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魯塞爾
??彼得·魯塞爾出生于德累斯頓的一個音樂世家,父親是一名指揮及歌唱家,六歲時就開始學習鋼琴。他曾就讀于柴科夫斯基音樂學院,師從于德米特里·巴什基洛夫以及列夫·奧博林。在莫斯科求學過程中他成為了莫斯科柴科夫斯基大賽和蒙特利爾國際音樂比賽的第一位德國籍獲獎者。與此同時他也開始了他的國際演出事業,并迅速蜚聲于國際。
??他在國際知名音樂節,如德累斯頓音樂節,薩爾茨堡音樂節,布拉格之春音樂節,拉羅克當泰隆鋼琴音樂節,愛丁堡音樂節,倫敦逍遙音樂節,珀斯音樂節,好萊塢露天劇場以及香港音樂節上的優異表現使得他受到了觀眾和媒體的熱烈歡迎。
??多年來彼得·魯塞爾一直是包括紐約愛樂樂團、洛杉磯愛樂樂團、蒙特利爾交響樂團、多倫多交響樂團、巴爾的摩交響樂團、底特律交響樂團、佛羅里達管弦樂團,愛樂樂團、英國皇家愛樂樂團、柏林愛樂樂團、柏林德意志交響樂團、德累斯頓國立交響樂團、德累斯頓愛樂樂團、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萊比錫中德廣播交響樂團、薩爾茨堡莫扎特管弦樂團、瑞士伯爾尼交響樂團、韓國KBS交響樂團、臺灣愛樂樂團、紀尾井音樂廳室內管弦樂團、新日本愛樂交響樂團、里斯本古本江管弦樂團以及荷蘭愛樂樂團在內的客座鋼琴獨奏家。
??此外,與他合作過的指揮大師有赫爾伯特·布隆斯泰特,安德烈·博列科,夏爾·迪圖瓦,弗拉基米爾·費多謝耶夫,加布里埃爾·費爾茨,克勞斯·彼得·弗洛爾,哈特穆特·韓亨,貝納德·海丁克,丹尼爾·哈丁,根特·赫比希,馬雷克·亞諾夫斯基,魯道夫·肯普,迪米特里·契達申科,基里爾·孔德拉辛,庫特·馬祖爾,庫特·桑德林,史蒂芬·桑德林,霍斯特·施泰因,尤里·特米卡諾夫,克勞斯·騰斯泰德以及瓦爾特.魏勒。
??其中,他與庫特·馬祖爾及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合作超過兩百余次,在世界各地均有演出。他在紐約愛樂樂團建立150周年紀念音樂會上演奏拉赫瑪尼諾夫第三鋼琴協奏曲也正是受了庫特·馬祖爾的邀請。
??彼得·魯塞爾與EMI、capriccio、Ars Vivendi、柏林古典等唱片公司錄制了海量的唱片,如與赫爾伯特·布隆斯泰特指揮的德累斯頓國立交響樂團合作錄制韋伯的鋼琴協奏曲、與庫特·馬祖爾指揮的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合作錄制的舒曼、還分別與庫特·桑德林以及克勞斯·彼得·弗洛爾指揮的柏林交響樂團(現稱柏林音樂廳交響樂團)合作錄制拉赫瑪尼諾夫和貝多芬。此外他還錄制了勃拉姆斯作品的獨奏唱片,還與不同重奏組合錄制了大量室內樂作品。
??自2011年起的四年時間里,彼得·魯塞爾在日本、德國和瑞士等國舉辦了貝多芬全套32首鋼琴奏鳴曲的獨奏音樂會,并在布拉格之春音樂節上廣受好評。在日本與King Records唱片公司錄制了這套32首奏鳴曲的唱片。
??在與庫特·桑德林指揮的紐約愛樂樂團以及洛杉磯愛樂樂團的多達五十余次的合作里,彼得·魯塞爾完成了全套拉赫瑪尼諾夫鋼琴協奏曲的錄制。
??樂評網站Flying Inkpot評論這套錄音為:“這或許是目前為止最偉大的并且最令人滿意的拉赫瑪尼諾夫鋼琴協奏曲的錄音。”
??2001年9月9日,彼得·魯塞爾與指揮大師庫特·桑德林合作了該指揮的最后一場音樂會,僅在數月之后這名偉大的指揮就永久的告別了指揮臺。
??2012年9月,彼得·魯塞爾在紀念庫特·桑德林誕辰100周年的紀念音樂會上作為第一個演出曲目與伊萬·費舍爾指揮的柏林音樂廳樂團合作演奏了莫扎特的降E大調鋼琴協奏曲,KV482。
??2015年彼得·魯塞爾再次受到紀尾井音樂廳室內管弦樂團及德累斯頓音樂節的演出邀請,此外他也再次應日本NHK交響樂團的邀請于2016年5月赴美國演出。
??因其持續不斷的且始終保持高水準的音樂會,彼得·魯塞爾被授予“2009年聯邦州首府德累斯頓藝術獎”。同時他也是薩克森州藝術學院的正式成員。
??2016年,彼得·魯塞爾因其杰出表現以及莫扎特鋼琴作品的唱片錄制而被薩克森莫扎特協會授予莫扎特獎。
TAGS: 2018國際鋼琴系列:彼德·魯塞爾鋼琴獨奏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