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拉姆斯與舒伯特音樂會曲目:
舒伯特“鱒魚”鋼琴五重奏 (鋼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貝司)
Schubert Forellen-Quintett Op.114(D667)
第一樂章:Allegro Vivace
第二樂章:Andante
第三樂章:Scherzo, Presto
第四樂章:Andantino
第五樂章:Allegro
休 息
勃拉姆斯G小調鋼琴四重奏 Op.25
Brahms Klavierquartett g-moll Op.25
第一樂章: Allegro
第二樂章:Intermezzo: Allgero ma non troppo
Trio: Animato
第三樂章:Andante con moto
第四樂章:Rondo alla Zingarese
勃拉姆斯與舒伯特音樂會作曲家介紹
弗朗茨?舒伯特(Franz,Schubert,1797.1.31—1828.11.19),奧地利作曲家。出生于維爾納一個小學校長家庭,從小學習鋼琴和小提琴。1808年成為維也納皇家教堂唱詩班歌童,同時在學生樂隊演奏小提琴,并學習作曲。在此期間已作有歌曲、重奏曲、鋼琴曲和交響曲。1813年起,在學校任助理教師,并從事作曲。后辭去教師職務專心從事作曲。舒伯特的創作生涯雖然很短暫,但是他一生辛勤,給后人留下了大量的音樂財富。他是早期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也被認為是古典主義音樂的最后一位巨匠。他絕妙的抒情性使后人稱其為"前所未有的最富詩意的音樂家"。舒伯特在傳統的室內樂中注入了自己的精神特性。他的室內樂作品都帶有真正的舒伯特的印記,它們也是維也納古典主義的最后一批作品。舒伯特善于采用和聲上的色彩變化,用各種音樂體裁形式來刻畫個人的心理活動,富有大自然的和諧和生命力的氣息,將瞬息間的遐想行之于樂譜,把感受到的一切化為音樂形象,構成了他獨特的浪漫主義的旋律。
約翰內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5.7 - 1897.4.3),德國作曲家。1833年5月7日出生于德國漢堡的一個職業樂師的家庭里。他是德國音樂史上最后一個有著重大影響的古典作曲家,被視為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時期的“復古”者。
勃拉姆斯的室內樂不僅是他一生創作中最杰出的部分,也是整個室內樂發展歷史中最精彩的部分。他的室內樂延續了從海頓到貝多芬的古典主義形式,在內容上則是純粹浪漫主義的。古典的韻味與浪漫的激情相碰撞,造就出了精美同時又有著深刻內在情感的作品。在所有音樂形式中,室內樂是最適合表現心靈深處世界的一種音樂形式。特別是對于浪漫主義時代孤獨的古典主義者勃拉姆斯,對于在漫漫生命旅途上獨守一生的勃拉姆斯,室內樂是表述自己獨特的個性思想和記錄自己詩意情感世界的最好方式——憂郁而懷舊,同時又散發著甜美和光澤,這是他的室內樂給人的總體感覺,這些音樂每一部都是傾心之作,每一曲都是心靈之聲,每一首都值得用心去聆聽、用心去體驗,它們是勃拉姆斯生命的印痕。
勃拉姆斯與舒伯特音樂會曲目介紹:
“鱒魚”鋼琴五重奏Op.114(D667)
舒伯特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創作完成了許多室內樂作品,而這首A大調鋼琴五重奏《鱒魚》,則是他所有的室內樂作品中最著名的一首。《鱒魚》作于1819年,其標題因其第四樂章變奏曲主題采自舒伯特1817年所作的歌曲《鱒魚》旋律而命名。這部作品旋律優美,充滿明朗靚麗的光澤,洋溢著生命的無限活力。
第一樂章: 活潑的快板,A大調,奏鳴曲式。整個樂章具有溫婉明快清澈的感覺,樂思優美而浪漫。
第二樂章: 行板,F大調,二段曲式。整個樂章靜謐輕柔,鋼琴奏出縷縷飄彌著奧地利北部阿爾卑斯山岳地帶氣氛歌謠風的旋律。
第三樂章: 急板,A大調,諧謔曲式。急速、輕快而精神充沛的主題以及弦樂與鋼琴的問答顯示出詼諧的情緒。
第四樂章: 小行板,D大調,變奏曲式。臉炙人口的旋律描繪了深山溪流中自由悠游的小鱒魚。
第五樂章: 快板,A大調,二段曲式。華麗而充滿力量的音樂充分表現了作者在夏季愉快的旅行中明朗而寬闊的胸懷和對大自然的熱愛。音樂在歡樂的情緒中結束。
勃拉姆斯G小調鋼琴四重奏(Op.25)
此曲是勃拉姆斯在室內樂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這不僅是他第一首鋼琴四重奏,而且借助這首作品勃拉姆斯首次把自己作曲和演奏上的天賦全面展現在挑剔的維也納觀眾面前。作品初稿始于1856年,約1861年才真正完成。
全曲共四個樂章:
第一樂章:快板,G小調,奏鳴曲式,整個樂章徘徊在神秘的色彩和熾熱的情感之間。
第二樂章:從容的快板,C小調,3段體,題材為“間奏曲”,在弦樂略帶憂傷的歌唱中,悲哀與熱烈的感情相互交織。
第三樂章:流暢的行板,降E大調,3段體,以感恩贊作為主體,歡快流暢,在這個樂章中,鋼琴有豎琴般奏出快速音符的表現,達到高潮處,鋼琴與弦樂的對比非常精妙突出。
第四樂章:以海頓鋼琴三重奏中的吉普賽回旋曲式為范例,節奏明快,用“極快的極板”速度沖向結束,昂揚振奮。
勃拉姆斯與舒伯特音樂會熱情室內樂團介紹:
中央音樂學院“熱情”室內樂團(Ardour Chamber Ensemble)由李樂老師于2009年組建。成員均為80后,他們有著共同的特色,熱情、活潑,樂觀、執著,獨立、自信,時尚,活力四射;思維活躍、勇于創新,積極進取、敢想敢做,擁有著無限的激情和能量,因此以Ardour 命名。在不到一年的時間中,他們排出了5套不同曲目的高難度的音樂會。分別于2009年6月和9月在中央音樂學院演奏廳成功舉辦了勃拉姆斯鋼琴室內樂專場音樂會和舒伯特鋼琴室內樂專場音樂會,2010年1月浪漫之夜-鋼琴室內樂音樂會,3月鋼琴三重奏音樂會,6月8日舉辦紀念舒曼誕辰200周年暨慶祝熱情室內樂團成立一周年慶典音樂會。
勃拉姆斯與舒伯特音樂會成員簡介:
李樂:
青年鋼琴家,中央音樂學院講師,中國音樂家協會室內樂學會理事
1994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小,后升入附中,先后師從潘一鳴教授、吳元教授、賴元培教授、李其芳教授,其間在多項鋼琴比賽中獲獎并連年獲得學校甲等獎學金。2001年遠赴有“歐洲文化首都”之稱的德國魏瑪,在李斯特親自創辦的李斯特音樂學院跟隨鋼琴系主任Peter Waas 教授學習,并定期接受客座教授、世界著名鋼琴家Lazar Bermann的指導。2003年在科隆音樂學院初識恩師-德國鋼琴教育界泰斗Karin Merle教授就獲得她的高度贊賞,后經其推薦,得其摯友世界著名鋼琴大師Martha Argerich的指導和贊譽。2004年起于柏林音樂學院師從世界級鋼琴家Michael Endres教授繼續學習。2007年以全優的成績畢業,獲得鋼琴表演和鋼琴教育學雙碩士學位。
李樂的演奏風格博采眾長,與她堅持不懈的追尋大師的腳步是分不開的,她不辭辛勞的參加了各個鋼琴大師的大師班,如 Paul Badura-Skoda、Alfred Brendel、Andras Schiff、Daniel Barenboim等。她的努力得到了十幾家德國基金會的支持,在它們的支持下她先后獲得數個歐洲國際鋼琴比賽獎項,受邀參加多個國家的音樂節等活動,還先后在德國、奧地利、瑞士、法國、意大利等國舉辦個人音樂會,足跡遍布整個歐洲大陸。
2007年回國在中央音樂學院管弦系室內樂教研室任教至今
蘇雅菁:
1998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小,師從趙薇教授,獲文化部舉辦的全國青少年藝術新人大賽小提琴專業組金獎。2002年起師從我國小提琴一代宗師林耀基教授。2006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管弦系,2008年獲得“中央音樂學院首屆小提奏鳴曲比賽”第三名。2009年4月轉入享譽世界的小提琴大師薛偉門下。
曾先后擔任中國少年室內樂團獨奏演員,中國少年交響樂團副首席,中國青年交響樂團首席并隨團出訪世界各地交流演出。2006年被學校派遣韓國參加國際弦樂藝術節獲得佳績。同年參加北京國際室內樂大師班,得到德國柏林愛樂首席庫斯摩大師和原田禎夫大師的親授和肯定,在閉幕音樂會上進行了精彩演出。06-07年兩次赴日本與世界著名指揮大師小澤征爾合作在日本巡演多場音樂會。2008年應邀在中央電視臺“文化部春節晚會”中擔任四重奏及獨奏的演出,同年8月與著名作曲家譚盾合作為奧委會演出,獲巨大成功。奧運期間多次應邀參加外交部的重要演出。曾與中國青年交響樂團,河南省交響樂團,天津交響樂團等合作演出。在校期間連續三年獲得香港“吳鳳洲”獎學金。09年得到世界著名小提琴大師祖克曼的指導和好評。
參與錄制并出版的光盤有“學琴之路”、“中國音協考級教程”等等。由歌萊美唱片海洋媒體邀請錄制首張個人專輯。
許萌:
生于天津,2001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師從王紹武教授學習中提琴。在附中期間曾任中國少年室內樂團、中國少年交響樂團中提琴副首席。2007年以專業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中央音樂學院,任中國青年交響樂團中提琴首席至今。
在校期間,參加包括Hariolf Schlichtig,Tabea Zimmermann ,Pinchas Zukerman等大師班。曾參加長城國際音樂夏令營,2008年參加德國Schleswig-Holstein音樂節擔任樂隊中提琴副首席,并與硫森音樂節首席Kolja Blacher 成功合作演出勃蘭登堡第三協奏曲。2009年在北京現代音樂節秦文琛作品專場音樂會中演出。2009年6月被邀請至奧地利維也納參加勛伯格大師班,學習演奏法及勛伯格作曲法等。同年7月參加日本太平洋國際音樂節,8月參加由小澤征爾舉辦的齋藤紀念室內樂音樂節,得到小澤征爾的親授和肯定。與其合作過的演奏家和指揮家包括小澤征爾,Christoph Eschenbach,Heinrich Schiff,Herbert Blomstedt等。
尹龍:
1989年生于武漢,11歲開始學習大提琴,12歲考入武漢音樂學院附中。
2007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師從旅歐歸國大提琴家朱亦兵教授。
2008年參加了小提琴家Rainer Kussmaul和大提琴家Wolfgang Boettcher
的國際室內樂大師班。
2009年7月受世界著名指揮大師小澤征爾邀請前往日本參加歌劇 Hansel und Gretel 在日本的巡回演出。
現為朱亦兵教授帶領的中國大提琴愛樂重奏組成員之一,曾多次隨該組合
在全國各重要場所舉辦專場音樂會并進行巡回演出,2009年10月隨該組合參加了第12屆北京國際音樂節的演出。
2009年11月17日受邀在人民大會堂金色音樂廳為國家主席胡錦濤和首次訪華的美國總統Barack Obama演奏。
許景盈:
自幼學習鋼琴,12歲開始師從楊振安教授學習低音提琴,2001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師從申東文教授。在高中3年期間擔任中國少年交響樂團低音提琴首席。2007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中央音樂學院,擔任中國青年交響樂團低音提琴首席。
曾經多次參加在香港,韓國舉辦的國際性演出,音樂夏令營。與世界頂級知名指揮家,音樂家同臺演出,如在附中學習期間以優異成績考上了廣州國際音樂夏令營與世界級指揮家迪圖瓦、著名鋼琴家阿格里奇、美國著名音樂學院柯蒂斯的名譽院長格拉夫曼同臺演出。曾與世界著名華裔指揮家作曲家譚盾在北京深圳杭州首演歌劇“門”。在國際音樂節中同著名華裔大提琴演奏家王健,世界級大提琴家米沙. 麥斯基等合作。
在2009年中央音樂學院舉辦的全國“中音杯“低音提琴比賽中榮獲第二名。
TAGS: 打開音樂之門·國際室內音樂季《勃拉姆斯與舒伯特》