦樂團
??二十年前,吉頓·克萊默為音樂變革創造了一個理想之境。這位享譽國際的小提琴家在1997年夏舉行的奧地利洛肯豪斯音樂節上宣布了他引人矚目的新創計劃,一手建立了此后迅速成為全世界最佳室內管弦樂團之一的波羅的海室內樂團。波羅的海室內樂團由23位來自拉脫維亞、立陶宛和愛沙尼亞的杰出青年音樂家組成,樂團歡樂洋溢、情感充沛的演奏風格和活力多樣的節目策劃傾倒了初代觀眾。樂團成立二十年來,這些一貫的品質已深深融入樂團的靈魂。
??波羅的海室內樂團是吉頓·克萊默送給自己的50歲生日禮物,他決心通過這個新的管弦樂團,向波羅的海國家的青年音樂人分享自己作為獨奏家和室內音樂家的豐富經歷,并且提升該地區的文化生活。樂團迅速展現出其創辦人旺盛的精力和眼界開闊的藝術功力。學習過程中不容哪怕一點藝術上的妥協:事實上,追求極致、勇于探險的藝術理想始終貫徹于樂團精神中,形成了開放式的藝術試驗、勇于創新、大膽挑戰傳統的創新規劃,使樂團擁有了開闊的藝術視野。
??1999年,吉頓·克萊默在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形容波羅的海室內樂團是一個音樂的民主國度:“開放、律己,它是我音樂精神的延續。”他繼續表示,樂團的表演應當傳達“一種使一場音樂會富有戲劇性和美感的自發的音樂制作意識,實現對創作過程的延續”。他對于樂團發展的雄心壯志在其展現出的驚人一致性中得以實現。
??成立以來,波羅的海室內樂團歷史上的標志性大事件和其過往及現任成員所取得的成就足以集結成書。進入21世紀后,樂團已經在50多個國家進行過表演,在超過600座城市亮相,帶來了1000多場音樂會。長期以來,樂團得到了來自三個母國政府持續不斷的支持。此外,樂團已經發行了20多張專輯,包括由Nonesuch唱片公司出品、榮膺2002年古典回聲大獎和格萊美獎的《后莫扎特》以及由德意志留聲機唱片公司和ECM唱片公司出品的其他備受好評的專輯。樂團錄制的喬治·埃奈斯庫作品專輯和米奇斯瓦夫·魏因貝格作品專輯均獲得格萊美獎提名,近期與安娜·維尼斯塔卡婭合作為Alpha古典唱片公司錄制的肖斯塔科維奇鋼琴協奏曲獲得了2016年古典回聲大獎“音樂會錄制獎(20/21世紀音樂部分)”。
??慶祝樂團成立20周年暨吉頓·克萊默70歲生日的慶祝活動貫穿了樂團2016-2017樂季。在這個里程碑式的樂季中,樂團于1月和2月在美國舉行了9場音樂會巡演,并在歐洲全境帶來將近40場的周年音樂會巡演。歐洲巡演于2月18日在維爾紐斯首發,途徑波羅的海各國,然后依次是德國、瑞士、西班牙、英國、法國、匈牙利、意大利、葡萄牙、捷克、荷蘭,最后以5月的亞洲巡演劃上句號。吉頓·克萊默將會領銜全部巡演,并有包括瑪爾塔·阿赫里奇、卡蒂雅·布尼亞季什維莉、塔季揚娜·格林丹科在內的著名獨奏家,以及江州美、盧卡斯·德巴爾格、巴勃羅·費蘭德斯和馬蒂納斯·斯塔基歐尼斯等年輕新秀的傾情加盟。樂團2016-2017樂季于16年9月以一年一度的、在尤爾馬拉舉行的波羅的海室內樂團音樂節開場,以17年5月的亞洲巡演結尾。
??2003年,波羅的海室內樂團在拉脫維亞山城錫古爾達創建了屬于自己的音樂節。樂團也在歐洲的主要系列音樂會中定期亮相,其中就有在柏林新哈登貝格宮、巴伐利亞埃爾茂宮、艾森施塔特艾什泰哈齊宮舉行的音樂會。近年來,樂團的表演內容不斷推陳出新,業務范圍不斷擴大,如2013年在柏林愛樂廳舉行的音樂會“用愛致意俄羅斯”,旨在推動俄羅斯的人權事業以及名為“關于吉頓的一切”的半戲劇自傳演出,吉頓·克萊默在這次演出中演繹了貼近他心靈的作品,并且講述了他作為藝術家的事業和人生。2013年起,波羅的海室內樂團和吉頓·克萊默與俄羅斯著名小丑和啞劇藝術家斯拉瓦·波盧寧及其麾下的傻瓜學院聯手打造了“雪之交響曲”,這是一個基于波盧寧的先鋒之作“雪之秀”的聯合項目。2015年樂團推出了吉頓·克萊默與俄羅斯畫家、辯論家、哲學家馬克西姆·康托爾合作的創意項目“面具與面孔”。在最新的項目“東部畫卷”中,樂團牽手敘利亞藝術家尼扎爾·阿里·巴德爾,聚焦中東地區的劇烈動蕩以及近期的難民問題。
??自成立以來,樂團已經與許多具有高知名度的指揮家和獨奏家有過共事經歷。在吉頓·克萊默的的領導下,樂團形成并保持著極富個性的響應力和高度的專注力,這些品質在和知名藝術家們的合作中得到進一步發展。他們當中有:女高音杰西·諾曼,鋼琴家瑪爾塔·阿赫里奇、葉夫根尼·基辛、奧列格·邁森貝格、米哈伊爾·普列特尼奧夫和丹尼爾·特里福諾夫,小提琴家莉薩·巴季阿什維利、帕特里夏·科帕奇斯卡婭、迪迪埃·洛克伍德、瓦季姆·列平和托馬斯·澤赫梅爾,大提琴家馬友友、米沙·邁斯基以及已故的鮑里斯·帕戈門齊科夫等等。樂團的藝術造詣也在弗拉基米爾·阿什肯納齊、克里斯托夫·艾森巴赫、米爾加·格拉欽泰拉、海因茲·霍利格爾、羅曼·科夫曼、長野健、西蒙·拉特爵士、埃薩-佩卡·薩洛寧和紹柳斯·桑德克斯等指揮家執棒的演出項目和巡演中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波羅的海室內樂團以其策劃項目的多樣性和想象力而著稱。樂團成員也因對于主流曲目和其它廣大作品同樣得心應手的演繹而揚名。樂團承擔了許多作品的世界首演,其中不乏萊拉·奧爾巴赫、列昂尼德·杰夏特尼科夫、索菲婭·古拜杜麗娜、基亞·坎切利、維克托·基辛、阿爾圖爾·馬斯卡茨、阿爾沃·帕爾特、格奧爾格斯·佩雷西斯、亞歷山大·拉斯卡托夫、拉明塔·謝爾克斯尼特、瓦倫丁·西爾韋斯特羅夫和彼得里斯·瓦斯克斯的大作。樂團演奏曲目的多樣性在其唱片錄制中得到了充分反應,發行的專輯涵蓋廣泛,從樂團與吉頓·克萊默錄制的莫扎特小提琴協奏曲全集、波羅的海室內樂團版本的舒伯特與貝多芬四重奏、埃內斯庫八重奏、阿斯托爾·皮亞佐拉的《探戈芭蕾》到基亞·坎切利、維克托·基辛和斯泰萬·科瓦奇·蒂克梅爾作品的世界首發。
??樂團的許多唱片記錄了樂團與特定作曲家之間的密切聯系。由ECM唱片公司出品、于2015年10月發行的最新專輯收錄了基亞·坎切利為小提琴、弦樂團和打擊樂所做的《明暗對比》以及為雙小提琴、弦樂團所作的《暮光》,以慶祝這位格魯吉亞作曲家的80周歲生日,吉頓·克萊默與帕特里夏·科帕奇斯卡婭擔任獨奏。2010年由Nonesuch唱片公司出品的《源自深處》首發了帕爾特在吉頓·克萊默60周歲生日時為他送上的禮物—《帕薩卡利亞舞曲》特別版。波羅的海室內樂團的其它重要專輯還包括坎切利、凱撒·弗蘭克與蒂克梅爾的作品選集《圣詩與祈禱》;《《器樂的藝術:向格倫·古爾德致意》收錄了11首新譜寫和編曲的作品,大都援引自或靈感來自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杰作,由無與倫比的加拿大鋼琴家格倫·古爾德錄制;2015年由德意志留聲機公司出品的《新季》由吉頓·克萊默擔綱獨奏,收錄了菲利普·格拉斯《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以及基亞·坎切利、阿爾沃·帕爾特以及梅林茂的作品。
為紀念波羅的海室內樂團成立20周年,一張收錄米奇斯瓦夫·魏因貝格全部室內交響樂作品的新專輯將于2017年冬由ECM唱片公司發行。
TAGS: 吉頓·克萊默與波羅的海弦樂團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